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困难,为提前应对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目前高职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规划能力并不强,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应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体系构建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的同时,对我国就业产生了巨大冲击。金融危机突如其来的冲击使我国本来已经十分突出的就业矛盾骤然加剧、异常尖锐,表现在:一是企业岗位大量流失,大批农民工失去原有工作岗位。危机导致企业现有就业岗位大约减少了8%。二是城镇就业需求减少使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堵塞,加剧了大学生及其他城镇群体的就业困难。2009年,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人,比2008年高出9%,而就业主渠道的企业招收却减少了两成。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三是灵活就业群体受到冲击较大。四是在就业总量供需矛盾增大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但其能力结构、就业取向与实际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由于缺乏技能,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针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导致全球失业人数大幅上升,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认为,相对于经济的全面恢复,就业率要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通常需要多花4到5年的时间,因此,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危机将会持续6—8年之久。从上面的情况不难看出,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大而且持续时间也不会太短,所以不管是大学生群体还是学校都应该保持高度关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更是如此。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为应对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管理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从1903年帕金斯提出职业指导概念以来,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职业指导理论和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方法。上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才引入我国,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大学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尝试应用。
何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诺斯威尔把职业生涯规划界定为: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人格、个性特征,考虑社会需求及自身专业、兴趣等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选择职业生涯目标与道路,并制定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采取的教育发展行动计划②。它主要通过下列步骤实施:评估自我,分析环境尤其是职业环境,进行职业定位,确立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制定实施策略和进行评估反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让大学生提前从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等因素的考虑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达到目标的策略,由此激发自己学习的方向性、目的性、主动性,提前为毕业时的就业做好准备,以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短期说它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应对毕业时的就业,但长远看是注重个人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关注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要能从事某一行业领域或职业的具体工作,因此,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相当重要。但目前,部分高职学院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现象,课程设置没有与企业或市场对接,教学内容与实践相差较大,有些学校开展了专门的就业辅导,但单纯的临毕业前的就业辅导并不能立马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我国高职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传统教育中过于重视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于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等智力因素,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创新力和其他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总体上表现为学生自主意识较弱,动手和实践能力不强。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明确自身定位,规划自己在校期间和今后的行动方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和实践能力,对于提高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目前高职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关于目前国内大学生就业及职业规划的现状,不同地区的相关人员进行了社会调查。如2006年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和法学院的学生对江苏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调研;200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教师在广州地区(包括两所专科学院)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北森测评网不定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进行网络调研等等。笔者就这一问题也在长沙环保职院以及周边几所职院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这些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现状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对自己期望从事职业的素质要求和了解程度不高,或对毕业后想要进入的行业企业缺乏了解,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和做法了解模糊,对目前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普遍感到不满意,希望学校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构并能得到具体指导。这些状况导致大学生在读书时盲目考证、毕业时盲目就业、就业后短时期频繁更换工作,加上种种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发展。通过对长沙环保职院部分学生访谈得知,有学生指出尽管上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但由于课时、教师的非专业化等多方面原因,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并不多,对于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更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感觉得到的具体指导和实际收获不是很大。而据了解,周边一些其他高职学院有的还没有专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有的就是通过少量的讲座向部分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介绍。由此可知,目前高职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不如人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是:
1、学校不够重视。这方面首先是观念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也随之改变,传统的计划分配已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代替,学生从就业责任的客体转换成了就业责任的主体。在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前,家长、学生和学校都还没有完全跟上变革的步伐,教育体制也还正处在相应的变革之中,一些学校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和学生个人的事,与学校关系不大。这导致目前高职学院只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辅导,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招生、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较低层面上,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滞后。课程建设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职业生涯设计走进课堂,使学生系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培养他们职业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才能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3、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不够专业。
