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社会捐赠研究

时间:2024-04-26 07:41:5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高校社会捐赠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途径。社会捐赠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面临两大制约因素。一是学校名气小,社会捐赠目光难以瞄准他们,二是学生毕业后所处社会层次相对不高,很难获得校友捐赠。本文提出了两大有针对性的获取社会捐赠即争取企业大宗捐赠和适当争取校友捐赠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捐赠;制约因素;特殊措施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普遍进行扩张,导致各国公共财政对高校的资助纷纷出现拮据状况。我国高校在扩招中也同样面临着教育资本不足的困难。教育成本分担、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主要的财政政策之一,而社会捐赠已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财务状况改善的重要途径。高校社会捐赠,是指高校获得社会各方包括法人实体、自然人等给予的捐赠,属于公益捐赠。社会捐赠能减轻国家负担,加速高校建设和发展,增强高校自主性,为高校自主发展带来新动力。但社会捐增在我国高校实践中总体效果并不理想,高职院校情况更是如此。 
   
  中外高校社会捐赠的基本状况 
   
  发达国家高校社会捐赠状况发达国家高校社会捐赠比较普遍,社会捐赠已成为筹集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但分布不均,且以私立学校所获为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高教成本分担主体中,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和经营服务、学费已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社会捐赠已经成为美国高教成本分担的主要渠道。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一般来源于校友、非校友个人、企业、基金会、教会和其他机构。全美高校经费的10%左右来自社会捐赠,且呈稳定趋势。2005年,美国高校所获捐赠收入总额为1296亿美元,其中校友捐赠占27.7%、非校友个人捐赠占19.5%、企业捐赠占17.2%、基金会捐赠占27.3%、教会捐赠占1.4%、其他机构捐赠占6.8%。当然分布很不均,其中120所大学共获捐赠855亿美元,占66%,名列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名的哈佛大学竟独获90多亿美元,另有9所大学各获捐赠也都超过了20亿美元。在日本,公立高职院校的私人捐赠占学校总收入的15%,而私立高职院校则超过50%。英国的高职院校经费来源中,私人捐赠一般也占7%左右。此外,法国、韩国的高职院校每年也可获得一定的捐赠资金。 
  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状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来自内地、港澳台、国外的社会捐赠活动也逐渐增多。社会捐赠已在高校建设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补充作用,将带来我国高校筹资新格局。很多知名人士和慈善家,如邵逸夫、曹光彪、查济民、汤永谦等,一些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如宝洁公司、联想集团、南都集团等,以及海外一些基金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都在国内高校设立各种基金,支持高校建设发展、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1988年安徽大学率先成立校董事会,成为我国高校较早的社会捐赠管理机构。目前我国近2000所高校中,约有140多所先后成立了董事会,其中,有30多所属于私立大学,另一部分高校成立发展委员会,大部分的高校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或校友基金会。我国一些高校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目前较知名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包括在美国成立的海外教育基金会)、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成立了基金会,南京大学则成立了发展委员会。但是,我国大学社会捐赠总额并不理想,私人捐赠所占比重也很小,且有下降趋势。美国一年受赠上亿美元的高校有10余所,而我国北京大学从1989~1999年的10年间获得的社会捐赠中,单笔4000万以上的只有4笔;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获捐赠收入也只有5782.7万元。2000年教育部所属院校中74所学校总共获取捐赠收入为9.94亿元,只占总收入的2.92%,平均每校为1343万元,该年度捐赠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高校有5所,获取捐赠额分别为1.5332亿元、8395万元、7739万元、5615万元、5461万元。总的说来,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捐赠数量较少,有关统计数据也较少,特别是高职院校。 
   
  制约高职院校社会捐赠的特殊因素 
   
  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捐赠的因素很多,有些与普通大学所面临的因素相同,如税收制度,社会捐赠文化氛围等。但高职院校社会捐赠也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的、特殊的制约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学校名气小,社会捐赠的目光难以瞄准他们。社会捐赠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所高校为社会所接受的程度。一般来说,办学成绩越突出,声誉越大,越容易获得外界的捐赠。捐赠者一般也会选择名气大的高校为对象以扩大自己的声誉。因此,尽管我国捐赠办学历史悠久,但现代社会条件下,高校社会捐赠的目光基本上瞄准了名校、大校。在已有的研究中,捐赠重点也都在重点大学。2000年以来,李嘉诚向香港教育捐出的约20亿港元中,仅香港大学就获得了10亿港元。蝉联2004年和2005年胡润《中国慈善家排行榜》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名、2006年《福布斯》“2006中国慈善榜”中文版榜首的黄如论倾心致力于教育捐赠事业,北大、人大等学校都是受益学校。 
  其次,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家的较少,很难获得校友捐赠。校友是高校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本,校友捐赠在中外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当今更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国家的校友捐赠具有悠久的历史,捐赠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西方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世界名校无一不拥有“群星璀璨”的光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从该校毕业生、现为香港富商的吴先生处获得了1亿美元的捐款。然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都进入企业一线工作,这些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层次结构制约了高职院校校友捐赠的拓展,很难形成名人效应或其他有重大影响的类似效应带来的大笔捐赠。由于学生毕业后缺乏成就感,即使是小额校友捐赠,也难以使其迸发热情。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捐赠的对策 
   
