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核心,考察其困境,说明其本质,阐明其有效地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有稳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非农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套利;转移
一、导言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说明:在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即使在不考虑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情况下,我国未来几年仍有大约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从现实角度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内向型转移方式,即通过现代化农业之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育种-种植-加工-贸易”一体化,最大限度地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而现代农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挤压农业产业链条所释放的就业空间,该途径的就业空间有限;二是外向型转移方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旨在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余下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剖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困境;第三部分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动力;第四部分阐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是对策。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困境
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其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一)赶超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鉴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建立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希望遵循赶超战略迅速实现现代化,使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从而减少对农业土地的压力。在此思想影响下,我国长期实行赶超战略,在发展观念上,重投资和轻消费,重总量和轻结构,重增长和轻质量;在发展手段上,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实行低工资、低利率和低资源成本制度,并通过高储蓄、高积累和高投资,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从而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赶超战略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很高,导致对一般农村劳动力需求很少,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我国相继采取沿海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非均衡发展战略,这有利于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但配套政策分散化又没有适时地协调跟进,缺乏区域优势转化的市场化链接,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能力差异过大,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建国初期集中有限资源优先支持发展城市经济,符合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国家根本利益。但长期实行城乡分治造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但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健全,我国独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农产业快速推进,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急速增加;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低且消费能力弱。这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经济不能良性互动,城市非农产业部门不能有效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本质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表面上转移出去的是剩余劳动力,实质上是以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部门和非农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贸易。严格意义上讲,贸易(包括实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表面上交换的是商品和劳务,实质上交换的是彼此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贸易不同在于:贸易反映贸易生产者全部的生产要素禀赋,包括外生的禀赋,如资本、土地资源和技术水平等,也包括内生的禀赋,如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组织的适应能力等;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反映劳动力禀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产生的动因是“劳动力套利”。当前,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价格差异巨大,农民迫切需要提高收入;非农产业的非核心业务急需大量劳动力,以节省劳动力成本,这是典型的“劳动力套利”。下面详加分析“劳动力套利”实现。
在图1中,假设我国国民经济由农业和非农产业两个部门构成。农业劳动力相对富裕,其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低且价格低廉;非农产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其劳动力边际生产率高且价格高昂。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为L1L2,农业部门为L1L,非农产业部门为LL2,E1C1表示农业部门递减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E2C2表示非农产业部门递增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前,农业部门使用L1L量的劳动力生产E1L1LQ量的农产品(农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因为剩余劳动力出现而产量过小),非农产业部门使用LL2量的劳动力生产LL2E2H量的非农产业产品,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QL低于非农产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HL,即农业部门劳动力工资水平为QL,非农产业部门劳动力工资水平为HL。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可以持续到两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均等PG为止,这时GL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提高(图中未画出),L1G量的农业劳动力生产E1L1LQ量的农产品。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E2C2对L2G量的非农产业部门劳动力产生作用,生产GL2E2P的非农产业产品,全社会增加HPGL量的非农产业产品。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农业以更少的劳动力生产与剩余劳动力未转移前相同的农产品,农民获得更高收入;非农产业以更低的工资获得更多的非农产业产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劳动力套利”。(图1)
“劳动力套利”隐含地强调“必备技术和制度”。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非农产业的信息传递成本,拓展其在业务过程中的选择范围,使其有可能打破地域疆界限制并突破传统的管理边界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而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打破距离限制,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易转移”特征。因此,“必备技术”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可能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套利”才有可能实现。如果缺乏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双方合同很难达成,即使双方签署合同,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纠纷,非农产业部门会承受巨大的违约风险,高昂的交易成本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由此可见,“劳动力套利”需要“必备制度”。
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套利”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套利”不同。农业部门的劳动对象主要属于物质产品,是人类体力活动的产物,其“劳动力套利”针对的是低端劳动力对象;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对象主要属于知识或精神产品,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套利”针对的是高端劳动力对象。由此可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以高端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要素贸易。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业部门所要求的劳动力禀赋如图2所示。(图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效应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一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而言,竞争和优胜劣汰支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每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效率来增强竞争力,高效率者得到发展,而低效率者被淘汰,从而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使社会的总供给高速度增长;而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规律不能扩大需求,因此市场经济表现为需求不足,但市场不能调节自身需求不足。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更多的是直接形成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扩大使市场容纳更多的消费资料供给,从而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而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扩大生产资料的需求,市场因此而容纳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从而带动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这样,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有稳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扩大国内市场空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农村市场长期需求不足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农民消费能力不强。造成这状况的根源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较慢,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手段增强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反映的是农民的现实购买力,消费潜力反映的是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消费潜力转换为消费能力,还受到消费预期影响。农民消费预期较差是我国农村市场长期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很多农民考虑到未来医疗和养老等负担沉重,后顾之忧较多,消费信心不足,消费预期较差。因此,需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和持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体系,提高农民收入,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挖掘农民消费需求潜力,开拓农村市场。而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拓农村市场就是开拓城市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疏通城市市场为农村市场提供生产和生活消费资料、输送技术和资金的渠道,既能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为城市市场提供新的发展道路;而且农村农副产品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市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市场双向交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差别,引起国内市场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的变化引起相应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结构的演变,从而引起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从需求总量的视角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使国民收入总量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增加、提高城乡家庭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需求总量的扩大,需求总量的扩大引起生产要素结构的演变,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需求结构的视角而言,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收入水平提高,个人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消费结构从生存型为主向享受、发展型为主演变,日常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演变。在此演变进程中,教育、医疗保健、培训、服务等消费趋于增加。面对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引起整个社会的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整个社会产品生产趋向耐用化、高质化与高附加值。在产品供求结构的演变中,产业结构升级趋于高级化。
第二,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处在缓慢复苏和结构转型的时期,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只有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经济风险,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对策
为进一步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对这一复杂问题的解决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选择适合地区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别,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也呈现异质性。正是这种差别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不同效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以具体的产业为依托,各地区应该以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为基础,做好产业规划,引导建立有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并注意关联带动,引导关联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构建自我发展的复合型产业区。
第二,提高农民的进取意识。农民摆脱农业低工资的进取心越强烈,愈能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此,要对农民进行激励和忧患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提高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
[2]Leamer,E.E.The Leontief Paradox,Reconsidered[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
[3]袁欣.服务外包:概念、本质、效应[J].国际经贸探索,2010.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与我国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应处04-26
关于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04-26
浅析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三个基本判断04-26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进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04-26
中日韩3国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关系分析04-26
俄罗斯税收体制改革及其评析04-26
西方图书版权贸易特征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04-26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04-26
论日本落后地区的开发04-26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及选择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