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主要障碍研究

时间:2024-04-26 07:49:5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为“职业理想偏离于现实、职业内化能力低、职业价值取向的错位、职业认知偏激、职业情感波动和职业意志脆弱”,本文就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社会化  障碍
        一、关于职业社会化等基本概念的诠释
        1、社会
        所谓社会(society)是“以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个人以角色的名义参与他人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它最早出现于《旧唐书•玄宗上 》(本纪第八)中“礼部奏请千秋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意为村民集会。因此,社会是“以人群为主体、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并且“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 [1]。可见,自然条件、人口、人的行为和文化等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
        2、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改造社会的过程” [2],它标志着个体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过程,也标志着个体的自然属性减弱和社会属性增强的过程,具有“强制性、能动性、层次性、持续性” [3]的特点。婴儿离开母体即标志着脱离了过去的寄生生活,但在这个时候,他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并不具有社会人的任何本质特征。只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地学习,掌握社会的规范,逐步具备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所以,社会化一词的基本含义主要的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获得某种价值、态度、知识、技能,发展出自己的社会性,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它一方面是人个体的需要,即一个人经过主动学习,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生活技能、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等的过程,以达到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的需要,社会通过教化、培养、塑造社会成员,使人类和人类社会延续、发展和创新,以达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目的。当然人的社会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贯穿于人的全部生命周期的过程。
        3、职业社会化
        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化包括政治社会化、伦理与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职业社会化、价值取向社会化、知识技能社会化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人的社会化的全部,但并不是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人的社会化的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是不一样的,因而表现是不一致的,具有相应阶段的特性。这种特性的突出表现就是“职业角色”的不同。
        职业是指“从业者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产业性、行业性、职位性、群组性和时空性” [4]的特点。职业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劳动知识、技能,从事社会劳动、获得生活资料,并改造社会的过程。在阶级社会中,职业社会化是社会化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原因在于:其一,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其他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当一个人与特定的经济关系发生了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经济信念、经济态度,形成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判断标准,也就是扮演了一定的社会经济角色以后,他就会用这些观点、标准去指导其它角色行为。其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诸多社会关系中,经济的关系对人的约束力、影响力是基本的。
        因此,职业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既是在与社会经济互动中接受社会经济文化教化,学习职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内化职业规范、形成职业情感和态度、完善职业人格的辨证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传播、维持、传递和变迁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5]。家庭、学校、社会、同龄群体和工作单位是人实现职业社会化的基本主体。
        4、大学生职业社会化
        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是特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完成中学教育的初级职业社会化基础上,在大学期间较为系统地接受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形成社会化主流的职业观,形成职业情感和价值取向,间接地参与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主要是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履行经济权利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职业文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职业就是大学生逐渐接受社会的职业文化规范,并使自己逐渐成为合格的社会职业公民的过程。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基本含义[6]:在认知层面,学习并建构职业理论框架;在心理层面,形成并坚持正确的劳动职业观念;在职业情感层面,内化价值观念、确立生活目标;在参与层面,培养和掌握参与职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这四个方面的含义是既具特色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确的职业认知是职业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崇高的职业情感和坚定正确的职业观念是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核心,良好的职业参与行为习惯和技能是职业社会化的目标。四者构成了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本质要求。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主要障碍
        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是一个由诸因素共同参与并发挥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之间,如果目标不一致或相反,相互之间不协调,就会妨碍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实现。大学生职业社会化障碍,其具体表现为:
        (一)理想与现实分离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具有朝气的青年群体,他们对于社会发展的关注、自身发展的渴求,都走在社会前列。但在认识社会、设计自我时,往往根据自己内心的主观标准去衡量,对未来的职业向往和追求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这一方面与其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关,即大学生总是热爱生活,憧憬未来,但往往把社会看得非常美好、非常简单。
另一方面与大学生职业社会化间接性特质有关,即大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等渠道,而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基本上是正面的,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将社会职业美好的一面绝对化。而当大学生一旦发现现实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尽善尽美时,很多人就会陷入理想与现实脱节的迷茫和痛苦之中,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不满情绪。这使得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他们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时常倾向个人主义;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注重现实,讲求实惠。他们表面趋向务实,深层陷入困惑,呈现“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  
