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民工金融支持问题

时间:2024-04-26 07:53:1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我国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这种经济体制后果的一大特征。“农民工”因此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目前,农民工群体大约有1.5亿,是我国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关注农民工群体,改进对这一群体的支持,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工群体特征及其金融支持的意义

对于农民工群体存在的作用,很多研究都是从其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的。比如广东省2004年进城务工人员2 629万,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四川省2003年农民工劳务收入为474亿元,而当年该省财政收入为336.3亿元。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民进城将城市中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回了农村,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尤为突出的是他们带回了先进的文化理念。研究农民工群体,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他们虽然生活在城镇中,但是就业状况极不稳定,收入水平也很低,社会保障更是微乎其微,并且时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公平待遇。首先,政治上缺少利益代表。农民工群体经常或长期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缺乏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和手段,话语权被漠视和挤占。其次,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上的贫困。农民工群体往往缺乏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差,生活处境困难。再次,社会地位低,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例如,一些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报酬低并且常常被恶意拖欠,甚至扣发。最后,社会承受力比较脆弱。在社会的各个群体当中,农民工群体的经济承受力较弱,是社会结构的薄弱带,如果社会矛盾激化,农民工的一些非理智行为将会影响城市治安以及社会稳定。

一方面,不可否认,农民工群体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潜在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地位低下,收入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一定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系统掌控着巨大的社会资源,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支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活动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在调节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金融也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金融应该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所作为。

金融业要摈弃“嫌贫爱富”的观念,在以市场原则为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对落后,又急需金融支持的农民工群体给予必要和应有的支持。这既是金融业支持经济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金融业支持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二、农民工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br />
随着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劳务输出引导和培训工作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各地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均有所提高。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农民工已不仅仅是一种劳动力资源,他们在收入逐步增加的同时,投资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也在逐步增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已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存取款、汇兑需求,他们渴求广泛多样的金融服务。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知识需求。一是银行汇兑知识;二是假币知识;三是银行卡和外汇知识;四是基金、证券、投资理财等知识。由于金融知识缺乏,农民工上当受骗或遭受损失的情况屡有发生。

——结算需求。一些农民工对汇兑知识了解不够,一时为图省几十元的汇兑费用,选择自己携带现金回家,增加不少风险,甚至发生被偷被抢的事件。

——贷款需求。农民工打工先期的路费、生活费用等可能需要贷款,这种贷款金额较小,一般为3000元—5000元。打工时间较长的农民工拥有一定的技术,工作相对稳定,待遇相对较高,资本积累到一定规模后,想在城市扎根或回乡自主创业来谋求更大的发展,他们的创业资金也需要银行的信贷服务来满足。

——保险需求。农民工在城市中一般是从事风险较高行业的工作,对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等有很大的需求。大多数农民工对保险险种、理陪的程序和服务渠道不了解,有投保意愿却徘徊在保险体系之外。

——投资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工也渴望了解相关的理财产品,希望投资于国债、基金、证券等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增值,或者购买住房、投资实体经济。

三、农民工群体金融支持现状与问题

与农民工强烈的金融需求相对的是农民工金融服务的匮乏与缺失,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认识上存在偏差,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的普遍印象便是收入不稳定,支付能力差,信用意识不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大、复杂、规模小,因此,忽视了对农村地区金融业务的宣传与开展,这也就导致了农民工对银行结算工具诸如汇票、支票、本票以及银行卡等知识知之甚少,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不能通过正确选择金融工具来便利结算和交易的进行。实际上,农民工有着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民工金融服务缺失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在进行市场与客户划分过程中,忽略了农民工群体这个大市场。

(二)金融机构结算渠道不畅,影响农民工的资金汇划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银行卡越来越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农民工也不例外。虽然各银行都推出了名目繁多、功能各异的银行卡品种,但是农民工在使用银行卡方面的状况并不乐观。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显示部分省份农民工人均持卡量仅为0.32张,是城镇居民人均持卡量的30%。②

目前没有针对农民工的需求特点专门设计的银行卡,农民工使用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发行的银行卡。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基层网点收缩,致使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业出现萎缩,因此,银行卡不能给农民工提供便利的服务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农村信用社虽然网点多,但是不能办理具有异地存取款功能的银行卡业务,有的省甚至还不能实现跨省的通存通兑。另外,银行卡较高的收费标准也是制约农民工使用银行卡结算的重要原因。目前银行卡(含邮政绿卡)异地取款费率为千分之五(50元封顶),另加2元的额外收费。由于农民工月收入较低,存取频繁,单笔金额小,农民工普遍认为使用银行卡进行异地交易不划算。

