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校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面对新时期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挑战,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与时俱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使广大师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人”的工作;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办学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高校党委在社会主义办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这深刻说明政治方向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高校办学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突出的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同多样化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高校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社会主义为办学方向,对当前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江苏某高校涉及工、理、文、管、法等几大专业共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8份。
一、明确高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是我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只有接受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高校办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正如列宁所说:“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在这次调查问卷中发现,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体系的有148份,占74.7%,有7%的问卷表示不认可。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的时间较晚。直到封建社会结束前夕,最早的一批大学才开始建立。这些大学一经产生,就很快在民族复兴和人才培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旧中国的教育,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受封建主义和买办阶级思想文化影响很深。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提出:“给青年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彻底改造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首先在各类学校中废除了国民党和三青团的组织机构及其督导制度,取消了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和其他相关课程。随后逐步建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组织系统,设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以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使广大学生逐步消除旧的思想文化影响,确立新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但是当时百废待兴中的新中国,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也和其他领域一样,犯了试图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突击发展高等教育,放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行不通。事实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能够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就不能帮助他们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观念,亦不能指导他们全面发展,还抵挡不住错误思潮的渗透和侵袭,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扭曲,甚至走向反面。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解读高校社会主义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不仅是高校,而且会导致整个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我们党历来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社会意识多样化、国内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在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办学方向带来了严重挑战。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个别高校中出现了淡化意识形态,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极左”、“僵化”,害怕提马克思主义,甚至用其他的种种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倾向,虽然屡受批判,但仍在发展中。个别人甚至提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80、90后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大多是为了获学分,拿到学位。像五、六十年代那样满怀激情、渴望掌握思想武器的人已经不多了。调查中只有9%的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的大学生”满意,有38%的学生对“五四时期的大学生形象”最满意;虽然认为“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占到70%,但认为“无所谓坚持与否”和“不知道”的占24%。从认识根源上分析,这说明主要还是由于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作用没有科学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办学在思想上还比较模糊。
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绝不会放弃对我国包括高等教育领域和平演变的图谋。胡锦涛同志列举了14个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调查“你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时,选择“共产主义”的学生有105人,占53%,选择东西方宗教的共占19%,但是选择“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的占28%。如何把握当代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态势和主动权话语权,避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遭到动摇,这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方面面临的一大课题。
三、探求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对策
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把握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使高等教育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面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笔者为此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赞成”和“基本赞成”以下七种措施的问卷有190份,高达近96%,不赞成的有2份,仅占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1.与时俱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的活力源于实践,思想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和自我更新的,因此,任何能够长盛不衰、一脉相承的理论,必定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能够不断地捕捉并回答时代的新课题,能够不断创新和自我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的奥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而这种一脉相承就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就意识形态而言,我们应始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前提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当代中国实践的重大问题,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从而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当代意识形态成为高校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稳定大局的有效保障。
2.加强党对高校办学的领导,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办好高等学校,高校的领导是关键。”高校领导班子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集体,是加强高校办学和指导地位领导的重中之重。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另外,教师队伍特别是思政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和学工队伍,是高校在办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坚力量。教师和辅导员分别战斗在教学和学生工作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线,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能否保证科学正确的办学方向,决定因素之一是看我们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人”的工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高校是思想文化的交汇处,是各种思潮发挥影响的场所。青年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他们思想的发展状况、追求的价值观,往往反映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做好“人”的工作,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法,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和当代大学生特点,体现时代性。调查中发现学生通过“演讲辩论社会实践和看电教片”的方式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占到87%,而喜欢“传统授课”和“专题报告”的方式各占10%,“主题班会”的方式最不受欢迎,仅占3%。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为人民服务”,体现“以学生为本”。高校教育者特别是思政理论课教师,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统一于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实践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指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切实做好“人”的工作。
4.理论结合实践,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龙头。高校的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在全国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到80年代以后又增设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特别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教材编写列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编写,初衷正在于此。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已经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进展,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和畅通的主渠道。
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必须勇于和善于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如果脱离实践,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其指导作用就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正是通过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来实现的。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搞好理论创新,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保证办学方向。同时,要把知识传授、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结合起来,主动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高校办学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路径还有许多其他的措施,如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修养水平;加强制度保障措施等等。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04-26
现代服务业视野下高职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04-26
简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04-26
试论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有机结04-26
试论大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途径及方法04-26
试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