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与途径

时间:2024-04-26 07:48:0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方法,比一般教育方法更具有优势和特点。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功能,从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四个方面来发挥其功能。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种方法具有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就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具体而言,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主张,而且处在主体意识不断增长的阶段。因此,隐性教育能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大大加强。 
  相比较于显性教育“灌输”式、直接性乃至强制性特点,隐性教育更具有优势。它能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和看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淡化了教育的形式和主题,强调自然的教学,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在高校,其主要形式有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支撑,行为文化是表征”。在这四个方面构成校园文化的四位一体的体系。其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属于被动的客体文化,即需要大学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去营造,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意发生变动,具有稳定性。而行为文化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即大学师生员工日常行为就在演绎行为文化,使得行为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因此,着重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途径。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校园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具有陶冶学生情操、美育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素质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建设良好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不仅是美化校园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客观环境和物质基础。 
  虽然说校园地理位置的选择是创建优美和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基础和前提。但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学校园首先考虑的不是校园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劣,而是内在校园规划设施。作为大学校园必须动静相谐。因此校园内部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律,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便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旨。“动”要体现在生活区、活动区、体育馆、操场等大学生活动场所。而教学区、图书馆和实验室则要以“静”为主,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造一个适宜潜心读书的环境。此外,校园主干道以林荫大道为好,浓郁的参天大树给人以幽静静穆之感,更能够激发人的潜在思绪和遐想,给人以玄想的空间和环境。这正是大学校园所应给予身处其中的学子的宝贵财富。 
  校园绿化和景致设施要齐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流行这样一句话,“The grassland is not for looking,but for sitting and studying”。其意思即校园里的草地不是为了观光而设,而是给学子们坐于其上学习之用的。校园绿化在美化环境,净化心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则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各种雕塑、山石、亭台楼阁、轩榭桥栏都可以让校园变得更加具有艺术和人文气息。这是大学所必不可少的。它能寓哲理于景观,启发学生深思,也可以巧借寓意于植物,塑造学生人格品质。 
  除此之外,图书馆也具有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为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料和场地。教师和大学生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了大量有益的课外知识作为有益的补充。教师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得新的知识,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一批批勤学习、善研究、成果丰的新型教师在图书馆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大学生更可以从图书馆中领略人文知识的博大和科学知识的深邃,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是体现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核心内容。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素质、营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彰显学校独特发展理念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它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四个方面。它具有比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更大的隐性教育优势,其作用发挥就是从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校训体现了大学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德育的一种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有利于学校传统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形成其内在的风格。校训所具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广大师生员工,让师生员工倍感自豪、自信和自尊。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子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单纯是为了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担当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大学校训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且其隐性教育的效果要比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力量。 
  其次,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作为大学各种风气的总和,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其要素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校风是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校风的确定,有利于推动学校办学统一精神的形成,推动学校办学特色氛围的形成,推动学校校园精神的形成,它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再次,教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教风,是大学教师的育人观念、工作态度、治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是由学校上下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氛围,反过来又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作用。良好的教风不但能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优质保障,而且能增进学风的转变,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教风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先导,而师德建设是教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最后,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学风是大学生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办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加强学风建设,要帮助大学生培养学习的观念和兴趣,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善于学习的方法。胡适先生在为中国科学社拟作的社歌有这样一句:“不怕他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与他一直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一脉相承的。落实到学风上就是,要严谨、求实。这对于我们当今的学风建设有莫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伴随校园人在创造校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进行的全部活动和外在动态反应。它主要包括校园人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学习、体育、娱乐及生活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如果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那么行为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表征和体现。因此,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校园行为应当更加高尚、得体、优雅。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首先,行为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在教育过程中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全心全意地做好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在平时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特点,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倾向。课后能够钻研业务,认真备课,熟悉教案。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和引领者,大学教师是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其他任何物质形态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讲授者更要以身作则,垂范学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教师,无论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都有义务和责任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和模范作用。 
  对学生而言,从政治法律层面来讲,要热爱祖国,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政府法规。从学习态度上看,在学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从道德修养上看,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文明养成。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敬老爱幼,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平等待人;男女交往举止得体;要形成良好的公德意。从个人生活上看,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着整洁,大方得体,注意保持教室、寝室公共卫生、个人卫生。 
  其次,行为文化在课外活动中。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即使不是运动员,作为一名体育积极分子或者是爱好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参加学生会并担任各类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领导工作。这些工作能够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所以它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同伴中的重要地位;参加社团、协会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的空间、也提供了形成特长,养成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工作能力和培养应变能力的机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例如红十字会的义务工作、社会公益筹款或救助活动,贫困地区的支贫活动等等;参加艺术表演活动,即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活动。每个大学都有他们的文艺团体,有特殊艺术才能的考生会受大学欢迎。其实即使达不到较高的水准,它也会调节学生文化生活和学校的氛围,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性格的形成起一定作用;参加校刊编辑,通过编写和采访等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绘画、设计,采访,调查等技能进行演练的平台,同时也给了学生锻炼组织、协调、合作,责任心等基本能力的机会。参加兼职工作经历,利用假日,假期参加的各种工作。它是锻炼学生走入社会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实际工作学生会得到许多在家庭,在学校,甚至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所得不到的经验。 
  四、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以及在此基础上并以之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所谓制度不是单一的规章条例,而是建立在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基础上的一整套管理的方式、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公约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集会庆典等集体组织的文约式活动,如校训、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文明行为准则等。 
  校园制度文化隐性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的性价值:引导人性、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首先制度的价值在于追求对人性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制度就是为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设置的,它通过禁止什么和鼓励什么来达到学校要把学生引导到什么方向,做什么样的人的目标上去。学生通过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也表明了其对制度中的价值选择的那种自觉、自愿的认可。因此,制度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植根于其中的价值就能够逐渐地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成为学生思想中组成部分,进而引导大学生人性的深化和完善,促进学生的发展。 
  2.工具性价值:规范制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诉求的工具性价值表现为对学生言行的规范制约,从而保证学校这个特殊组织的有序运转。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制约表现在,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特点。制度对校内师生员工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些什么,以及违背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还表现在指导性和约束性的特点。学校制度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是校园制度文化存在的直接目的。校园制度文化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办学者主张得以贯彻,让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得以实现。而且一旦校园形成了这样的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获得其内部成员的高度认同,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这是也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一个超越性所在。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大学生生命意识特征及对自杀态度的影响04-26

中国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女生失学原因及对策研究04-26

浅议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建设04-26

高职教育中的职业素养的培养04-26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思及构建04-26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初探04-26

浅议泉州市高校青年教师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的现状研究04-26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分析与个人对策04-26

基于政府行为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改善研究04-26

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主要障碍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