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柢,她既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意义学习的背景,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保障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有意义学习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的文化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因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现状,笔者设计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的调查问卷,在收到的40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93.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应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76%的学生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继承和发扬,并且有意愿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在问及“简述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现状”一题时,有54.3%的学生表示只了解一部分,38%的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上述调查结果既说明了当前学校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不足,又说明了在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人才,他们代表着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民族形式,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预期目的。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泉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于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塑造和内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素养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当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泉。
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根柢,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柢,对于所有炎黄子孙而言,她唤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强化了我们的民族身份。从唯物辩证论的角度看,中华民族与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互相影响、相互隶属,并且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各自的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种族或者民族的最核心的精神、气质,无论是有形的或者精神的,都永远依附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的确定都是通过文化而实现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认同正在受到冲击,西方文化和西方主流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压力,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减弱。因此,如何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应当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达到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的目的,在有意义学习的状态下,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所具有的塑造和教育功能,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并且以春风细雨般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精神逐渐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深处,从而唤醒并且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为了将民族意识、民族身份和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结合:首先,民族意识、民族身份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应当和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其次,民族意识、民族身份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应当和拥护祖国统一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具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和爱国情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大学学习时
期,正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对大学生一生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不断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在加速进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对其他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是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经济基础变化的影响,反映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变化正全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同时,西方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例如,实用主义、功利化等思想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在大学生中也颇有影响,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也常常会看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客观环境之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的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从人与人、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方向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致力于解决个体自身、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文化,同时也是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系统理论,因此,就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优秀传统文化所提供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互动,学生接收、接受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并且进一步形成自身的良好品德。以“仁义”思想所蕴涵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说,“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不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解它的含义,而是要告诉学生如何去做,例如,就学生做一件好事来说,“仁义”要求学生应当是做这些事情,如果有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其他人的表扬或者是为了某种功利而做这件事情,即使他所做的事情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他仍然是“不义”。从实际教育教学效果来看,当以这样方式对学生介绍“仁义”思想时,同学们都深受启发和影响。当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和形式都极其广博的天地,就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来说有孟子的“四端”说;人生观有孔子的“忠恕”思想;老子的为人处事的学说;“中”与“和”“庸”与“常”等优秀思想,因此,我们应当将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一面挖掘出来,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3.个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当然,这种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体人文素养的提高上。因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背景下,只有具备综合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师生普遍认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是应付工作的需要,这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因为“当工人自己的存在被归为一个孤立的部分并堕入了异化的系统中时,在这里人格只能袖手旁观。另一方面,生产过程被机械地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也破坏了生产还是‘有机’的整体时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一方面,机械化也把他们分裂成孤立的、抽象的原子。”这样就出现了由资本主义所导致的“分裂的”和“单向度的”人,从而违背了人性和马克思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原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解决“分裂的”人和“单向度的”人的思想及理论,从人文取向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从不把人从社会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它是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提倡每个个体都应当致力于做“内圣外王”式的人。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天人协调”思想、“崇德利用”思想等等,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个体人文素养提高的途径,并建构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内容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从个人的心灵修养和个人的行为习惯,到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到如何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均建立了完整、宏大的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插入与教材或者教育内容相匹配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加教育的亲和力和教育效果,让学生在得到教育的同时,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第四章时,我们先让学生阅读《论语》《尚书》《孟子》等诸子学说的著作,然后再写一篇读书心得。这种形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同时,学生通过阅读不同时代著名学者的著作,实现了和这些著名学者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的机会,进而以这些伟人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探索经验
仅仅从学理上厘清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不代表学生主体已经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毕竟,全面发展的载体是学生,因此,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理上的论述还需要现实化。通过两年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深入研究,笔者所在学校建构了由课内、课外和校园文化等要素在时空上的延续所构成的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和教学模式,以及立体化教育模式的建构原则和教学策略,在实践的层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模式和实际的经验操作。
1.课堂教学采用有意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政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当然,传统文化自身的固有属性,使得它与当代大学生之间有一无形的鸿沟,有意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联结这一鸿沟的最佳桥梁。在有意义、多样化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将符合社会需要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规范,根据相应的教育内容而选择恰当的教育介体,以能够契合的方式提供给学生,通过学生主体图式系统的矛盾运动,历经吸纳信息、调整认知结构和将新知转化为新质的复杂过程,最终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生主体的图式的过程。从而以有意义的、贴近学生的教育场景,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2.立体化、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有效、有序展开。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只能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都是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而获得,这些认知影响和规范着学生的知、情、信、意、行。因此,建构起以校园文化建设、形象教育法和实践教学等立体式、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平台就有了其必要性。其一,建构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衔接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常规化读书活动平台。本着课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确定了包括儒、道、佛、法家等主要学说在内的推荐图书系列,内含哲学、艺术、文学等诸多内容。依托思政部和团委,开展读书活动和论文大赛,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传统文化书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生活习惯。其二,建构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常规性的实践训练平台。之所以选择毛笔书法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因为毛笔书法在结构和书写上都强调一种整体上的和谐,在注重个体的同时,也兼顾其他,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与“和谐”思想。因此,学生基本功训练中的毛笔书法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教师以毛笔字为形象教育法的载体对大学生进行训练指导时,要将毛笔书法所蕴涵的方法论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习字和悟字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常规性的实践训练平台。让学生在一种贴近自己的文化氛围中去感染、启迪、陶冶和塑造自我,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内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理想教育效果。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教育者必须坚持辩证的、扬弃的方法论,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使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原则的条件下,将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内容,适时、适地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其中糟粕的部分,师生都应当坚决地予以摒弃。诚如恩格斯所说的:“问题决不是要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思想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把那些在错误的、但对于那个时代和发展本身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形式内获得的成果,从这种暂时的形式中剥取出来。”从而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然亲和力,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有意义学习的环境,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在继承了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等精神的同时,养成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试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问题与对策04-26
当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分析04-26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设想04-26
试析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04-26
试析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与04-26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