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教育走向“大
众”教育。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由于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而且增加的经费远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需要,因此利用负债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就成为许多高校行之有效的办法。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大规模举债办学,快速扩张的模式引起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如何规避高等院校的财务风险问题就成为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财务管理者所要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负债扩张 财务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已经成为了又一个高危行业。“你们学校借钱了么?”这是近年来大学领导们相互之间最为流行的“问候语”,其中虽然不乏“戏言”的成分,却也十有八九地概括了当今大学的财务状况:举债“兴教”已成为大学的一种“时尚”。20世纪末,国内高校的扩招高潮一浪胜过一浪。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1999——2004年期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2. 2倍,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3. 1倍,而此前1993——1998年的6年间,分别只增长了34. 4%和86%。显然,原有的教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教学硬件、软件的需求,于是,高校的扩张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大学城”这个新名词也应运而生。大学城不是在一天建成的,与大学城一起壮大的是大学的招生规模,还有巨额的银行贷款。自从1999年初,各高校获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后,大学和银行之间的联系就愈发紧密,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座大学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占地7. 3平方公里,投资达50亿元;南京的仙林大学城的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投资达50亿元;同属南京的江宁大学城占地30平方公里,投资达40多亿元;位于广州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的广州大学城占地超过43平方公里,投资竟高达120亿元……除了上述大学城中的“巨无霸”外,还有众多“小型”大学城零散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它们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功不可没”。
一边是大学扩张带来的大学教育的欣欣向荣,一边却是自身的负债累累。2005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在对18所中央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和调查后,发现不少高校大规模进行基本建设,造成债务负担沉重。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二、高校负债扩张财务风险成因分析br />作为非营利机构,高校的负债扩张财务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扩招带来的圈地、投资、举债热,必将加大高校财务风险
为适应扩招的需要,各高校纷纷大兴土木,举债发展,兴办所谓“二级学院”、“新校区”。这虽使高校有了“量”的扩张,校园面积扩大了,建筑面积增多了,但这种硬件的投资是在借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是搞赤字预算。同时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将产生严重影响教学科研、人才稳定和财务安全等不良后果。尽管部分贷款是低息贷款或国家贴息,但由于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贷回的资金往往没有专款专用,而是被消耗掉了,因此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值得忧虑了。但借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若国家金融政策调整,利率发生变动,高校又在不恰当的时候筹集资金,会因付出高于平均利润率的利率而蒙受更大的损失。
(二)部分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还贷的责任意识不强
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偿还能力来贷款,并自行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但当前有的高校对这一问题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高等学校是国家的学校,学校的资产属于国家,高等学校是社会公益事业,不是企业,没有“高等学校破产法”,学校不用担心倒闭的问题。这一思想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对银行贷款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认识不足,于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根据贷款利息承受能力决定贷款规模,几乎不考虑学校自身偿还本金问题。
(三)利息费用激增,学校日常支出结构发生变化,有形效益支出下降
贷款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便是利息。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利息费用可以通过运用贷款资金所取得的收益来补偿。对于非营利的高校来说,贷款资金本身不带来收入,更无盈利可言,利息费用只能通过学校的事业收入来弥补。因此,负债金额越大,所支出的利息费用就越多,日常运行中有形效益支出比例越低。在事业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必然减少人员经费和其他公用经费支出。从高校财务运行的经验数据来看,当一个高校的利息费用超过其收入的10%时,该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原有规模便很难保持,甚至会萎缩。其直接后果是降低教职工待遇或使教职工待遇无法正常增长,严重的还可能缩减科研方面的支出,从而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科研质量下降。在当前强调以人为本,突出骨干教师待遇的情况下,其后果更为严重。
三、高校负债扩张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为了规避高校负债扩张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尤为重要。首先,要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高校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的同时应该做好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这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为高校提供预警信号,使单位领导能及时采取措施。为能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高校应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建立高校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情况。其次,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发展潜力指标最具代表性,一个全部用自有资金经营的高校,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例,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金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高校拥有流动资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制合理程度。高校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后,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一旦预警,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控制风险和分散风险。
(二)处理好当前、长远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高校的发展也应该遵守这条准则。历史经验证明,高校如果不能取得自身内部“生态”平衡和自身与社会的“生态”平衡,不仅使高校面临危机,而且会给后代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各校要立足于本校的校情,从当前紧迫需求和现实条件出发,优先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整体发展与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又要着眼于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做好中长期规划,把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放在突出位置,及早作出部署。高校在实现自身职能的同时,要努力把当前的需求与长远的、未来的需求统一起来,从而作出合理的行为选择。当前的需求是基于社会的现实需要,而长远的需求则是谋求高校和社会的发展,任何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都是会承担风险的。我国高校应具有超前意识,既要考虑到当前和近期的需要,又能预见未来教育的变革,使其主动适应未来的需要,否则,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事业的落后。
(三)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应首先树立风险意识,从高校最高管理者到普通的职工,都应明白,财务风险藏匿于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学校带来财务风险,所以高校所有人员,特别是领导层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决策工作的始终。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均会大大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为防范风险,学校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尊重有关专家的意见,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层次办学,分散财务风险
如今,我国己经步入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技术的提高速度已越来越快,不但年轻的一代要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广大的中青年知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也要输入新鲜的血液,否则就有可能被这个社会淘汰。高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在培养全日制学生的同时,充分利用其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为高校广开财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各层次、各类型、各性质的高校都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并努力化解财务风险。
相关文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业绩滑坡与盈余管理04-26
运营盈余管理的分析识别:以中石油为例04-26
企业会计软舞弊行为的行业特殊性分析04-26
刍论信用市场的法律规制04-26
创业板公司上市前过度投资的动因分析04-26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会损害审计市场竞争吗04-26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还需再改04-26
存货跌价准备合并抵销及相关递延所得税核算04-26
基于可拓理论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