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与文学语篇理解——以《女房东》为个案

时间:2024-04-26 07:29:2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传统的文学研究观点中,读者被赋予了从属者的角色, 他的任务就是从文学文本中去发现文本的意义。随着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的出现,读者的角色转换为类似作者的角色,对文本可以进行创造性的阐释。Brown 和Yule针对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从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角度对读者如何推理进行了归纳,认为读者可以利用框架理论的动态模式进行推理以获得作者的意图。文章从认知框架理论中的情景框架观和社会文化框架观分析短篇小说《女房东》。

  【关键词】框架理论;情景框架;社会文化框架
  
  一、《女房东》作者及故事梗概
  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1916-1990)英国儿童文学作家。195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像你这样一个人》是他的成名作。1960年出版的《吻,吻》和《二十九个吻》(1969)销行后遂享誉文坛。达尔一生写过3部长篇小说,9本中短篇小说集以及不少剧本,其中包括两部电影007剧本。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童话:《小精灵》《1943》、《詹姆土和大仙桃》(1961)、《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1964)、《The BFG》(《慈善巨人》)、《魔指》、《查理与玻璃大电梯》、《古怪的福克斯先生》、《世界冠军丹尼》等。他一生中三次获得埃德加·爱伦·坡奖和美国神奇作家奖。他的作品构思奇特,情节紧凑,在每个故事的一开始就打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常规对应,给人一种或幽默或荒诞或机智的美感。
      《女房东》是其精彩短篇小说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高大帅气,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比利在到某陌生城市出公差时看中一家温馨的包早饭和住宿的家庭式旅馆。在登记入住时,他发现只有他一人入住而且最后一次入住的人是在两年前,但女房东提出降低房租,单独为他安排了一间舒适的卧房,打消了他的顾虑。入住登记时他发现前两个房客的名字看上去很眼熟。喝茶期间,他和女房东谈及原先的两名房客的情况。这篇文章秉承罗尔德的一贯风格,文字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结局出人意料,被列为欧美小学7年级学生必读文章。同时,作品中简朴的措辞、简洁凝练的句式和生动形象的对话也是我国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文体学研习的对象之一。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框架理论的基本概念
      认知科学家Minsky(1975)认为“框架”是储存在记忆中的、表征特定情景的信息结构,是含有若干节点和连接的网络系统,人们可从记忆中随时调出框架中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来理解新的情景和语句。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any system of linguistic choice),把它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stereotype)”,是“纯语言知识和概念知识之间的一个接面(interface) ”。Fillmore认为,框架起码应该符合两点要求:(1)能体现情景或事物状态的特征;(2)原则上独立于语言表达(verbalization)的框架。(朱永生,2005)
  三、框架理论与文学语篇分析
  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文本承载著作者想通过文字所传达的对于世界的感悟,而读者要透过文本,解读出作者的真实意图。Brown 和Yule针对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从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角度对读者如何推理进行了归纳,认为读者可以利用框架理论的动态模式进行推理以获得与作者的意图。Langacker (2001)曾指出相同的框架是读者与作者成功实现篇际交流的前提,框架内的事物可以是一种对象,也可以是一个过程。当读者阅读时,语篇中语句信息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动态性地进入当前语篇空间(CDS:current discourse space),而后被加工处理。随着语句的进展,新信息将不断为语篇注入新信息,不断地完善或更新相关认知框架,补充背景知识,帮助读者在心智中不断整合成一个连贯语篇。(刘靖宇,2006)新旧信息的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会影响框架的发展过程,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新信息充实加强已激活的框架,人们用新信息来补充细节,在相关框架的空档中嵌进新的成分。另一方面,新信息与已激活的框架产生矛盾,推翻旧框架,建立新框架。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框架理论在语篇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形成了许多话语框架观,情景框架观和社会文化观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两个框架思想。
