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却相对薄弱。从加强生态保护的知识和法纪教育着手,唤醒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情感,再将内化的知识和情感外化为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行为,全面构筑起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伦理观 价值 现状 策略
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把生态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大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律”,并外化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活动,使大学生能自觉以道德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构筑起大学生自觉的生态伦理意识,使他们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既是当前大学生堪忧的生态伦理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发展赋予大学生必须面对的挑战和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更是人类道德意识进化的一种必要的精神提升活动。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价值
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既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发展,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还是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内在需求,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发展。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其政治价值的实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方面的正确的定位与引导。新时期,随着人类面临着科技革命带来的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危机,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进行新的定位和重构。因此,突破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局限,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建设的领域,使思想政治教育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在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同时,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发展。
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对维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民族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一种悠久的生活智慧,是人们对宇宙、自然、自身认识的凝结,它蕴含了生态保护的整体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庸理念、人对自然索取的适度原则以及生态保护的制度措施等一系列内容,是人们转变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天人对抗、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突破人类中心主义,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好的继承和弘扬,也为处于越来越严峻生态危机困扰的大学生们提供深厚的价值支持。
第三,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内在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不仅要有“四有”的高尚品质,更要具备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作为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必须懂得并身体力行地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为“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 因此,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不仅是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素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基本具备,但是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相对薄弱。对待生态环境,大学生基本都有比较正确的善恶标准,能够明辨是非对错,但这种善恶标准往往更多的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绝大多数学生很难用这些标准来及时制止和纠正其他人的不良行为。另外,很多大学生在自身行为上,也往往不能从自己做起,不愿从小事做起,对自己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够,在知与行上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主客观两个方面: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近代工业文明开创的一个崭新时代,人们信奉“知识就是力量”。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人们征服自然的雄心前所未有的高涨。大学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和影响下,也摩拳擦掌,“欲与天公试比高”。在开拓新的科学领域、大力发展经济、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的时候,仅仅只顾及到了眼前的利益,完全没有考虑到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追求消费、追求享乐的价值观念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断蔓延,这种“消费异化必然导致生产异化,永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冲突,这就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许多大学生在诸如节约用水、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垃圾分类以及不乱扔废旧电池等生活细节方面都体现出被动和漠视,甚至个别大学生还一手导演了伤熊、虐猫、杀人及自杀等极端事件。这与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念是根本背道而驰的,说明当代大学生从根本上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执着的生态伦理信念。
三、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攻略
(一)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原则
1、遵循生态伦理思想的客观要求
生态伦理作为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生态伦理突破了传统伦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强调人类不仅要在道德上关爱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而且要对自然界中的各种存在物都要承担起道德的责任和道德的义务。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因此,只有当人顺应自然规律,把握自然时,人才是回归自然的,人的自然与“天”的自然才是统一的。“天行有常”、“顺物之性”,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遵循生态伦理思想,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并不是要求人们去刻意追求苦行僧的生活或倒退到去过农耕社会的艰苦日子,而是提倡一种人们在物质、精神和社会需求三方面都不断丰富的健康的生活模式。即在保障人们一定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奢侈和浪费,在生活中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注重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对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都像对待人类自己一样,以“善”的理念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大学生只有秉承了这种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
2、遵循道德品质形成的客观规律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与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在道德教育、道德建设、道德实践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道德主体的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其实质就是培养大学生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道德品格。所以,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必须遵循道德品质形成的客观规律。一个人道德品格的养成,是一个综合化的过程,它首先从明理开始,即要加强大学生在生态伦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其掌握正确的生态伦理原则,然后将这些知识和原则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并帮助他们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道德实践,即将生态伦理的原则、规范贯穿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使大学生们能自觉地用生态伦理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真正做到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3、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实际和主观需求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和其发展需求是影响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形成成效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既理想远大又目标茫然,既知识丰富又缺乏认知,既思想活跃又缺乏判断力,既情感丰富又缺乏归属感……从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阶段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但不稳定,极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急迫地探寻答案,但现实的复杂往往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惑之中。因此,迫切地需要正确的引导,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掌握是非的价值评判标准。
因此,在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起平等互动、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新型关系,通过有效的行动上的交流和行为上的积极参与,调动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在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方面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策略
1、生态伦理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学习和内化。构建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必须首先从认知着手。通过现代发达的媒体和信息技术,大学生很容易了解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生态危机的事实和现状,但是,很少有大学生能够透过这些表象反思其蕴藏的深层次的问题。何为伦理?伦理仅就人类社会而言吗?对待自然,也应该秉承伦理观念吗?……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是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首先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作用,在大学生中全面普及生态伦理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保护环境的各项规章制度,突破大学生在生态伦理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认知上的局限。其次,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强制力,促使大学生们必须严格遵守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些规范。通过外在强制的行为规范,大学生之间会逐渐形成一种行为的同化。即遵循这些规范不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自己的行为正逐渐同他人和集体、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相一致。最后,是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伦理和法纪知识的内化。大学生通过行为的规范和行为的同化,逐渐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这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正确观点,并将生态伦理的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行为处事态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2、生态伦理情感的唤醒与共鸣。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和自然界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和感情。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仁民爱物”、“民胞物与” ……无一不显示了古代人类对于孕育自己的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但是,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所凸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模式,促使人们为了满足永无止境的欲望,对大自然不断进行掠夺式的开发。恩格斯早就告诫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一次又一次地面对严酷的惩罚过后,人类开始也必须要反思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了。
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对于人类、对于未来的情感,是从根本上树立起生态伦理观念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发达的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的宣传和报道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社团及各项社会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问题,探讨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等问题,并帮助学生深刻地剖析人类面临的这一系列危机和问题的原因和实质所在,引发大学生对于当前环境问题的共鸣,彻底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危机意识,激发他们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动机。
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诸如野外考察、模拟游戏、主题活动等方式,营造浓郁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让大学生们不断实践生态道德行为。同时,对于一些以自己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宣扬,在同学中树立起践行生态伦理观念的模范和榜样。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要及时给予反击和抵制。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态道德行为进行反复的实践,从而巩固这些道德行为,并逐渐使之形成稳固的、自动的、愉快的行为模式,最终实现这种道德行为的习惯化,这也是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念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特•施韦兹.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
[2]韩秋红,李白玲.断裂还是传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9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8.
[4]参见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44-14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基于教学知识点的模型框架与结构分析04-26
简析艺术类高职院校摄影教学的几点思考04-26
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04-26
浅论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04-26
浅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04-26
浅议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04-26
浅析网络信息服务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04-26
浅析知识管理助力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04-26
浅析高校知识管理与毕业设计实施策略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