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武力使用之初探

时间:2024-04-26 08:29:1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 冷战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其做出的任何一项外交决策都对国际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武力使用等相关外交决策。准确把握美国对外政策中武力使用的含义及其运用机制是研究其决策机制的先决条件。武力使用不限指直接兵力的投入,包括后续的排查、清剿任务,甚至包括和平时期的联合军事演习。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为视角,浅析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武力使用。

  论文关键词 武力使用 美国 伊拉克战争 武力使用原则

  一、武力使用的含义及特

  武力使用是指冲突各方互相行使武力而产生的事实状态,它包括一切的武力行动或军事强制措施。武力使用可分为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理查德·哈斯(Richard N.Hass)认为,间接使用武力是指国家“以提供训练、武器装备和情报等方式,给予另一方军事援助,这就有可能使得到援助的一方为了自己的目的而直接使用武力”。?P直接使用武力就意味着国家亲自实施超出“普通训练或者预定安排”的军事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战争不但是国家使用武力的行为,而且是武力运用的最后手段。

  武力使用具有以下特征: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主体宽泛,武力使用的主体除国家之外,还包括非国家实体,如一国的某个地区、民族、宗教团体和叛乱团体等;第二,并非法律概念,武力使用只是一种事实状态,对抗方一旦有武力行为就构成使用武力;第三,暴力程度低,并非一切的使用武力都构成战争,只有敌对行动或武力行为上升到一定程度或发展到一定级别才构成战争。第四,形式多样,既包括武力的潜在使用,又包括武力的实际使用。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美国武力使用的运行机制

  美国对外武力使用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以参与联合国的集体安全行动而实施武力。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主导成立了联合国。然而联合国无法正常运转,还未等其发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用,美苏已将安理会表决机制作为舞台进行对抗,整个国际社会陷入冷战时期。在冷战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种创新性的集体安全机制——“控制冲突的非强制性措施”应运而生,即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黄金时代”应该追溯于冷战结束后,冷战结束“激活”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维和也成为最为显著和重要的行动。?Q美国不但广泛参与了联合国在扎伊尔、柬埔寨、利比里亚等国家的维和行动,还积极推动联合国在索马里等国家实施人道主义行动。

  第二,领导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或组织临时性的“非正式联盟”采取行动。冷战后美国积极主张区域性组织承担维护地区和平的责任,主要表现在它对北约行动的影响。与联合国相比,北约具有明显的优势:相近的地理位置、相同的语言文化,并拥有指挥多个成员国统一行动的协调系统,有雄厚的战后和平建设的经费等。?R为减轻美国所承担的全球义务,冷战后美国对于北约的重视有增无减。在巴尔干地区,美国就主要依托北约采取军事行动。

  然而北约仍属于集体安全机制,在联合国与美国意见不一时也会产生行动困难等问题。因此,当现行国际机制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美国还会组织临时性的“非正式联盟”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由美国发起并充当临时“领导”,同时争取其他相关国家的支持,形成一种“治安官与临时武装群体”的特殊模式。?S这类军事行动通过召集起想法一致的国家、排除政见不一的国家,能够有效迅速地组织和协调军事行动、快速完成既定任务,在现行国际体系下相当具有优势。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组建的“意愿联盟”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三,主要由美国发起并实施的军事行动,其中或者有个别国家共同参与,但不以任何全球性、地区性组织和国家集团为依托。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在有些情况下,美国兼具采取单独行动的意愿与能力,即便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也会采取军事行动。这类行动并不具备固定或者临时国家联盟的特点,例如,1998年,美国联合英国对伊拉克发动的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军事打击。

  从美国军事行动授权来看又可分为两种: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获得安理会明确授权使用武力。安理会的首要职责是依照联合国的原则和宗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宪章》第24条授予安理会可以作出关于使用武力的行动的约束性决议,25条规定了安理会决议对全体会员国有合法约束力。39条又规定安理会应首先判断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然后再依据第七章的规定对该行为采取武力行动。美国作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占优势的大国依据安理会授权发动了自二战后的数次战争,如1950年朝鲜战争,1998年海湾战争即伊拉克“沙漠风暴”军事行动。