(三)金融机构限制条件多,农民工贷款困难

目前对农民工的信贷服务存在着机构单一、渠道匮乏、条件苛刻的现实。在农民工的输出地,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可以对其发放贷款,但是申办手续复杂,对贷放人员的贷款责任追究非常严格,另外由于农民工一般是比较小额的贷款需求,因此农村信用社不愿意提供贷款支持;而在劳务输入地,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流动性较大、收入不稳定、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财产等,也不能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以小额贷款为例,目前,信用社小额贷款多是由输出地的农村信用社提供,且很多是短期的,但农民工为了节约费用,常常两到三年才回一次家,许多人无法按时归还贷款。

另外由于农民工的有效资产少,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也相应较高。自有住房及家用电器是农民工最主要的资产,这些资产都在农村,变现能力差,无法办理抵押,金融机构几乎不对无资产抵押的农民工发放贷款。即便发放贷款,由于农村地区金融竞争不充分,贷款利率也远高于城镇居民。另外,异地存、取款收费、银行卡工本费和年费也较高,这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疑增加了农民工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

(四)金融服务品种无法满足农民工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目前商业银行并没有推出专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金融产品,他们能够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一般只局限于存款开户、办理储蓄和电子汇兑等几项传统业务,对于信用卡、个人理财以及国债、基金等新业务,则由于农民工收入较低,无法达到商业银行规定的门槛,农民工成为这类金融服务的边缘人,因而也就无法分享金融资产的收益,无法分享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另外,针对农民工的保险产品品种也较少,农民工希望得到保险保障的需求很难满足。

四、改进农民工群体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量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这些人员的资金汇划和异地存取款需要带动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

据统计,我国农民工年收入接近两万亿元,在金融机构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不应该忽视农民工群体这块大蛋糕。金融机构应该转变观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开拓业务新领域,这样不仅可以在将来的发展中占有市场和客户先机、拥有竞争优势,而且履行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

(二)金融机构加强宣传,向农民工普及金融知识

金融机构要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以及手机短信等向农民工普及金融知识,尤其是在农民工大量聚集的行业、工作地点进行有重点的、针对性强的宣传,现场解决农民工提出的问题。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还可以在农忙季节,农民工大量返乡时集中到田间地头进行宣传。

金融机构要认真讲解防假防诈的相关知识,使农民工在交易时可以避免此类损失的发生;介绍资金汇兑以及办理相关业务所需的程序、要领,使农民工真正享受到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些简明易懂的理财知识与理财产品,满足他们投资理财的需求。

(三)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畅通结算渠道

鉴于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比较强、个体能力不高等特点,金融机构要为其量身定做一些具有农民工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例如可以借鉴国家助学贷款的做法在农民工的户籍所在地开办国家创业贷款,利用银行卡开展代发农民工工资业务,设计可以随农民工一起转移的保险品种等。
综合比较现阶段的结算工具,方便快捷的银行卡结算无疑适于农民工群体。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其在农村地区基层网点多的优势,积极开发自己的银行卡品种,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与此同时,要加强与其他银行的合作,实现银行卡业务跨行操作。农村邮政储蓄 “绿卡”一直深受农民工的青睐,应尽快将其纳入农民工特色银行卡业务,拓宽农民工银行卡服务体系,进而畅通资金的结算与汇划。

另外,要适当降低农民工银行卡的收费标准,激发农民工用卡的积极性。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异地汇款收费标准为汇款金额的5‰,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现行标准为8‰,高出3个千分点。2007年5月,借记卡通过ATM机取款的单日取款限额由5 000元提高至20 000元,而农民工银行卡取款的单日取款限额仍为5 000元,大额取款增加了操作次数和交易费用。因此,笔者建议将收费标准降低至与同类金融业务收费持平,并提高单日取款限额,在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减免银行卡年费以及小额账户管理费。

(四)金融机构加强农民工信贷支持

金融机构要切实从农民工的资金需求出发,在保证本机构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增加贷款授信额度,灵活设计贷款的期限结构,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农民工群体金融服务的针对性,还可以尝试以市场摊位使用权、土地和山林承包权以及矿业权等进行的动产抵押、质押贷款,降低贷款门槛。

可以借鉴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做法,尝试由各级财政、担保机构、居住地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专门针对农民工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免除金融机构贷款的后顾之忧。此外,还要积极建立农民工的信用档案,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br
[1]论文检测天使-论文免费检测软件[EB/OL]. /d/file/p/2024/0424/shu.html />
[1] 陈东风,高葵.对深化农民工金融服务问题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6(10).

[2] 袁道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3] 俞德洪.农民工金融服务的分析与建议[J].农村金融,2007(19).

[4] 耿和国.农民工金融服务状况调查[J].河北金融,2006(10).

[5] 陈安民,刘晓霞,等.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6] 陈莉.当代中国弱势群体中农民工问题探析[J].南方论刊,2006(1).

相关文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健全04-26

中等职业学校(中职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思考04-26

浅谈“校财局管”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模式04-26

煤炭企业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探讨04-26

高校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探讨04-26

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04-26

新旧所得税法对公益性捐赠扣除的差异分析04-26

高校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探讨04-2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享受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04-26

如何监管上市公司操控会计利润行为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