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几年来运动员取得的成绩,以及对短跑工作的实践体会,笔者总结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短跑成绩的经验。
关键词:训练距离 速度障碍 间歇时间 节奏感 韵律感
普通中学田径队的训练不同于专业队,纯属业余训练,多是利用赛前5—6个月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笔者通过六年来对短跑训练工作的实践体会,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速度训练决定性的条件是高至极限的动作强度,运动员以最大的力量和适于自己特点的动作频率、动作幅度达到最高速度。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训练中采用了较高的速度训练强度,认真抓好每个队员每次跑的动作质量。而这需要选用不致使跑的技术动作结构遭到破坏的跑的距离,最高速度训练的跑距过长,则会由于疲劳,使速度、步长、步频、重心起伏和跑的技术动作都发生变化,影响最高速度的发展。因此,在速度训练中,距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根据训练的目的、队员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根据人体的无氧非乳酸供能一般为8-10秒,一百米跑的运动员发挥最高速度的时间一般在5-6秒,所以,我们采用的距离一般为30-60米。有时在特定目的的条件下,可灵活掌握选用其它距离,如为了提高100米后程冲刺能力,可加110-120米冲刺跑。
速度训练必须预防和解决“速度障碍”问题。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肌肉的伸展力、弹力、放松协调能力和生物化学机制是构成速度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在队员疲劳时安排速度训练,不但以上各种因素都得不到充分施展,而且神经系统不兴奋,对运动尤其是速度会产生抑制作用,肌肉弹性下降,动作反应迟钝。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安排训练,不但对速度的提高起不到促进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形成速度障碍,给提高速度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速度训练的安排上,一般把速度训练安排在周一和经过适当调整恢复后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训练课进行,大大提高速度训练的质量。速度训练手段和安排方法既要注意相对集中的稳定,又要防止过分单调。长期使用一种或几种训练手段与方法,机体就会产生适应,机体能力不能进一步提高,会使“速度障碍”进一步巩固。因此,训练中应多采用逐渐加速和可以控制的速度来进行训练。通常我们采用跑跳结合、长短结合、强弱结合、男女结合以及让距跑、追逐跑和接力跑等手段进行训练,通过不断地变换训练手段,使队员不感到厌倦和疲劳。这样既有负荷,又有简短的调整恢复过程,在自然、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达到了训练效果。
速度训练要科学安排长、近、短期的训练计划,运动负荷的加大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处理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根据重复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的不同特点,要严格掌握每一练习的运动强度和间歇时间。速度取决于运动的最佳兴奋状态,而兴奋状态的高低,与机体的恢复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如两次跑之间的间歇时间短,体力得不到较充分的恢复,将导致机体出现疲劳;间歇时间过长,机体的兴奋性就会下降,强度不够,使训练达不到良好效果。我们在训练中根据不同距离、不同强度,采用了不同的间歇时间,如:30米重复跑,间歇时间为1.5分钟;60米重复跑,间歇时间为3-4分钟;100米重复跑,间歇时间为8-10分钟。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美国优秀短跑选手刘易斯在谈100米成功秘诀时说,在50米以前我加速,然后只需要放松肌肉。愈是放松,速度下降就愈慢,因此他在70米至终点这一段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快得多。这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动作节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当队员按有规律的节奏跑动时,会使他们产生一种韵律感,能使队员在整个跑程中发挥速度、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使其技术发挥得更加合理和完善。例如:在起跑训练中,要求队员在起跑后5-6步主观上用最高的动作频率,而后放松2-3步再继续加速。但是这两次加速在技术上有所不同,前一次单纯地要求发挥高频率,而后一次是经过2-3步的放松调节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更有弹性和放松感。又如通过一定距离的定程跑,在培养节奏感的同时又相对加大了步幅。实践证明,通过对节奏感的训练,使队员的加速能力、放松能力以及跑的弹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下表是本人部分队员的成绩对照表:
速度素质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结合过程,必须把速度练习同快速力量、爆发力、灵敏协调等素质结合起来发展。对于少年运动员来讲,必须重视多种手段的全面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不要过早地进行单一的速度专门化练习。因此,为了打破速度障碍发展速度,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发展身体素质,改进跑的技术,加大运动量和强度,改变习惯了的动力定型等,以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联系,建立新的运动技能条件反射。
上述是本人对短跑训练工作的一点体会,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栾敏学《大学生速度训练的探讨》.田径,2000/2。
2.袁运平 王保成 《短跑》。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策略04-26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研究04-26
德、中知识产权诉前行为保全措施的比较研究04-26
论国际重复征税现象04-26
论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国际法思考04-26
对外贸易法若干问题的研究04-26
略论预借提单责任04-26
论英美法“违法证据排除原则”04-26
浅谈“有效国籍”原则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