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字:武汉城市圈 区域创新系统 3R原则
摘要: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的特点,发现该区域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方面存在不足,并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根据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实际情况和东部地区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在创新过程中要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和3R原则,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最后,本文从区域创新战略、制度创新、创新网络构建、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2006年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自从国家创新体系概念被提出以后,作为其研究的深化,区域创新系统(RI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也随后被提出来,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川;冯之浚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推动区域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正在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点,本文将探讨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构建,以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且要求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社会中时,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和3R原则(Reducing, Reusing, Recycling),实现科技发展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良好结合,使该区域在 “两型社会建设”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现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
Cooke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胡志坚和苏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参与技术开发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所组成,并由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尽管说法不一,但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主要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等创新主体和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所指的创新不是狭义上的技术创新,而是指在广义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包括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内容。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
很多学者从创新主体、政策制定、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等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还有就是对具体区域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胡明铭、徐妹认为湖南应选择主动学习型创新系统模式为主并兼顾跨行政区创新系统模式进行建设的发展思路李柏洲、徐涵蕾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新钻石结构,具体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应对政策[川;毕亮亮、施祖麟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地区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对试图从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地区有借鉴作用[f121。这些研究说明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时需要关注的因素;地域间具有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式。
三、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分析和发展方向
(一)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的特点
2007年,湖北省的GDP以9230.68亿元排在全国第12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综合值指标排第13名,有三项指标排第十,和湖北省GDP排名相当,但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指标排名居中和居下,低于湖北省GDP排名,说明湖北省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不尽人意,还有待提高的潜力。
而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很多数据指标占湖北省的60%以上,甚至有些数据超过80,表明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的特点;武汉城市圈GDP占湖北省GDP的比重远低于高等院校、专利申请当年累计以及专利授权当年累计的比重,表明武汉城市圈具有的知识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综合分析表1, 2,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也有较多的技术成果,但没有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二)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存在不足的原因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一城独大,集中了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区域的经济、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等差距越来越大,呈现“马太效应”,损害其他城市的创新积极性;区域各城市发展松散,虽然同处于城市圈,但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制度,形成形聚神散的状态,制约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企业对技术创新不重视,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思路上等原因,导致企业不愿引进新的技术成果,从而使得技术创新无法转化为企业经济利润
(三)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方向
鉴于东部地区正面临着资源短缺、成本升高、生态恶化、技术落后和市场萎缩等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武汉城市圈要吸取东部地区资源与环境严重透支的教训,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武汉城市圈要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软环境,促进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协作;推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创新技术成果能够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构建
前人的研究已证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没有一种最优的模式,只有与区域实际相结合才是最优的模式。因此,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应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区域各城市政府建立良好软环境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竞争为驱动力,通过各创新主体密切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
1.区域各城市政府建立统一的区域创新战略等软环境
各城市政府应打破行政壁垒、全力协作,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和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统一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战略规划,合理调配和共享城市圈内创新资源;在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市场、人才等相关政策制度上创新,奖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强技术人才创新意识培养、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氛围等方式,激发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这需要政府由直接的干预者转变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信息环境等软环境的建设者,强化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服务功能,进而引导技术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创新活动,形成区域创新氛围。
2.促进区域市场竞争,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在东部地区企业因经济危机导致外生型市场萎缩,而向内地转移的情况下,武汉城市圈应抓住此机遇,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营造区域内公平市场竞争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迫使区域内企业改变发展思路,主动引进、应用创新技术成果,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3.创新主体形成开放的自组织创新网络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当市场中出现对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时,企业首先会收集到这些需求信息;为满足这些需求,会通过向其他创新主体提出技术创新需求;创新主体通过区域内外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网络,以区域内自主创新、区域外引进创新或合作创新等方式得到创新技术,这些创新技术成果会在创新网络中快速流动而到达企业,经企业应用后成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协同、协作的机制,增强区域内各创新主体间的沟通联系,使他们自主地去建立长期或短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创新关系,进而形成高集成度、关联度的创新网络关系。创新资源和技术成果将在创新网络上依照优化配置原则自由通畅地移动,实现技术、信息等资源在它们之间自由共享或交易,降低技术成果交易成本,实现创新活动的高效率。
4.技术创新过程中要体现3R原则
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初,应该考虑其在未来应用于实际中符合以下要求:创新技术成果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利用环保、可再生的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能够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应用创新技术生产的产品,能够尽可能多次重复使用,以,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生产排放物;生产结束后的排放物和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剩余物,应回收循环利用,成为再生资源,不可利用部分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浅析04-26
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04-26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抚州经济发展研究04-26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创新的关系04-26
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04-26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04-26
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04-26
关于发展开放型农业的思考04-26
开放战略视野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