在西方,职业指导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三次思想转折,最终形成了成熟、完善、国际化的职业生涯指导理念、机制和做法。国内开始介绍和学习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理论的学习、消化、本土化还有一个过程,体现在实践领域就是我们目前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不管是学校进行的还是社会进行的都远不够专业,表现在高职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运行机制没有建立、硬件设施没有齐备(办公场所、测评软件缺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个性化全程化辅导等等,学生因得不到系统的、科学的、个性化的指导而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或规划能力不强这也是必然的。
四、高职学院应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高职学院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发展性原则、个体性原则和全程性原则。同时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是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着重职业技术和知识应用能力,具有“职业性、技能型”的特点;二是高职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并处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状况;三是高职教育的专业学制较短,一般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三年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都完成完整的规划尚不切实际。因此,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应达到的目的之一是:让每一个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学生得到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③。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更大的就业压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学院要构建服务于学生成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1、职业生涯规划全方位、全过程联动机制建设。高职院校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教学环节的作用,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联动机制。这个机制应该包括学院领导决策层、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就业指导办公室、职业生涯规划办公室、辅导员、职业生涯指导师、专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学生本人等,还应包括社会相关专家(职业生涯规划领域或与学校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学院领导决策层作为组织者和决策者必须使学校从上到下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工作中为之服务,确保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实施,组织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办公室和职业生涯规划办公室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实施计划,然后由辅导员、职业生涯指导师、专任教师和各级管理者具体落实执行。学生处和就业指导办公室、职业生涯规划办公室应把学生管理、学生就业与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要引进或自主培养一些能够担任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家,负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以及对全校辅导员进行相关辅导培训,建立由辅导员、职业生涯指导师、专任教师以及社会专家等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顾问团,共同承担对学生个性化、全程化职业生涯指导的任务。同时学生自主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社团也可很好地承担学生与学校的沟通功能,还可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只有上述各环节、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该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首先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制定好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规定相应的授课时数。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理想的状态是高职学院三年中每年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安排内容不同的相关授课。但这样在操作和实践层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目前的做法可以是:在大一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及内涵,掌握正确的生涯规划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如何择业、就业,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步入职业生涯;而其余时间则可以采用开设综合素质选修课、开设网络课程、就业讲座、职业沙龙、社团活动、相关竞赛等作为正式课程的补充。这样既能顾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3、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教给他们生涯规划的理论和一般方法。但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和个性千差万别,所以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并不等于就能很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借助科学的分析、测量和他人专业的指导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规划。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全程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包括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职业综合素质训练、职业生涯规划信息服务、档案管理等等。而这方面是最需要硬件和人员投入的,应该包括多媒体报告厅、资料查询室、信息查询室、咨询辅导室、办公室等基本的硬件设施和测评软件、信息数据库等软件设施。
4、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专门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经费问题导致实验实训设备不足,很多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实践训练,动手能力不足,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境地。因此,高职学生职业实践建设尤为必要。目前,各院校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都是职业实践的很好形式,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各院校还可邀请成功校友回校座谈,邀请校外知名职业人士来校讲座,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期到父母或亲戚单位实习,鼓励学生从事社会兼职,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职业实践活动等等。
5、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建设。从以上几方面都可看出,不管是职业生涯规划联动机制建设还是课程、服务和实践体系建设,都离不开相关的人员支持,所以,要完成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首先是需要职业生涯规划专门人才,例如课程讲授、咨询辅导,假如没有专业人才来进行的话很难保证实施的科学性和实际的效果。目前学校也可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其次要加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培训以达到生涯规划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的目的。这些人员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负责招生就业的教师、思政课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等,这样才能达到职业生涯规划与所学专业、与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目的。
注:
①陈旭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②陈贤忠 虞志方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M].合肥:黄山书社, 2006。
③陈良和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参考文献
[1]李兵宽 刘启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5(01)。
[2]刘荣军 等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题组.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产生的冲击、重大挑战和新机遇,200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简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综述04-26
试论提高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04-26
简析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修订04-26
简析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要避免认知偏差04-26
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方法论析04-26
论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04-26
简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