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当前的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不容乐观,德育审美化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就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德育审美化;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德育开展虽较受重视,但却难抵学生内心深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过程上存在反审美现象,忽视了德育的人文品格、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德育中的情感因素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倾向:
一是功利化倾向,即只注重道德教育显性目的的达成忽视道德教育本真追求;二是无我化倾向,即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性价值与意义,忽视道德主体的内在需求与情怀。忽视道德的个体陆与主体性;三是强制化倾向。即仅仅从知识传授的层面和行为规范的层面灌输说教,漠视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高职生已进入成人的生活世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都渐趋定型,枯燥而具强制性的道德说教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排斥和逆反。马斯洛在完善其“需要层次理论”时,补充了“求知”与“审美”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两个更高层次。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情操趋于理性化,有“美”的生活境界追求的需要,具有审美化的人格超越特征。可以说,“求知”与“审美”的需要更是当代高职生自我实现需要的精髓所在。因此,当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必须认识到这一实际,“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提出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德育审美化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一)德育审美化内涵
一个人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这就需要实现德育审美化。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将美感与道德思想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情感上的认同,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变原来枯燥的道德说教为学生主动愉快的追求,使德育真正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二)德育审美化理论依据
德育审美化,并不否认美育与德育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也无意用美育去取代德育。其主要是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的误区,探索德育实施中如何用美的精神观照德育理念,让美的精神渗透到整个德育过程,将德育和美育更好地融汇于一体,以提高德育的实效。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是:德育与审美本身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契合之处,表现如下:
1 道德认识与审美感知相促进。道德认识常常是诉诸理性,强调通过“晓之以理”和一些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强调逻辑思维。而审美感知对事物的认识,一般从直观形象起步,较多借助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无数事实表明,它们常常是互相交融、互相补充的。德育如若过于偏重理性,总是习惯于说教和灌输,则使得德育难以让人心服,甚至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而形象思维能借助形、情、境等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整体反应能力,使其心灵在形式感受、意义领悟和价值体验中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并在轻松的气氛和舒畅的心情下获得兴趣和满足,从而增强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起对真理的追求以及探究真理的勇气。
2 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相融合。道德情感指从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出发去评价人的某种社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达到的情感沟通;审美情感是审美的具体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所唤起的情感反应,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审美情感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但它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是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理智、道德感交织在一起的高级情感。而道德情感(如荣誉感、耻辱感等)则属于情感的较高层次,是一种社会性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这种既不相等而又有重叠的关系使二者的交织成为可能。在现实中,审美情感的体验、激活和道德情感的陶冶、激发经常是重叠的。比如,当我们看到奥运会上,祖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打破纪录。为国争光的时候,会由衷地对他们产生敬意(即产生道德感),也会引起我们对他们的一种由衷的喜爱与赞叹(即美感),这种情感体验、激发的过程可以说是道德学习过程,又是一种审美过程,我们同时体会到了荣誉感、力量感,感受到了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3 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这里指的是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相统一的。道德的理想境界就是要让道德成为人们自觉自由意志的体现。这吋主体已经认识到了道德与人类的崇高与尊严之间的必然联系,他履行社会道德要求不仅是自觉自愿的,而且成为他心灵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已经不是出于某种外在功利的考虑,也不是纯粹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结果,而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而审美的境界是自由的、超越的。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自由审美状态中,审美主体完全可以摆脱现实和利害计较,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反观人生和世相,在静思默想中获得一种“忘我”的精神领悟。也正是因为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统一的,所以,德育活动与审美实践在根本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现象和教育力量,根本目标就是要把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道德观念,从而完善其道德人格。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绝不仅仅是解决关于美丑的浅层次问题,而是要解决深层次的心理结构问题,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说,德育与审美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塑造理想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用人才。
三、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审美教育地位
德育审美化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审美教育,实施美育对德育渗透。审美教育和德育都属于人文教育,二者作用于人的精神,都是精神世界的教育,都是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但却不能相互替代。审美教育本身具有德育不可替代的特质和内容:美育不是用抽象的理论、道德的说教、概念的演绎,而是用具体的、可感的、生动的形象来教育人的,用美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并通过美的形象来引导教育对象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和胸襟等,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另外,美育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教育,其本身包含着荣辱感、羞耻心等德育因素,审美能力本身也包含着伦理道德因素和善的因素,特别是对美德的评判,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情感紧密相连。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却一直遭受“冷遇”,甚至出现美育荒芜和销声匿迹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更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违背。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审美教育,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设美学基本原理课程如《大学美育》、《美学修养》,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引导高职学生获得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修美和艺术修养;开设与美育相关的人文艺术类鉴赏课程,如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文学艺术、影视鉴赏等选修课程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艺术社团和艺术表演、艺术竞赛活动、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德育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意存高远,为今天的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德育的底蕴之所在,要实现德育对审美意蕴的追求,就必须使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因为德育对审美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于一种文化人格的养成,所以在提升人的心境与人格方面,广博的人文知识结构,开阔的文化胸襟,乃至某种精神信仰则成为必需。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认,使其逐渐具备犀利的文化眼光,宽广的文化胸怀。另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传统文化汇聚着无数杰出人物的理想追求,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情感和树立价值观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效。尤其是天下为己任的民族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宽容敦厚的优秀品格,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追求,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染下,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
高校德育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同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中,促进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圆满,使当代大学生能在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诗意地栖居。
(三)诉诸道德情感体验
现代德育理论研究表明,德育开始的地方不是学习主体的外部,而是其心灵深处。只有当个体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德育必须诉诸人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
一方面,学校德育要改变以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变为“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要把大学生看做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容器。要改变过去较偏重理性对感性的制约作用,发掘大学生的情感因素,促成大学生主体的情感参与,使德育在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中寻求最佳支点。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时,并不是代替受教育者去选择,而是提供必要的选择空间,设法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选择。
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实践性,注重与社会的接触。学校德育要让大学生在现实的生活里通过自主体验,加深对道德的认知,增强道德信念,从而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要善于构筑开放的道德情境,利用生活事件来塑造学生的德性,让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促进着学生的成长。学校应经常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等各种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或一些先进的事迹与人物属于鲜活的德育素材,学校德育对此加以利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长江大学集体见义勇为事件,汶川、玉树地震,奥运、世博举办等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关注此类事件,使之感同身受,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爱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等。
(四)营造高雅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教育功能。
首先,要改进高职院校校园风貌、文化设施等硬环境建设。要让学生无论置身于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嗅到美的气息,得到美的熏陶,进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其热爱学校、发奋学习的情感。
其次,要注重校园风尚、文化氛围等软环境营造。要营造良好的校园风尚。这主要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来的,表现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关系融洽,教师博学敬业,学生虚心好学。在这种风尚的熏陶下,师生优雅的气质,愉悦的心情,勇于拼搏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都会得到提升。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从而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一定的行为规范,一旦成为学校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将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少数行为方式不同的反集体的个体行为受到约束,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试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04-26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04-26
试论技工院校生的网络道德教育04-26
试论教师职业自我的内涵与策略04-26
试析新生代农民工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