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时间:2024-04-26 07:31:3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京津冀;产业布局;优化;对策

  摘要: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首先概括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现状,然后具体分析了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最后提出了产业错位布局,培育大滨海地区,实施“点—轴—网络”开发战略,实现产业布局战略东移等对策建议。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京津二市被河北省环抱怀中;拥有6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陆兼备的特殊地理区域。因此,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优化的问题,是一个区域内产业协调、海陆产业协调布局的问题。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现状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致力于一体化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呈现优化发展态势,表现在: 
  (一)四大临港经济区初具规模,临港产业加速集聚 
  目前,津冀沿海四大临港经济区已初具规模,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家“十一五”规划纳入了全国总体发展战略,2006年被国家批准为区港联动试点,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冶金基地,成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曹妃甸临港工业区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河北省 “一号工程”,“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工业区各项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依托大港口、大钢铁、大电力、大油田,产业集聚加速形成。2007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正式成立,以港城、黄骅——中捷、南排河——南大港、海兴等四个城市组团为基础,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和港口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正在全力构建沧州渤海新区临港产业群。2008年4月,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成立,黄金海岸新区将以黄金海岸西部滨海新城为核心,南戴河旅游区、七里海旅游度假区为依托,以科技研发、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等产业为支撑,努力构建由滨海至内陆的滨海休闲带、近海生活带和内陆产业带。 
  (二)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成为优势产业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如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软件产业生产基地、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基地等;天津的中海油能源生产基地、航天产业基地、临港化工产业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河北省软件产业基地、动慢产业生产基地、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唐山国家钢铁材料产业基地、精品钢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陶瓷产业基地、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保定新能源产业基地等,这些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形成,成为地区优势产业的载体,使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日趋完善的交通体系成为产业带形成的加速器 
  北京申奥成功后,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席卷了京津冀地区。京津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延长线等相继通车,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加上正运行的京石高速、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首都机场、天津机场航空枢纽,这些交通大动脉将京津冀城市距离拉近,时空距离缩短。“都市交通圈”带动了“都市经济圈”,极大促进了这一地区产业的融合。近年来,河北省借机着力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河北一些城市发挥毗邻京津的优势,主动承接京津的技术辐射和产业转移。在2008年河北省“5?18经贸投洽会”上,29个“京字号”大项目落户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钢研院新材料产业园和航天科工集团工业园项目先后落户河北涿州市。日趋完善的交通体系,成为了环京津产业带形成的加速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布局与地区功能定位不相匹配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自身地位为“国家首都”、“国际性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然而受历史上发展经济中心的影响,市区却集中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然而经济中心地位与北京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作为国际性港口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缓;河北省2006年提出了建设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但海洋经济发展落后。 
  (二)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从区域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看,理想的布局是以一个大城市为核心,若干专业化中小城市(镇)形成外围和辐射区域,共同构成一种巢状分层结构。整个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京津两市是区域的核心城市,但城市首位度偏低,缺少单独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城市。河北省最发达的唐山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尚不足3000亿元,省会石家庄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不足天津市的一半,京津周边缺少能与京津两市产业衔接的二级中心城市。长期以来,京津地区对周边地区不但没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反而由于虹吸作用,导致京津两市周边形成了连绵数百里、包括32个贫困县,272.6万贫困人口的“环京津贫困带。 
  (三)优势产业布局分散,整合度不高 
  由于京津冀一省二市支柱产业雷同,导致从区域整体看,优势产业布局分散。如钢铁产业是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产业,在京津冀几乎所有地区都有钢铁企业布局。大型国有企业就有首钢、天钢、唐钢、邯钢、宣钢、承钢、石钢、邢钢等多个。根据河北钢铁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河北境内的黑色冶炼及钢铁加工企业有494家。虽然近两年河北省开始进行钢铁行业重组,并成立了河北钢铁集团,然而要对占全省钢产量70%的众多民营钢铁企业进行整合和技术改造,难度较大,导致河北省钢铁产业虽然是钢铁产量大省,但并不是钢铁强省,整体竞争力差。
