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隐性课程质量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时间:2024-04-26 07:43:1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
  摘要:高校中有计划、有组织的正式课程作为显性课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一种间接的、内隐的课程即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提高隐性课程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但是我们越发感觉到一些隐性的、间接的东西正在影响和占据学生的身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隐性课程质量,从另一个方面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在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如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规课程、未研究的课程、未预期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有人认为“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隐性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因此产生了一股研究隐性课程的热潮,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做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我认为这就可以简单概括为“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实际环境建设,也包括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就是用环境去教育人,用环境去塑造人。
  根据隐性课程的含义我们来了解隐性课程的一些基本特点。首先隐性文化具有隐蔽性,它不是直接写成授课计划然后付诸于实践的,它可能存在于学校的某一个角落,教师的某一个动作,不容易被大家发觉。其次,它具有渗透性。它不是直接把理论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最后,它没有具体的考评规则。因为隐性课程是隐蔽的、是长时间渗透的。隐性课程对学生智力、知识、能力、技术及其思想、道德、意志、人格、价值观、学习积极性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显然难以量化,所以不能有具体的考评规则给它打分,但是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检验隐性课程的质量及效果。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隐性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
  (一)学校环境的影响
  在学生走进校园那一刻起,校园环境就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学校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技能提高素质,但是绝不是仅仅这些足以,我们还应该改善校园环境,使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这里主要指校园文化环境。
  1.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感召作用
  因为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是一种有形的、也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它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良好的环境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相反,不良的环境非但不能产生感染力和凝聚力,还容易产生离心力。
  2.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促进作用
  人的思想品德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校园文化的产物。当校园环境良性运行,校园里的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有序状态,风气好,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被学生接受,相反,当学校里环境混乱,风气差时,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容易被接受。由此可见,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
  3.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约束作用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种约束力。良好环境的约束力是靠集体实现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包含广泛的内容和要求,主要是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品德、知识、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基本条件的总和。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它是要保证受教育者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形成与社会相符合的思想品德。于是,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有对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必须用其自身的坚定政治立场引导大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二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是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东西,思想政治效果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三是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关键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社会课堂,能够最先了解社会变化,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新的面貌、新的作为、新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固守原有的经验和模式,而是要及时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三、提高隐性课程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和改善校园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沉浸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可以产生强烈的美的体验和高尚的氛围气息,从而在道德品质、情感意志、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更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学校的任务,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懂得正确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学校在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按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对教育对象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教育。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和晴雨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学校环境,以教风、学风、校园文化为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这些课内课外有形无形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不知不觉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文件中指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加强大学德育建设
  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当一个人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首先必须了解这些道德规范,掌握一系列的概念,并能对某个行为的正确性作出相应的道德判断以及最终形成道德观念体系。因此,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显性德育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仅仅重视显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内容的德育是来自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在高校的德育改革过程中,要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就要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通过两类课程的结合,既发挥了有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又发挥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2010年5月29日,李长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所以,高校在全面利用显性课程的同时不能忽视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真正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06-15.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严萍昌.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隐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5,(4).
  [4]黄冬玲.论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中的校园文化塑造[J].前沿,2006,(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04-26

试析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04-26

浅谈数学物理综合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04-26

起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04-26

社会主义大爱精神视野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04-26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研究04-26

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馆员的继续教育04-26

关于学习型社会下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04-26

试析和谐社会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与公民教育的融合04-26

浅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训个性化思考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