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学校是知识、人才、技术的集散中心,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已由传统的教学型向应用型、研究型的方向拓展,地方高校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另辟蹊径——科技服务地方,对于地方高校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科研立足地方,积极探索哲学社会学科学科与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科研;哲学社会学科;地方服务
高等学校是知识、人才、技术的集散中心,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已由传统的教学型向应用型、研究型的方向拓展,地方高校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另辟蹊径——科技服务地方,对于地方高校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目前,人们对高校基本职能的认识已经比较一致,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服务功能是当代高校的重要功能。这一观点始于美国“赠地学院”的兴起。早在19 世纪中后期,美国的赠地学院就开始以农业实验站的形式为社区服务,从而开启了大学为社区或社会服务的先河。到了20 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查理斯•范海斯正式提出大学的社会服务性,创立了“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99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动世界宣言》:“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随之世界众多国家都将高校的发展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
当今,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已被广泛认可,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以美国为例,其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建立高校——企业联合研究中心;通过签订科研合同承担校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高校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相互支持;提供各种咨询;兴办合资企业;高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室设施,等等。
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经历了一个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逐步扩展过程。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包括定向或委托培养、成人或继续教育等;产学合作,既包括校企双方合作兴办企业的资本化方式,也包括进行技术转让等的商业化方式;建立高等学校科学园区;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咨询服务,等等。但总体而言,我国高等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比较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如宁夏大学在“十一五”期间在煤化工资源、盐碱地改良、节水灌溉、设施农业、环境与生态、生物工程、葡萄栽培与酿造、特色中药材的开发与利用等自然学科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重大社会和生态效益,而对哲学社会学科学科的研究有所欠缺,认识不足,组织措施也不够有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而言,在发挥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为地方建设服务方面还做得不够。事实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为地方建设服务方面应当大有作为。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中希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具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在:
(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方案,直接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城市要实现长期的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长远发展规划,必须对城市发展进行科学的发展定位和概念设计,必须对各个领域如经济、文化、教育等等进行统筹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而这恰恰是哲学社会学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如果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错误,发展战略存在问题,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可为地方的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文精神支撑和思想文化保障。特别是随着我区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地带的前沿省份,更需要形成一批有份量、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因此,加强宁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宁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成为宁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为党和政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高校就必须要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优势,主动加强横向合作,通过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智力支持和承担研究课题等,积极服务社会,争取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对策应用研究的水平。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举措。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认识和运用的科学。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在开展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当前,在发挥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为地方政府提供服务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具体说来,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对高等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全面了解,而高等学校又没有熟悉地方政府需求的部门来组织学校哲学社会学科的科研力量为地方建设服务。因此,在地方政府需求和高等学校较强的研究力量之间缺乏联系的桥梁,在研究内容方面也缺乏长远规划和考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刚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的宁夏大学,一只眼紧紧盯着内涵建设,而另一只眼又瞄准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场。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提出宁夏大学要自觉融入社会、主动服务社会、积极引领社会,成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心。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党委和行政加强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依靠专家的力量基础上,制订了宁夏大学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召开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宁夏大学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座谈会。加强学校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在文科战略规划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确立院系所在相关领域制订战略规划的基础和主体地位,重大科研决策必须要经过全校教师的参与和讨论,并且充分发挥学校、院系所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培养和组织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团队,培育领军人物,形成共识,使广大教师和社会科学管理部门认清形势,找准方向,理清思路,研究对策,加强当代社会、宁夏现实问题的研究,主动贴近,积极参与,力争成为自治区各行业、部门的思想库、智囊团,在服务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三、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促进学校哲学社会学科的发展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不仅仅有利于地方政府,也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首先,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将为学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科研平台,为广大教师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使他们更加关注实际问题,关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其次,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将有利于学校形成学科特色。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学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而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中既快捷又经济的路径之一,就是选取部分学科办出地域特色,进而实现“学科特色——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转变或者使已有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特色更强、优势更大。如宁夏大学在西夏学和回族文学特色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可通过部分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人文社会学科中增设“宁夏发展研究方向”办出或增强学科特色,在旅游管理硕士点增设宁夏旅游开发与研究方向,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增设宁夏可持续发展、特色经济等研究方向等等。充分体现宁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域特色和时代特色。
第三,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将有利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基础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中并重,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有区别,但更有联系。以基础理论为依托的现实问题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与优势,应该在研究和解决重大课题的过程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可纳入到完整的学科体系,体现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反映理论的历时演进与创新,可吸收、借鉴国内外一切有益的新成果,体现学术积累、学术发展的轨迹,预测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等。同时,面向实际可加强对地方现实问题的研究,尤其是能对一些带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扮演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也可对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科学决策、跨越式发展服务,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将有利于高校学科布局的优化。学科建设的优化组合、协调发展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我校拟加强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形成一批优势学科;正确处理哲学、经济学、法学、民族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与艺术学、体育学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健康发展。加强高校学哲学社会学科建设可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
我们相信,只要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就一定会探索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为地方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新形式,并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建培. 探索高校为地方建设服务的新形式[N].光明日报,2006.
[2]刘爽.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田径教学刍议04-26
试论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04-26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探索意识04-26
浅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04-26
高职院校系部设置的调研与思考04-26
浅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04-26
试论知识育人在高职专业课程中的渗透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