摘要:本文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个体——“君子”,“自由人”入手,通过探讨其内在不同的学术脉络以期达到内在比较之目的并主要以二者的不同学术背景为出发点,结合当下中国精神危机与意识形态诸多问题而参照传统道德方面之资源进行价值个体方面的重新构造。
关键词:精神危机;君子;自由人;道德;异化;价值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一
首先将“君子”与“自由人”达到学术意义上的中和绝不是无稽之谈,恰好是在“后改革时代”对中国所呈现的各种前所未见的精神方面问题的尝试解决。因为在价值信仰方面或者在国人的精神方面已渐渐走向一条终结的胡同。而精神方面的问题不像物质层面的那样容易解决。国人不能加强人为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使精神层面上升一个层次,执政者也不可能完全忽视传统而使国人的普遍信仰完美无缺,恰恰相反的是随着“市民社会”的物质层面的积累达到客观的水平而相应的精神层面的意蕴处于低水平。用社会学的观点分析,处于金字塔中上的阶层缺失贵族气质和涵养,而处于下层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年轻一代逐渐丧失传统的一切,整体层次上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显得过于僵化和枯燥。鉴于此,如何解决国人在精神层面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学界的重视。
类似的问题在上世纪前端西方社会也显露出来。作为“后工业化时代”或者“后现代”的西方社会很早在诸多方面尤其是艺术作品方面反映了西方人的普遍迷茫和失落。从经典的作品《等待戈多》可以看出。“贝克特试图以振聋发聩的办法使人们觉察这个世界的状况,现实的可笑,自我的分裂及无所不在的死亡,它把人描绘成陷进了不可理解的力量漩涡之中,作者希望通过描绘事物的混乱、无聊来使人们获得深刻的印象,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什么事也没有的世界,而人就在其中慢慢耗费掉毫无意义的一生。”略过文学方面的分析。单独从作品的意义方面,这句话“咱不再孤单啦,等待夜,等待戈多,等待着,等待着”。再恰当不过地说明了西方人所著理想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没落,又在缺失“上帝”的情况下精神状态时残缺的,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是“反传统”的,或者“上帝死了”或者“存在便是虚无”。在当宗教救赎没有达到目的或者说当虚无主义盛行时,西方人的普遍精神便犹如站在遥远的田野下茫然而不知所措。而这种思潮使得西方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激进和朋克中。艺术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多种流派便构成了主要形式。
而当下的中国却面临着些许不同的状况。从西方方面分析,首先是恰如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说”西方的文化作为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层次不能适应快速的物质发展,因此西方人面对种种不适应表现出种种迷茫。其二便是两次大战使得西方人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这个原因或许是最直接的,导致西方人能直接从另一方面思考“存在”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而中国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精神真空”之后快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自从文革结束后中国人从狂热的思潮中清醒过来后的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阶段通过各种方面形式的反省而到九十年代后而逐渐消退。但是最近由于经济方面的巨大发展制度方面的严重滞后社会正义问题显现出来。其中主要的问题便是与传统文化隔绝而现实的意识形态又有缺失。因此有必要将两者梳理一下。
二
必须明确要从传统的文化中分析中国人的精神脉络并非仅仅儒学。众所周知儒释道三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框架,因此缺失了佛和道的所谓的传统文化是不堪完美的。从士和君子两词语上就可看出。相比于君子,士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飘忽,可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之间徘徊,这样看来士可能是传统文化中比较完美的个体人格价值。但在道德层面上,君子似乎更加贴切。从《论语》可以看出将“仁”的具体蕴含贯穿到社会中的完美道德个体“君子”中。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作为儒学视野中的社会的管理者更多地赋予了道德方面的含义。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传统道德灌输极具现实意义。因为缺少宗教意义上的国人急需其他方面的补充。恰如上世纪前端的种种代替说如“美学代替宗教”或“科学代替宗教”或“伦理代替宗教”一样,现阶段的中国的多种因素要求中国首先将传统的道德贯穿于国人的精神方面,这是最低的层次却又是最迫切的。
三.
“自由人”则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体形态的期许,而这种期许大多表现在精神方面。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阐释的“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国家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都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又如在《资本论》中认为“让我们换一个方面,设想有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作用”。因此“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终极,是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最高意义之境界。而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由人”笔者认为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异化”入手。 马克思主义有一条主线,即如何克服“异化”而达到个体的纯粹解放,这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是通过“政治的解放”达到“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标志着人对“异化的扬弃”。“异化”作为哲学问题首先参考于费希特的“自我……每一次朝向外部的历险都是一次自我的异化”的解释,或者萨特对“异化”(being for others)的解释更加贴切,他认为“主体为他人而存在便是朝向个体性的沉沦”,他认为这“沉沦”便是“异化”。相比于哲学方面的诸多分析马克思却主要从社会方面分析了“异化”的表现,如人对自我劳动产品,人对作为实践的劳动,人对人自身,人的人的“类存在”的这四个方面的“异化”表现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通过“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我们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异化的扬弃”,“自由人的实现”便是摆脱劳动,摆脱“私有财产”。
四:
下面的论述是在分析了儒学中的“君子”与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由人”之后对现实问题的阐述,也就是笔者的主要现实出发点。谁也不能否认在当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官方的意识形态已经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范畴类的词语可以从以下这句话分析出其本来的内涵“一种意识形态将其价值观和行动原则与某套非常普遍的理论信念联系起来,这些信念给予这些价值观和原则以某种支持或论证”。当下中国应该加强道德方面的内在开化和外在规范,但这并不是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失去效用,但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并非中国的经济,也包括中国的精神层面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人的精神水平离“自由人”相差甚远。因此必须与传统文化中的种种价值相中和以期使远离宗教的世俗的中国的精神内核找到前方的路径。
【作者简介】
张雷雷,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参考文献】
[1]电大学习网.刑法学论文参考[EB/OL]. /d/file/p/2024/0425/pp [1]古籍 《论语》
[2]《政治的逻辑》 王沪宁 上海人民出版社
[3]《政治哲学导论》 (英)Geoffrey Thomas 顾肃 刘雪梅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牛津西方哲学史》 (英)Anthony Kenny韩东晖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大法律信息网
相关文章:
我国公民住房法治保障研究04-26
试析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04-26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正义04-26
试论背书涂销制度的若干思考04-26
试析开放体系下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04-26
简论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04-26
国有企业治理拷辨04-26
试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预防调查分析04-26
试析商品经济下的道德拯救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