  (四)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增长极尚未形成 
  根据国家定位,滨海新区是渤海湾西岸的首位增长极,曹妃甸临港工业区与沧州渤海新区,是滨海新区的重要两翼。从现实情况看,滨海新区具有成为渤海湾西岸首位增长极的制造业基础、科技实力、政策环境等比较优势。但是,从京津冀核心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统筹发展的角度,离开曹妃甸临港工业区及渤海新区,滨海新区也难以担当环渤海经济区的“龙头”。然而虽然滨海新区与曹妃甸和渤海新区走向联合的呼声很高,但无实质进展,在目前体制下,三地仍是竞争大于合作。从京津冀整个地区看,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能带动整个区域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三、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布局构想 
  关于京津冀地区未来产业布局的设想,目前得到人们认可的观点有两个,一是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研究中提出的用“一轴三带”的空间布局构想,另一个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中提出的"双核、三带、四区"的产业布局构架。 
  结合以上两种布局构想,基于京津冀地区目前发展现状和区域特点,笔者认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应该实施“双核引领,多极带动,点轴推进,网络开发”战略,即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为区域核心城市,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首位增长极、曹妃甸、渤海新区为二级增长极,各地市中心城市为三极增长极,构建一个覆盖全区域的增长极体系,在各增长极之间培育发展轴线,各发展轴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互相关联的网络体系;再将地域相连,联系密切的地区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如冀东经济区、冀中南经济区,从而形成“双核、多极、多板块”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 
  四、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优化建议 
  (一)明确功能定位,产业错位布局协调发展 
  产业布局上合理分工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依据《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北京市的定位,北京市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创意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天津市应在现有加工制造业优势与港口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河北省应立足传统重工业的优势,重点培育精品钢铁、综合化工、现代物流、重型装备制造、船舶修造五大标志性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金属制品、电力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群,联动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及农牧渔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从而使京津冀地区实现产业布局与地区功能媾和,区域产业错位、协调发展。 
  (二)依托港口港区港城,积极培育大滨海地区 
  京津冀地区要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机遇,发挥其对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培育大滨海地区。首先要整合港口资源,在发挥各大港口主导功能的基础上,深化港口间的分工协作,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有序、功能突出的港群体系。第二,依托各大港口,吸引临港产业集聚,壮大各临港工业区的实力。第三,加强各港区间的联系,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组建各临港经济区联合体,实现各港区临港产业全面合作,产业链条相互延伸和对接。第四,以港兴城,加快滨海城市带建设,构建港、城、区一体化的沿海城市群。 
  (三)完善交通体系,实施“点—轴—网络”开发战略 
  根据“非平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开发一般要经过“极点开发——点轴开发——区域(网络)开发”。一般而言,交通干线既是交通轴线,也是产业传递、延伸布局轴线。因此,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要加速建立京津两市间快速客运通道,缩短时空距离,通过京津交通一体化实现双核同城化。第二,要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加快建设各港口与腹地中心城市间的交通通道,形成多个港口与腹地发展轴,实现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第三,加快完善京津周边路网,形成京津到毗邻各市的“90分钟交通圈”,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以及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带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通过完善交通体系,使多条点轴发展轴线相互交织渗透,逐步实现区域网络开发的格局。 
  (四)依托沿海港口,实现产业布局战略东移 
  京津冀地区要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钢铁、石化、电力等重化产业向东部沿海聚集,从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当前首钢已搬迁曹妃甸,燕山石化也有外迁的打算,唐山市开始实行“飞地”政策,鼓励非沿海县(市)区钢铁企业到唐山湾“四点一带”区域投资,而且在曹妃甸给秦皇岛、承德两市各划定了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解决承秦两市产业发展制约,加速产业聚集。“飞地”这一发展思路也可依托黄骅港在冀中南地区实施,从而在更大范围优化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赵宏等.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2]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3]李曼.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4]梁兴辉,吴秀青.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与结构[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59-6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行业的现状及对策04-26

自然垄断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研究04-2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分析04-26

论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财政04-26

消费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04-26

市场导向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04-26

基于顾客视角的大型超市行业顾客满意度研究04-26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04-26

树立品牌意识 奠定品牌建设的精神基础04-26

浅析报刊英语经济篇章中的概念隐喻与隐喻意识的培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