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大学知识共享是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方面,但大学现行的组织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知识共享,因此建立知识联盟,就可以有效实现大学与外部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大学知识联盟管理机制构建的主要路径是:选择互补性的合作对象、创新知识联盟的管理机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知识的学习与流动和加强联盟间交流与沟通。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尤其是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后,使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到人口资源大国的转变。但是,受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现实发展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同发达国家比较尚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力因财力限制尚处于较低水平,高校教育资源仍然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此,高校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一定区域内突破校际间的“院墙约束”,将稀有的高校教育资源进行交互共享,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来提高办学效益,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大学教育资源共享之大学——大学知识联盟的构建。
1教育资源共享与大学知识共享概念解读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共享,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发展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教育部门对其应有的资源打破现有界限,实行共同享用。教育资源共享不仅包括师资共享,教学仪器、设备共享和教育信息等有形资源的共享,还包括诸如知识在内的无形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和内容。实施这种共享,可以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简单而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就是通过校际合作,实现共同使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它是指高校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和方式,还包括对资源共享提供的服务、支持,教育资源共享的决策和执行,教育资源的管理等运行机制[1]。其实质是突破时空和区域的限制,将高度独立的学校系统、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有机融合,使彼此独立的子系统或更小的系统开放、互动地联系起来,最合理、最有效地共同享用教育资源的行为方式和运作过程。实施这种共享可以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的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存量,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益。
知识共享是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方面,尤其对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高校被誉为知识的工厂,其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日常管理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而开展的。高校知识管理,是指高校以知识的构建、传播、应用、评估和积累为主线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它通过知识共享来运用集体智慧进而提升学校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进行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责任的宣传,培养教师知识共享与知识管理的意识;搭建教师知识管理和共享的平台,充分开发并合理利用知识资源;进行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知识传授和生产活动;最终实现高校知识资源的深度积累[2]。知识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而知识共享既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基础和先导,也是过程和目标,知识共享与交流是高校知识管理的精髓。知识共享的价值体现在:知识因具有连续增长、广泛复制、创新增值、报递递增等特征,共享知识可以使接受者受益,却没有损害给予者的利益。个人知识深隐于教师个体的大脑之中,如果个人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变为大学组织的知识,大学将不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共享是组织产生创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剂。大学组织中教师通过不断沟通和相互交流,往往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新知识。共享知识可以提高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协作能力,使组织变得更富有凝聚力。但大学现行的组织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知识共享,因此建立知识联盟,就可以有效实现大学与外部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
2大学—大学知识联盟内涵与功效
知识联盟(KnowledgeAlliance)最初是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是联盟发展链的高级阶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适应外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战略组织模式,不仅强调组织间的互动学习,同样重视在知识学习、共享和转移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知识和新能力。知识联盟带有明确的学习和分享知识的目的,其中心任务就是促进知识流动和创新,打破组织间的边界,进而推动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联盟形式——以向战略伙伴学习知识或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知识为首要目标的大学—大学知识联盟应运而生,它是我国大学获得知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学—大学知识联盟就其构词形态而言,“知识联盟”是中心词,“大学—大学”则是其知识联盟的行动主体。大学—大学知识联盟,也就是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建立知识联盟关系,即大学在实现某一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知识资源、促进知识流动和创造新知识,与其他大学之间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知识联合体[3]。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益加速,大学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对大学期望值提高,希望大学利用其特殊的资源与“权力”,通过知识传承、创造与共享来服务社会。因此,大学组织结构必须由封闭、内向走向开放,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大学与用人单位之间、大学与中介组织、大学与政府部门之间构建知识联盟,形成知识、信息互补和共享的格局,这不仅使大学的组织结构具有高度的弹性,也使大学的边界变得模糊,尤其是大学间知识联盟的建立,使许多知识共享活动不仅突破原有的大学边界,甚至跨国界运作,大学间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成了大学知识创新的一种战略选择。大学知识联盟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大学知识联盟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密切的交流,比较容易获取对方的隐性知识,它是大学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一种最佳形式。
大学—大学知识联盟的主要功效在于: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推进大学知识创新,并提高大学知识创新率。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创新为灵魂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任何大学都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学科、专业上的先进性;现代科技的综合性大大加强,跨行业、跨学科的技术渗透与扩散加速,任何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全面地领先。因此,大学—大学建立知识联盟,通过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彼此增强了知识存量、科研实力等,这不但推动了许多领域的知识创新,同时也缩短了高新技术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知识创新率。第二,共担费用和风险,避免大学投资的盲目性。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大学的研究与开发成本节节攀升,这些都使得新的科研成果的前期投入非常大,并面临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自然要从知识自给转向知识合作,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共同承担某些高难技术的科研开发费用,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这不但大大减轻了大学的经济负担,也避免了单个大学在研究开发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第三,降低知识交易成本,减缓大学财政压力。大学在知识来源方面,一方面通过自身的资源投入,生产知识,但一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投入较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大学通过市场交易,但由于知识产品难以用市场价格机制进行交易,知识产品的交易费用极高。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出发,知识联盟是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最佳形式,它目标明确,组织形式灵活,能够创造潜移性知识移动的条件。因此,大学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第四,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大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其本质就是大学对知识的积累,创新和应用能力。而知识联盟的目的就是促进联盟双方知识的积累,创新和应用能力。所以,知识联盟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最佳组织形式之一。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3大学—大学知识联盟的管理机制构建路径
