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4-04-26 07:48:4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由于发展时间尚短,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尚处起步阶段,很多工作还仅留于表面,无法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由此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迷茫和面临选择时的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努力帮助高校教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水平,正确引导大学生走出生涯迷途,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实践价值。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路径选择 
   
  一、引言 
  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市场消化超量供给的人才需要时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与此同时,传统的就业指导关注的是学生在求职时所遇现实问题的解决,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沟通能力、心理调试等方面。但这些指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频繁变换职业的这一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每一个大学生不同人格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现有的职业做合理的匹配,从而帮助大学生走出职业迷途,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可见,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比于单纯的“就业指导”所采用的“就事论事”,“结合生涯规划进行的就业指导”更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宁波大学部分本科生所作的问卷调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尽管有一部分大学生依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但在就业形势的重压之下,对自身职业发展更加关注和重视,进而加大了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二)大学毕业生在缺乏必要的基础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情况下,就业观念与选择十分盲目和不理智。通过一些实践和调查,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触的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教育还很少,更不用说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三)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践活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已经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的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开始着手对未来职业计划的制定甚至付诸一定的实践活动,许多人并不能做到将计划与实践统一起来,有效执行并达到最终的目标;(四)现代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明确,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存在一定盲区。据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对自己的喜好并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一份怎样的事业,因此一份针对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便成了空谈;(五)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和资源本身,内容局限性大,学生对此接受度和满意度较低。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较为关注的一部分学生,其实并不满足于一般的大众化的知识性介绍,而是需求更多更深一层的个性化的指导咨询。 
  三、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出现的问题 
  根据舒伯(Donalde.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年龄段在18至24岁的大学生正经历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处于发展阶段中成人早期的转换期。这个时期正是整个生涯中最关键的阶段,个体的职业决策更多地取决于他们在这个探索阶段实现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在这个关键阶段,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应从社会、历史两个角度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尚未完全本土化 
  建国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此分配模式下,我国的职业指导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留学生回国的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指导开始引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到二十世纪末,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职业指导的在实践中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理论的不成熟影响了高校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影响大学生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设置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存在如下不合理之处:首先,在课时安排上,基本集中在大一和大四阶段,其他年级阶段则缺乏相应课程,无法真正满足大学生各学习阶段的需求;其次,课程内容程序化、公式化,一般只按照“你听我讲”的教学模式来授课,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通过辅导人员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行表面化的指导工作,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辅导。 
  (三)资金匮乏,人员少 
  政策、资金以及人员投入上的不足导致了大学生无法在就业时正确作出规划和选择,从而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因此降低了就业率,相关专业又因为就业率低而被迫限制或停止招生,如此恶性循环。高校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应当抽丝剥茧,意识到导致就业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尚未配备足够数量和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四)历史根源 
  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后直接由国家包分配工作,不需要自己考虑工作岗位的问题,因此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等问题并不关心,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这种思想仍然停留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职业问题才引起高校及学生自己的重视。 
  四、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现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对策,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作参考。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一)深入进行择业观教育,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 
  择业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于择业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的择业方向。因此,择业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对择业标准的确立,进而影响到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倾向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择业思想日趋成熟;二是择业动机突出自我发展;三是择业目标过高;四是择业的多向性与不稳定性。针对这些特点,在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应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教育学生正视待业,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3、教育学生发挥专长,引导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的观念。 
  (二)深入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信心保障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新的就业形势既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需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挑战。当就业困难的压力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时,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心理的不平衡,甚至导致“行为失范”。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广大辅导员们需要主动关心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科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各种因素,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进行科学、合理辅导,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竞争的激烈的就业市场。 
  1、举办就业心理知识讲座,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实施个体心理辅导。 
  3、关注特殊群体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三)认识自身与外在环境,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当代大学生接触新事物多、信息面广、思维敏捷,他们普遍渴望成才、渴求成功,但很多学生在就业前却常因对自己或外在环境不了解而难以进行职业规划与准备。集中体现在学生对自身评价的片面认识上。一些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心态、价值观等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职业取向及可能性把握不力。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及未来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谓“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知己包括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气质、价值观等。“知彼”就是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生涯发展有关的职业世界。知彼包括了解组织环境、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知己知彼相互关联,在此基础上确定的个人生涯目标要符合现实,而不是一厢情愿;对从事的职业要感兴趣,而不是被动地去干;所从事的工作能发挥专长、优势;对工作的环境能够适应,工作干起来游刃有余。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学阶段的规划只是一个起步,高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并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共同探索,以增强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的能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对2011年上半年国际经济环境的初步分析04-26

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动态04-26

基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ECFA04-26

论汇率升降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04-26

构建立体的海外经济利益保护体系04-26

欧债危机与欧盟福利边界的重构04-26

金融危机后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吸引力剧增04-26

拉美众智库参与社会政策决策过程04-26

韩国战后民族主义樊篱下的日本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