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哲学知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相对深奥更难理解的部分。巧用相关学科知识辅导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探疑中掌握哲学知识,并善于运用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起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突出 突破 探疑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哲学知识是相对深奥更难理解的部分。其实哲学原理的内容并不多,难处在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上。因为哲学本身就是对具体科学和生活的概括和总结,所以总结的同时也相对抽象,而学生社会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加上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更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因此,在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中往往一知半解或生吞活剥地强记知识点,平时感觉不错,到运用时就出现问题了,并没真正地把知识吸收和消化。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尝试用学生学过且熟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解决哲学上的概念和原理,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一、情形并茂,突出重点
例如,在教学“真理是客观的”一课时,为了讲清“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让学生欣赏对比两首《卜算子·咏梅》诗: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欣赏后,设问:同样是咏梅,陆游和毛泽东在诗词中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同?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陆游的词描写黄昏时分苦风凄雨中梅花的孤苦和冷寞,它与群芳对立,孤芳自赏,托物言志。陆游感慨自己空有报国志而无处施展,是孤独、寂寞、悲观的反映。毛泽东的词写了环境险恶中的梅花把春色让与群芳,它坚强而不畏强暴,大方而不怕孤寂,俊俏而不争名利,揭示了毛泽东革命家的非凡气魄和情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勇于斗争、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充分说明了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个特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难点突破,豁然开朗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点中,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关键,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是否能突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一重点关系。对此,我采用了数学上一个分解因式的最简单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来解析这一症结。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abc+abd+bef=b(ac+ad+ef)
问:用字母指出谁是共性、谁是个性?学生能回答出b是普遍性和共性,而多数同学都把ac、ad、ef指为个性。通过指正abc、abd、bef才是个性即特殊性,学生就对“个性包含着共性”而不是“共性包含着个性”豁然开朗了。接下来再给学生分析共性、个性是“质”的规定性而不是“量”的规定性,学生就不难理解了,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拓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了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
三、设问探疑,用中学习
例如,复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内容时,教师可选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作为背景材料,设计如下一些问题:①邹忌对“吾与徐公孰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把握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他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得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这个结论?学生阅读:“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阅读后讨论,得出:邹忌通过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观察,即通过“感官的眼睛”认识事物,而通过“感官的眼睛”认识到的,只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把握。③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呢?学生阅读:“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即通过“思维的眼睛”,分析妻、妾、客的看法,得出自己的确不如徐公美的结论,通过“思维的眼睛”认识到的,是对事物内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④邹忌是怎么由自己不如徐公美想到要向齐威王纳谏?体现了怎样的认识论道理?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是:“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邹忌运用类推的思维方法,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想到齐王的治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了认识。⑤你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最大的价值是什么?通过①至④问的分析和回答,很容易得出结论:意识不仅能通过“感官的眼睛”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思维的眼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同时,学生认为:“王曰:‘善’臣吏民。乃下令: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很容易得出结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通过选用学生非常喜欢和熟悉的文章,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既加深了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回顾,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当然,链接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哲学教学,应注意几个方面:从质上要运用得当,紧扣主题;从量上要坚持适度引用,防止喧宾夺主;从形式上要灵活多样,避免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其实哲学本身就是对具体学科的概括和总结,与各门具体学科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精心准备,勤奋耕耘,不拘一格,广泛地涉猎各学科内容,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为哲学教学增添兴趣,为哲学教学增添一笔亮丽的色彩,又能使各学科融会贯通、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哲学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参考文献
①《生活与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生活与哲学教学探究》.高考频道——巨人网。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析意思表示错误研究04-26
试析商品责任研究04-26
浅析法定合同解除权与减损规则的关系04-26
论意思表示错误若干问题探析04-26
试论民事习惯在民法典中的应有体现04-26
浅析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比较研究04-26
试析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04-26
简论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研究04-26
彭州乌木案适用法律问题浅析04-26
试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