大学—大学知识联盟是对企业知识联盟的学习与借鉴,这种合作模式,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建立知识联盟时,必然会遇见许多合作障碍。因此,联盟的管理对实现联盟目标非常重要。与对大学内部进行管理相比较,知识联盟的管理更具有挑战性,隐藏在联盟中合作关系背后的相互竞争,更加大了知识联盟管理的复杂性。为保证知识联盟的成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选择互补性的合作对象在对大学自身和多个潜在合作伙伴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大学可以从中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挑选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互补性和兼容性。知识联盟中的伙伴在知识上应具有互补性。它应该拥有与大学自身知识具有共同基础的、但又是大学知识体系中所缺少的部分;同时,大学还要具备合作伙伴知识体系中没有的、但又是它加强核心竞争力所必需的知识。互补性的知识结构可以将合作伙伴结合在一起,而共同的知识基础又使它们可以认识、理解对方的知识,并将它们吸收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实践表明,合作双方的兼容性是知识联盟成功的基础。然而,在知识联盟中仅有兼容性是不够的。因为兼容性可能对联盟中协作关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一个与自己非常类似的大学能向大学提供多少有价值的知识和思想呢?大学从知识联盟中又能学到多少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用以加强核心竞争力呢?因此,知识联盟中的合作伙伴还必须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它所拥有的组织知识上,它应该拥有与大学自身知识具有共同基础的但又是大学知识体系中所缺少的知识。在联盟中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非常重要。在对大学自身和多个潜在合作伙伴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大学可以从中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挑选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互补性和兼容性。知识联盟中的伙伴在知识上应具有互补性。它应该拥有与大学自身知识具有共同基础的、但又是大学知识体系中所缺少的部分;同时大学还要具备合作伙伴知识体系中没有的、但又是它加强核心竞争力所必需的知识。
3.2 创新知识联盟的管理机制目前国外大量公司已经设立了首席知识官的职位,并建立相应的知识委员会等机构,这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可以在大学知识联盟体间建立一个知识委员会,设立一个知识总监,以推进联盟高校的知识管理。通过精心设计联盟组织,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合作关系,并对各方的责任、义务、权力加以明确界定,就可以大大提高知识联盟的效率。与管理一个独立公司一样,对联盟进行管理也需要给予下属工作人员强大的激励,促进他们为联盟的成功而工作,而不仅仅是为联盟中的某一方工作。为此,各方都要向联盟派出一些对联盟具有信心并具备适当技能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且保持他们在联盟中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在联盟的设计中应注意到其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弹性,使联盟管理成员能够随时对社会环境和合作关系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4]。因为任何一个知识联盟都不可避免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作者,即使某一个合作者被赋予对日常管理全权负责的权力,对某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仍然要征得各合作方的同意。这样,联盟中各方在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上的差异,使得联盟内部很容易产生领导权限不清、分工不明和决策迟缓等问题,并直接威胁着联盟的效率持久性,也不利于联盟各方的知识学习。所以为了从知识联盟中学到新的知识,大学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联盟中的组织机构,必要时,还要对公司内部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方式做出调整。
3.3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知识联盟是合作双方基于知识和能力而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这种长期性就要求双方的互相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联盟中的相互信任并不会随着联盟关系的正式确立而自动建立,当合作者是大学的主要竞争对手时,信任关系的建立困难会更大。尽管在合作之前,联盟各方都对联盟大学之间的兼容性作过评价,但大学知识的路径依赖性使两个有着不同发展经历的大学不可能在大学文化、认知模式、商业哲学、价值观、对未来的预期等各个方面取得完全一致。因为每所大学由于发展道路的不同,在学科专业、办学层次、资源条件、校园文化等都会有差异,这就更要求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为了使合作能够真正地开展起来,联盟双方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联盟各方之间建立起高效的信息网络,通过网络渠道向对方同时也向自己大学的其他部门传递知识和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对内对外畅通。这种在各个层面上展开的积极有效的沟通,创造了合作的文化氛围,帮助建立起联盟中的相互信任关系。当其中一方通过行为不断表现出自己对其他各方的信任,与联盟方共享信息,就会反过来激励其他各方采取相应的信任行为,从而在联盟中建立一种良性的信任循环模式。
3.4 促进知识的学习与流动知识联盟是一个知识交换的特殊场所,每一个合作者都期望从联盟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加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知识联盟体系中,知识是其连接的桥梁,学习是联盟成功的保证。对于大学知识联盟来说,不但要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也要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联盟组织的学习能力是指大学在联盟过程中,通过开发和利用已有的组织能力,促进对外来各种信息资源的积累、协调、互动和组合,并把从外部获取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竞争能力。因此,知识联盟中知识流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知识的向内流动,它是通过向外部大学学习使外部知识内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知识对外流动,当大学自身拥有的知识在联盟中被合作者吸收之后,这部分知识就被外化。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交流和提高成为每个人的共同需要。
3.5 加强联盟间交流与沟通大学知识联盟不但需要交流显形知识,而且更需要交流隐性知识,因此联盟双方的沟通效率和沟通效果就直接影响双方的合作效果。一般而言,对内流动的知识有助于加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而内部知识的外化则使它们丧失了独特性,减弱甚至丧失建立在这些知识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合作者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大学应积极建立各种网络渠道向对方同时也向自己大学的其他部门传递知识和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对内对外畅通。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面对面的交流对于知识共享的意义最大,它能有效降低信息交流中的障碍,增强合作双方对隐性知识的领悟程度,提高相互信任度,促进知识的完全转移和共享。
参考文献:
[1]杨琳,林雪娇.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5):7.
[2]徐巧娣.高校知识管理浅析[J].理论探讨,2006,(9):87.
[3]李久平,顾新.知识联盟组织之间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7(7):91-92.
[4]谯欣怡,黄娟.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56.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思考04-26
知识经济下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04-26
股权激励计划的改革与创新04-26
高等院校(高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将由注册会计师审计04-26
中小学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内容设计04-26
基于信息技术的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教学体系的04-26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思考04-26
分析会计处理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