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究

时间:2024-04-26 07:47:4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其核心问题是“育什么样的人”。只有首先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并努力施行,才可能真正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事实证明,仅有价值理性无法获得教育实效,单纯的工具理性又将导致大学生的异化,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优质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战略主题。而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是其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努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已经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学界普遍关注、社会广泛提高认识的良好氛围。但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一些特质,如内容宽泛、目标难以量化等,往往使其在操作层面流于形式。为使文化素质教育获得实效,就必须对当前对大学生有重大影响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给予定位,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与大学生的实际价值追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价值理性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
  长期以来,我国在各级教育中都体现出了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国家在推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道德品性、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等综合平衡发展方面,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也做出了较大努力。这一目标从根本上讲,符合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价值理性指向。根据韦伯的阐释,价值理性是对某行为有意识地、无条件的纯粹信仰,通常是伦理的、美学的或者宗教的。由此行为者会向自己提出某种“要求”,并努力使自身的行为符合他内在的信念。价值理性通常包括道德品性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不应当只追求教育效果,更应当关注教育过程当中作为“人”的学生的价值。人是教育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当中的主体之一,理应有积极主动地追求知识、不断充实并超越自我的权利,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教育具有一种能够激发人的超越性的精神源泉,它使得人们不断地进行着自身可能潜力的终极追求。柏拉图曾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可见,教育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都在于价值理性。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培养全面的、高尚的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
  1.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内容过于宽泛和模糊,使其难以落实
  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学界仍然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始终模糊不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文化素质”一词本身过于宽泛和抽象,它是一个包含了道德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等综合内涵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还普遍存在把文化素质教育仅仅看作是文化知识学习的认识。可见,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不统一、认识不到位,必然影响其顺利实施。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对模糊,导致了文化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的随意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解释,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大学教育的“高素质”并没有真正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中,很多大学往往青睐那些能够为大学生带来实际效益的方面,对抽象的理论、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重视不够;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倾向于采用那些师生彼此都易于接受但不一定严谨的方法;不同的社会资源也推动着各高校不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各自分散、独自摸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存在“素质培育”的片面性。当然,由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很难量化,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素质的深刻内涵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
  2.“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理性目标与大行其道的工具理性之间存在冲突
  所谓工具理性主要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也包括生存、交往、契约等理性认知与行为,这些理性对于人类社会的运行与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含义具体来说,即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物的最大价值的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在工具理性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往往倾向于使自身的行为“利己最大化”。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工具理性主宰人们观念和行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价值理性的目标与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师生价值追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愈演愈烈。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与生存发展的压力,可以说,在大学期间优先选择学习那些易于择业、有利于立足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正是他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所以,如果一味的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理性,而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只能使文化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既浪费大量资源还收效甚微。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可见,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单纯价值导向带来的低效和对工具理性的误读、误用,导致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偏离。为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走出无所适从的低效困境,在教育价值理性导引下合理运用工具理性尤为必要。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有机融合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两种价值导向。而它们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在解决当前现实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方面也颇有成效。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包含实践的目的、手段和结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无疑也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目的的实践活动。因此,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必然要选择一定手段,而手段的选择又往往以能够有效地实现目的为前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只有把形而上的价值理性和形而下的工具理性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化素质教育从起点(教育价值)到教育产品(学生)的输出都更具有合理性。
  工具理性体现了人类对社会规律的认知和驾驭,它追求“真”,通过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阐释和回答人与世界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讲,工具理性更多地具有实证的精神,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积极行为奠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工具理性追求的一种功利化的实用价值是其通俗的表现。价值理性是指一个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它追求“善”,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规范分析。价值理性通常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应然层面进行价值判断,它源于人类关于“人”的终极关怀。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来看,价值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但从手段和最终的结果来看,又必须考虑“实效”,使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最终落到实处。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工具理性的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单纯的工具理性遗害无穷。盲目的工具理性将导致功利、实用主义非法膨胀,人们可能因为“利己”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还有可能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存在。而单纯的价值理性也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一切只从价值假设和良好愿望出发而不考虑现实情况的行为,都无异于乌托邦式的空想,无疑会在现实中到处碰壁,不仅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还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危害。因此,“当学习者理解了教学的目标时,他们就会获得一种预期”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几乎没有生长的土壤。可见,单纯工具导向的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崇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而缺乏价值内核;单纯价值导向的文化素质教育又会使学生过于理想化而变通不足,无法立足、适应社会。我们看到,目前广大高校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物化的训练,而忽略人性的修炼,结果使人“异化”。究其原因,根源在于“舍育人之本,而逐夺标之末”。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于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都不可或缺。教育的工具理性是以受教育者的基本需要、积极的情感和意志力为动力的,即是以教育的价值理性为动力。工具理性要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价值理性应当通过工具理性找到最有效的价值实现途径。也只有这样,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发扬,其价值才能得以实现,高校才能保证向社会输送更多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功利主义思想趋于流行。因此,必须合理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对待压力和挑战,鼓励他们综合发展自身的能力,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当前,培养既具有健全人格体系、全面发展,又具有高尚的情怀和敏锐而又坚强的身心,能够立足于社会并自主改造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把价值理性作为根本层面的精神导引,把工具理性作为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有效性的保障,保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融合才能避免人性的残缺和异化,保证人性的全面和完整。“大学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有清楚的头脑、热烈的心,这样他对社会才能理解、判断。”科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过程,就是以高校这一平台作为支撑,在向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把科学的真、善、美等精神品质体现出来,培养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着高尚人格的人的过程。
  四、结语
  要让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正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将文化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与大学生的内在动力有机结合,用最有效的方法实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具有终极意义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与真正的文化素质教育差距很大。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让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迷失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不顾现实状况,流于形式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当前我们必须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求真务实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和实际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道路。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浅析04-26

浅论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04-26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探索04-26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及对策分析04-26

探析高校体育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04-26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04-26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研究04-26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与培养途径04-26

试论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04-26

浅谈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改革分析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