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04-26 07:48:4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为应对高校的激烈竞争,行业特色高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武汉纺织大学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纺织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质量工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如何应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仍值得思考。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特色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武器 
  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面向国家重要行业形成了显著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但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的普遍扩张,而生源数量不断减少,大学之间的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行业特色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坚持“特色办学”,提高办学水平。 
  大学的最终“产品”是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多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因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特色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一环。随着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在大学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各行业拔尖人才依旧非常紧缺。特色高校只有审时度势,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努力为相关行业培养出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武汉纺织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等学校。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取得先机,获得发展,武汉纺织大学坚持“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能力强而受到社会欢迎。 
  (一)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发挥这一功能的基本途径。回应社会需要,武汉纺织大学大胆推陈出新,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酝酿课程建设体系深层改革,压缩学科基础课程课时,放开全校专业选修课,打破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壁垒;围绕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培养,整合课程教学、加强集中实践、突出素质拓展,改革了分专业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这种转变使人才培养目标由重知识传授、轻品格养成与能力培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知识、能力、品格并重与协调发展的新型模式,使学生加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借校企合作之势,扬人才培养之帆。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始终以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战略目标,注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其中,以导师制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内涵的“润禾计划”成效突出。2008年,鉴于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对高端人才亟需的现状,结合“面向纺织印染企业开放办学”的理念,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宁波“润禾”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武汉纺织大学-润禾大学生创新分园区,并在园区内组建了“润禾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润禾计划”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三)与社会需求接轨,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武汉纺织大学顺势而为,审视社会需求,整合优势学科,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其中,服装学院成立了“卓越设计师班”,形成了以“应用、创新、国际化、卓越”为特点的培养目标计划;会计学院与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会计精英人才;纺织学院实施“英才计划”,成立“自强班”,采用试点班和校企联合的“3+1”的培养模式,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传授与探索、教学与研究、教师与学生、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产学等结合的改革创新,体现以数理为基础、纺织为核心、材料为前沿、艺术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特色,为纺织行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四)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实施“质量工程” 
  为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武汉纺织大学依托升级版教务管理系统,构建了具有循环可监控、调控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系统。通过该系统,校-院-系三级负责人以及督导组可以根据随堂听课情况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实时打分与评价,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同行评教。这使教师产生一种“教不好要再造”的紧迫感,这使得他们能把心思一心扑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关注,改进自身教学方法上,同时也为学生点燃了听课的热情。 
   三、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一)“行动超前”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成效需要时间的检验。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目前来看,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其“超前”的行动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同行的好评。但与之不协调的是,仍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改革不理解、不支持,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改革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这种“行动超前”与“观念滞后”的矛盾必然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形成一定的障碍。 
  (二)“高素质人才”与“落后师资”的矛盾 
  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才”、“通才”向“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客观上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为人师表”,而且要面对市场,参与竞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拥有既“专”且“广”、“学用结合”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面对市场、服务社会的能力结构。近年来,多数高校都在大力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总的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三)“改革发展”与“经费不足“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坚持“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用“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作为提升自身实力的核心武器。但”改革发展“往往会遇到经费不足的困境,并且将成为长期的矛盾。特色大学一方面要争取获得各级政府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另一方面也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与产业、社会的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西方政治、社会制度变革面临的制约因素04-26

新兴国家崛起并不意味第三世界的终结04-26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体系04-26

浅谈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思考04-26

浅谈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在WTO话语权探究04-26

试论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及完善监管措施的对策04-26

浅谈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04-26

试论如何有效规避海外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的外汇风险04-26

浅谈公共危机应对中整合利用国际资源的利弊04-26

浅谈日本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