  第二,凭借安理会暗示授权使用武力。某些国家并未得到安理会的明确授权而使用武力,于是便会积极寻求安理会的暗示性授权。这些国家一般会将安理会在某项决议中谴责一个国的行为构成对和平的威胁或使用的一些公式化的措辞作为安理会的暗示性授权,例如“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等等,显然这种推论是毫无根据的。美国援引安理会的暗示授权采取的军事行动,如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与“沙漠之狐”军事行动(1998年),伊拉克“自由军事行动”(2003年)。

  三、伊拉克战争中的武力使用

  在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取得了更迭萨拉姆政权的巨大胜利,但美军作为占领军的存在使之陷入游击战的泥淖,在临时“自愿联盟”瓦解后,美军开始从伊抽身。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为首的联军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代号“自由伊拉克行动”),4月9日即推翻萨拉姆政权,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宣布联军在伊拉克的主要军事行动结束,随后联军转入稳定行动阶段。在此阶段联军的主要任务是清剿萨拉姆残余势力和反美武装,打击盗匪行动,稳定伊拉克局势,进而牢牢控制中东地区局势。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一方面继续进行清剿行动,另一方面,美军开始进行大规模部队轮换。为了消除连续不断的袭击事件,联军在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后,继续进行清剿行动。联军的清剿行动不仅没有制止暗杀、爆炸等恐怖等恐怖活动的发生,反而使各种暴力事件愈演愈烈。美国因此由反恐转入反暴反叛乱斗争中。

  奥巴马上台后,对布什政府的对伊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开始从伊拉克撤军。根据2008年11月签署的《美军安全协议》,美于2009年6月30日前将没做作战部队全部撤出伊城镇,2010年8月31日前撤出了所有作战部队,并于2011年底前撤出所有驻伊美军。

  奥巴马新政府实行“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新对伊战略,把谋求伊稳定、自立和主权完整作为新战略的主要目标。奥巴马宣称,美国新政府将更加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反恐合作,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等各种手段实现反恐目标。在具体反恐策略上,美中央总部司令彼得雷乌斯上将表示,驻伊美军将改变过去“搜索——发现——打击”这种单一的反恐战法,实行“塑造——清除——控制——巩固”的综合反恐战法,即与伊部队和民众一起“塑造”安全环境、“清除”非法武装、“控制”地方秩序和“巩固”发展成果。

  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先发制人”行动的典型代表,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从运行机制上看,美国通过组织“意愿联盟”的形式、抛开联合国和北约,不愿受到任何束缚;从授权依据上看,美国“先发制人”打击伊拉克属于赤裸裸的单边主义行动;从结果上看,美国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和平。从武力使用方式看,布什政府时期对伊进行的一系列行动毫无置疑属于武力的直接使用,然而奥巴马政府实行的新对伊战略,虽然方式有所转变,不再实施单一的反恐战法,倡导“巧实力”外交政策,主张“将外交置于武力之上”。但实质未变,只是手段更加柔和。

  四、伊拉克战争中武力使用的原则

  “9·1l”事件给美国造成巨大震撼,恐怖主义作为一种非传统威胁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9·1l”事件也为布什政府谋求建立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带来了绝好的机遇,新保守主义思想得到付诸实践的机会,布什主义便应运而生。

  “先发制人”是布什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内容。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讲话中首次推出先发制人战略构想。同年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出台,标志着“先发制人”理论正式确立。“威胁越大,无所事事的危险就越大,也越有理由事先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即使仍不知道敌人将在何时何地发动攻击。为了抢先阻止我们的敌人采取这种敌对行动,美国将在必要时先发制人。”?003年2月14日布什签署《抗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先发制人战略成为“布什主义”的一项核心内容。

  先发制人战略的推行意味着,美国将按照自己选择的时间和方式对自己认定的对手和威胁源发动“事先毫无警告的打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手,包括改变敌国的政权,对其实行军事占领,直到达成美国的战略目标”。?U先发制人战略依赖压倒性军事力量威胁遏制敌人的行动,为了避免外来限制而采取单边行动,并采取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打击,在威胁形成之前将其清除。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集结20余万大军,执意推翻萨达姆政权,对伊实行军事占领,以扶植亲美政权,扩大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和控制力,包括对石油资源的控制。至此,只经过六个月的时间,“先发制人”便由理论付诸实践。

 

  

相关文章:

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若干对策04-26

官民合作体制:“乡政自治”——乡镇政府改革思路探讨04-26

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研究04-26

对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框架性思考04-26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框架04-2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04-26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04-26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之路——论科学逻辑在行政决策中的应04-26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04-26

中国改革时期腐败类型的转变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