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准确把握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内在运行规律,是顺利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认识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产业结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应在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中完成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我国在面临资源禀赋、经济制度、发展战略、国际竞争等约束条件下,利用后发优势缩短产业自然演进进程,甚至跨越其中若干环节,是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优选之路。准确把握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在运行规律,是顺利推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认识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1.1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直接动力
技术进步是决定产业结构演进与变革的直接动力,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新的可替代资源,创造新的可替代产品。诱发新的需求从而刺激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演进产生诱导力量,例如,技术进步促使产品成本下降、资源消耗弹性下降和消费品升级换代,改变了生产需求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其次,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产业的发育与成长,推动原有产业的分化,改变产业结构,例如,技术进步推进社会生产率提高、新兴产业出现和产业部门收益变化,直接导致产业结构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再次,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各产业资本存量的更新不仅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在更新过程中还包括知识和技术的补充,使原有的资本存量通过更新增强技术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促进产业结构变革,最后,技术进步通过产业关联而使一些产业扩张,另一些产业缩小,促进产业结构变革。
1.2 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动力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是技术的集约化,因此,在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技术水平上,只有将技术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并通过对其他部门增长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主导部门的更迭,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将不断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基础动力。一方面,发达国家掌握科技源和科技垄断权,利用“全球多层网络”和技术转移,企图左右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分工结构;另一方面,后发国家可以利用知识的“共享性”和“溢出效应”,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和知识共享形成的经济增长网络体系,建立科技知识共享为基础的转化、应用和扩散体系,同时,选准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实现高技术领域中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突破,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在高新技术创新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1.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现实动力
根据经济发展的正常顺序和先发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高级化和信息化应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但由于高新技术的渗透和外溢日益显著,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我国部分制造产业因其明显竞争优势而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基地,加上资源稀缺和保护生态的压力日益增强,我国完全有理由而且也必须提前启动信息化,高起点地推进工业化,以信息技术对既有产业格局的渗透和整合来完成工业化目标,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方面发挥了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例如,信息化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与投资回报率等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
2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机制分析
2.1 高级化加速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途径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高级化进程,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获取水平分工利益,现代产业能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能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在各方面创新,例如,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全面提升科学技术含量,增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加速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成为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的理想解决方案。由于信息化的推进在应用中有很大的需求市场,因此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了适应市场而不断创新,信息产业自身也会有巨大的发展,成为对社会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新的增长点,也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优势整合,把工业化与高级化结合起来,用高级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2.2 传统产业升级支撑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途径之二
现阶段,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传统工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支撑。首先,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迅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提供;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中国式新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其次,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能满足其性能需要的生产装备,但在现实层面,传统产业的发展不充分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制约,需要着力加以突破,最后,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可以为现代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还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现代高技术产业,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来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以此支撑起现代产业发展的根基,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又一重要途径。
2.3 三个阶段互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的传导途径之三
根据配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克拉克定理和库茨涅兹对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规律的揭示;产业结构演进具有阶段性规律:首先,以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其次,再造传统产业布局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的阶段,第三,再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长为主导产业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可能同时并存,但就一国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总体要经历三个梯次发展。首先,工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现代产业开始萌芽、成长,居于辅位,其次,随着现代产业的迅速发展,进入工业产业和现代产业并重时期;最后,现代产业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并成为主导产业,进入高级化为主、工业化为辅的阶段,目前,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属于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阶段,而经历“新经济”的美国则已进入第三阶段,处在全球产业垂直分工体系的顶端。
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保障机制分析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3.1 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实现互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在保障
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其高级化变革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程,这一进程并非要全部淘汰传统产业,也并非要将其全部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而是首先要对传统产业进行科学定位,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渗透、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互动,现代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是通过现代产业的有效供给与传统产业对现代产业的有效需求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的。以工业产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为现代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使现代产业在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中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拉动,保证现代产业稳定的高增长;现代产业则向传统产业提供高新技术及其设备、知识内容和知识服务。通过高级化渗透,传统产业极大地增强了竞争力,从而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生命周期的延伸效应。
3.2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产业高级化的有力牵引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而高新技术的现代产业获得长期发展并取得支配地位,在产业结构中成为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现代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外部经济性,这种外部经济性表现为现代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现代产业广泛渗透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中,改造着传统产业的技术基础,提高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使传统产业表现出高级化的特征。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知识和产业技术植入主导产业,形成新兴主导产业群。一旦由知识创新所推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将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区位优势,产业间因技术、物流等紧密联系而构建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保持其对主要竞争者的优势。主导产业群同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将引起若干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产生飞跃,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有力牵引。
3.3 以现代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基
以现代产业带动和提升传统产业是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突破口,将提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技术水平,奠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根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信息技术的渗透来提升传统产业知识含量,延伸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创新传统产业运转流程,以及调整传统产业布局结构等。例如,通过高新技术的渗透、扩散和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知识含量。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实质是技术因素的乘数效应极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附加值,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扩散并从整体上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能力,就为产业结构高级化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可见,以现代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是后发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将夯实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基。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议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04-26
谈班主任的育人意识04-26
如何从教师自我效能感视角看教育变革下教师的忧虑特点04-26
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04-26
浅谈从农村留守母亲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04-26
以英语学科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浅谈04-26
关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后勤管理队伍建设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