        (二)职业内化能力低
        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是以其职业主体内化为主要方面的。所谓主体内化是指大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职业学习和职业教化,将主导的职业文化逐步内化为自己相对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等。由于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加之家庭成长环境和中小学教育的局限性,决定大学生在具有自信、勇于追求和创新等优势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负、盲目和自我封闭等弱点,心理状态不成熟,自律意识、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挫折承受力、内化力较低。并且大学生缺乏社会职业劳动实践,职业整合能力较差,加之主客观不协调,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等原因,致使职业内化能力不高,其结果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三)职业价值取向的错位
        群体本位或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大公无私”、“无偿奉献”等价值观念,是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至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和国家所大力倡导的。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影响,青年大学生思想中的“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唤醒,从而不再轻易地、不加思索地接受某种价值观,而形成价值观主体的“自我化”。青年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的评判与选择上,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和自身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甚至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个人奋斗、自我实现等观念深植于他们心中,表现出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价值观的这种变化使得他们在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上,多从个人的实际利益出发,以致职业评价和职业参与功利化。
        (四)职业认知偏激
        所谓认知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特性、联系及其对自己的意义与作用的观点。大学生在认识社会时,尽管抽象思维已形成,知识掌握也较多,但是,由于他们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加之社会的东西,“不是能用手抓得到用显微镜看到的,而是要靠抽象思维抽象出来”,所以容易产生认识上的片面化、简单化和绝对化,对社会现实政治则往往产生偏激认识。比如: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生活中,耳闻目睹一些不正之风的存在,便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对正确的东西听不进去、对正确的职业要求表示反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有些大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同往往比较肤浅,偏颇,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往往持怀疑、否定的态度,常把幻想当成现实。这就会对职业社会化过程的理性认识构成障碍。
        (五)职业情感波动
        情感是指对客观事物采取某种态度并产生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大学生在职业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情感障碍是波动不定,起落悬殊的现象。大学生处于与成人相毗邻的特殊阶段,很难形成相对稳定、相对统一的心理体验,往往在“得意”时激情飞扬,“失意”时心灰意冷。忽而狂热,忽而冷漠;忽而情绪低落,忽而满腔热情。由此影响到在职业态度上的摇摆和思想上的动摇。与波动情感相联系的是矛盾情感,即情感上的矛盾状态。校园内外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因素。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矛盾的复合体。受这种矛盾情感的支配,大学生在职业社会化过程中,也往往出现思想认识上的矛盾复合现象,以及知行相悖,正误为伴。
        (六)职业意志脆弱
        意志就是人在其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提出确定的目的,并为达到目的而自觉地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意志障碍主要表现为意志的脆弱。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稳定性,对客观事物的估计不足以及缺乏实际的锻炼。当代大学生在反传统、反文化的社会心态作用下,往往形成思维超前的特点,再加上他们的成就欲过大,常常抱有“医时济世”的心态,因此容易幻想脱离社会现实的职业理想目标。但是,大学生由于处于成长时期,心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人生观与世界观也不完善,因而遇到阻力和困难很容易改变和放弃既定奋斗目标,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失去以往的职业热情和职业信心。
        三、大学生职业社会化障碍的源头
        大学生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遇,也拥有成就一番事业的知识和本领,但是受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加上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的滞后,大学生不完全成熟的心理特征、对职业自身准备的不足等是造成大学生职业社会化障碍的主要原因。
        首先,大学生职业社会化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与社会环境互动,受到社会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和变异性特征,由此引发了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的多元性、不确定性,使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充满矛盾和冲突。
        其次,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顺利完成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提供教育和影响的良好条件,同时还需要个体具有能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能力,每个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与他自身的素质和个体心理特征等主观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心理状态不稳定,伴随复杂的环境影响,往往使他们在价值观和行为上产生主观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乃至成为职业社会化的障碍。 

注释:
[1] 周云清等着 《新编社会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1页
[2]主编  李斌:《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0页
[3]奚从清 编著:《现代社会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76页
[4]【西班牙】 奥尔托加•加塞特着,徐小洲 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潘吉平 《解析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基本含义》,高教探索,2011年第5期,第105-106页
[6] 潘吉平 《解析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基本含义》,高教探索,2011年第5期,第106页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04-26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及其引导04-26

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审视与专业重塑04-26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04-26

浅谈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04-26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04-26

浅谈大学生择业与综合素质的培养04-26

非理性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04-26

浅析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刍论04-26

浅议当代中国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问题及对策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