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对策

时间:2024-04-26 08:03:1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内容提要:本文揭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是机制滞后,因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就是进行机制创新,它主要包括: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对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 。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机制滞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而恰恰是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1.政府推动机制紊乱。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表明,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和驱动力量,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第二,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第三,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第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第五,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第六,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并不大,与我们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远。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4)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效益驱动机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3)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政府参与职责。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搞好规划,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和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各个部门应彼此协调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使农业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2)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3)增强公众的参与责任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广大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定期发布有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通过参与,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使公众能把环境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大项目建设是实现工业立县战略的必由之路04-26

循环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04-26

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04-26

试论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因素及模型研究04-26

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设想04-26

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分析04-26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长吉图三地的挑战和机遇04-26

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04-26

基于集群理论的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时空演替机理研究04-26

“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探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