  高职院校要想成功争取社会捐赠,首先要借鉴中外大学的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社会捐赠管理制度。如使筹款募捐成为大学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基金会来管理教育捐赠,基金会实现市场化和职业化,合理透明地使用捐赠资金;培养具有筹资技巧和筹资策略的专业筹资人员;制定详细的募捐计划;积极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实现募款形式多样化等等。但重点还必须针对高职院校本身特点采取如下两大特殊举措。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努力争取企业大宗捐赠在高校所筹资金中,大宗捐赠占到学校获得的个人捐赠的较大份额。首先,要争取政府支持,利用地域优势,争取本地企业的大宗捐赠。有研究认为,80%的捐赠来源于20%的捐赠者。最近的研究证明,绝大多数的捐赠收入来源于15%的捐赠者。康奈尔大学在1996年的一次募捐运动中,共有95000个捐赠者捐款,其中的275个捐赠者的捐款占捐助总量的60%。筹资机构的调查组成员要运用公共信息资源,基于财政和个人信息,接触那些有能力并且有大宗捐赠倾向的人。财政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股票、商业和企业的投资、退休金、固定资产投资、遗产和债务等;个人方面的信息主要是潜在捐赠者的生日(包括其家人)、捐赠者对学校感兴趣的项目和服务,以及过去曾对哪个项目或部门进行过捐赠、捐赠金额的多少、家中的其他成员与这一部门的关系等。筹资机构根据获得的以上信息,甄别捐赠者的捐赠兴趣和意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向可能的捐赠者进行筹资。有研究证明,先前的捐赠者会比没有进行过捐赠的人更有可能再次进行捐赠。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成立的时候,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企业因而纷纷解囊相助。捐款1000万以上的企业得以命名,于是有了碧桂园湖、农行楼、格兰仕楼、美的大道、粱局运动中心等。 
    其次,要发挥专业优势,争取相关专业的企业捐赠。要获得相关专业的企业捐赠,高职院校就必须办出特色。现在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多雷同,缺乏特色,对企业吸引力小,学生毕业后就业状况也不乐观。办出特色专业,培养出符合企业现在工作要求和能适应企业将来发展需要的毕业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企业的目光,并争取获得其捐赠。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日本丰田等企业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在该院建立起了以企业名称冠名的实验室。 
  再次,企业捐赠不应单纯理解为直接的钱或物的捐赠。能为学校节省开支的间接援助,譬如企业为学校无偿提供设施昂贵的实习基地、无偿安排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作实习生的实习指导人员或到学校讲授课程、免费为教师提供生产现场参观机会等也是另外形式捐赠,能够节省学校不少的开支。 
  适当争取校友捐赠社会资本的形成,是信任、关系和网络三要素的结合。校友就是高校社会资本的载体,即“人脉”。高职院校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能创造出独特的高职院校社会资本。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校友是评价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校友社会资本也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融资功能、信息功能和发展功能,所以校友同样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社会资本力。高职院校通过其特有的专业知识、关系和声誉培养一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本,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和获得发展机会,同时校友也能够利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母校进行反哺,对社会资本形成跨期补偿。从现今久负盛名的大学来看,都因曾培养或拥有了一流的校友而充满竞争力。“高培养水平高美誉度的学校→优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状况+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回报母校”是高职院校的一个良性循环模式。要能形成这一良性循环模式,就必须: 
  首先,如前所述,办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培养符合企业与行业要求的特色技术人才。 
  其次,培育校园亲情文化,构建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用情感来维系稳定的校友关系。这对学生层次相对不高的高职院校来讲,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在校生对学校强烈的归属感、较高的价值评判和满意度会增加毕业后与学校的联系和对学校的捐赠。 
  再次,鼓励应届生进行小额捐赠,培养在校生捐款的习惯,对校友捐赠文化进行传承,使得广大的校友受助于校友而又施助于校友,通过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校友加入这种良性互动中来。 
  最后,变行政治校为专家治校,强化教授的高职院校治理功能,加速高职院校产业发展适应性建设,推动校友链向产业链的转化,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产业队伍培养者价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并随时更新校友信息,保持与校友的持久联系,注重和校友感情的培养。通过分析校友特征、了解校友状况来锁定目标群体,以增加筹资的针对性、提高筹资效率。因此,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管理,提高在校生的满意度,以争取未来的捐赠。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试论学生自我管理班集体模式的创建04-26

试析基于我国新型农民培育的体制制约因素04-26

试论加强自我管理 提高学习效果04-26

关于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农村职业教育对策研究04-26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实践与创新04-26

浅议如何做好中职学校向高职院校转型过程中的专业设置04-26

浅析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技教育的开发和运用04-26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04-26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04-26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措施探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