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非诚信调解问题浅析

时间:2024-04-26 08:06:0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键词:当事人;非诚信调解

  司法审判过程中,调解结案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司法实践中存在当事人非诚信调解的现象。因非诚信调解案件自觉履行率极低,直接导致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的升高,应当引起关注。

  一、当事人非诚信调解问题发生的原因首先,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合法性审查之间存在矛盾。与判决相比,调解更加注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非严格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司法实践中法院极易放弃对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方案依职权进行合法性审查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给非诚信调解的当事人以可乘之机。

  其次,个别当事人存在厌诉、消极应诉心理。个别当事人法律意识淡泊,纠纷发生后往往存在厌诉、消极应诉情绪,产生“尽快了事”、“先糊一糊,以后再说”等心理,调解并非其真实、自愿的想法,调解成为其暂时逃避纠纷解决的一种手段。

  再次,个别审判人员片面追求高调解率。个别审判人员对于我国现阶段关于调解的法律法规、政策存在错误认识,同时基于审判质量考核体系的考量,片面追求高调解率,在一定程度上给非诚信调解创造了条件。

  最后,对非诚信调解的当事人缺乏相应的法律制裁。虽然在发现当事人恶意、违法调解后可以启动再审程序撤销生效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但是对于调解过程中非诚信甚至恶意、虚假调解的当事人并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措施,当事人非诚信调解无需成本。法律制裁的缺失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非诚信调解的发生。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4/fontbr />二、非诚信调解问题的应对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方案进行必要的合法性、真实性审查。在案件调解过程中,审判人员要准确把握、灵活运用有关案件调解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案件实际情况以及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对调解方案进行必要的合法性、真实性审查,以降低当事人非诚信调解的机率。

  第二,不断提升司法水平,杜绝为“调解率而调解”的做法。案件调解应以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为目标,不能基于考核需要片面追求高调解率,避免因此为当事人非诚信调解提供可乘之机。

  第三,建立非诚信调解案件申请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定期对非诚信调解案件申请执行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及时反馈至审判业务部门及承办人,提升审判人员对非诚信调解的鉴别能力。

  第四,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和诚实守信道德宣传。不断普及法律知识和诚信教育,使当事人克服厌诉情绪和消极躲避心理,以积极、诚信的态度应对矛盾纠纷的解决,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相关文章:

非诉程序与经济法司法化04-26

诉权实施权理论的基础性建构04-26

任意诉讼担当的类型化分析04-26

李庄漏罪案的撤诉——到底是谁的胜利04-26

我们被谁出卖了04-26

民事诉讼调解社会化的根据、原则与限度04-26

网上追逃的检察监督研究04-26

略论我国立法审议程序的论辩维度04-26

群体纠纷诉讼解决的公益性脉络及逻辑04-26

强制措施的设立原因及其主要功能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