  (一)情景框架观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背景知识。我们通常说的背景知识多指时代背景, 但建立在语言学、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认知框架理论对背景知识作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论述。P.Werth (1984:6,41~46)提出,框架是情景的抽象底层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蕴涵关系。框架的作用是将给定情景中的邻近对象进行分类排列。Werth 的这种关于框架的思想,被称为情景框架观,其核心是情景。Werth 认为,在认知意义上,情景是一个话语的概念背景,这种背景可被认为是由各种对象、行动、过程、状态和关系这样一些概念构成的。可见情景实际上是一种语义结构,可以由命题或命题集合来表达。从符号学的角度考查,情景与命题(集合)是同一种事物。进一步分析可知,由于具有连贯关系的命题集合在共同背景(common ground)下构成语篇,所以情景与语篇应该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认知层面上的反映。(韩小玲,2003)
  (二)社会文化框架观
  框架的一个特征是:它会产生一些社会文化含义,一个框架与另一个框架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差异。具体说,原因如下: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在认知心理学上,知识表征含有定义性信息、描述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而这些内容和方法方面的信息都具有社会文化规定性,因为信息知觉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的。第二从社会认知上,知识可以分为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和社会知识(social knowledge)。社会知识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所有或者大部分成员所共有的知识,而个人知识只与具体的人相关。社会知识具有规约性(conventional),而个人知识具有特殊性。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可以发生重叠,但不完全相等。在社会知识条件下,相同的知觉在不同的知觉者中会产生相同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相同的推理和预期。而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差异则会导致相同的知觉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错误推理或者预期中断。(韩小玲,2003)基于这种认识,话语语言学家便形成了社会文化框架观。
  四、以框架理论看《女房东》
      在小说《女房东》中,作者有意识设置两个情景框架以促成出人意料的结局最终实现。本文将运用框架理论着重分析作者构建框架的过程,探讨作者是怎样通过入住旅馆这样平凡的事件来构建出不平常的结局。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主人公是比利和女房东。初看这个故事,它包括一个主要的情景框架:入住旅馆(被广告吸引——看房——问价钱——入住——签名——看到前两个房客的名字—边喝茶边向女房东问起他们的情况)。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首先,比利被“提供住宿和早餐”“高大漂亮的花瓶”“壁炉里熊熊燃烧的火苗”“漂亮的德国小够鼻子拱着腹部蜷成一团睡觉”所吸引,还有 “一架小型钢琴”“一张大沙发和几把松软的坐椅”所有这些景象都显得温馨,和谐,舒适,宁静。尤其“一只大鹦鹉”在比利看来“往往是好兆头”。然后他决定去看看:按下门铃——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刹那间,“他的手指都还未来得及从按钮上缩回来——门却吱哑一声打开,现出了一位女人。” 由于价格便宜“还不到他原来准备出的价的一半”他还是决定入住。在看到“被褥整整齐齐地铺开,仿佛随时都可能有人来住”后,比利便不再对女房东的异常有任何的怀疑和担忧。甚至认为自己“真幸运,事事顺利”。接着在女房东的要求下,他下楼签名,“因为这是房产法规定的”。
       在住宿登记薄上,比利看见了两个前面客人的名字。他觉得“他们的名字好熟。”好象记起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他发现,第二个名字和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名字一样,也仿佛与某件事情有关联。”、“是在报纸上看到的”、“而且是在标题上”、“他们不是名人”“他俩好象因为同一类事情而出名”“是不是那个伊顿公学的男孩,他徒步穿过西部乡村,后来忽然间……”他所能构建的框架仅局限于此,形成了框架内的缺席值,给读者设置了悬念。与此同时,新的信息有进入整个情景框架中。女房东殷勤的献上香茶,并对前两个房客的名字作出评价。这两个名字在她的认知框架内所激起的信息完全是另外的情景。“多可爱的两个孩子呀”,“他俩都很修长,年轻而英俊”同时不忘将他们与比利进行比较,“就象你一样”“ 但是他要比你矮一点,肯定要矮一点,牙也没你的白。你的牙是最漂亮的”这样就将旧的信息与新的信息连接起来,将其归入她的框架内。同时女房东催促他喝茶,在看到比利喝下茶后,她才又继续谈上两位房客。“他从来就没离开呀。他还在这儿,坦普尔先生也在这儿,他们住在三楼,两人住在一块儿。”“皮肤就象婴儿的一样嫩。”“身上一块疤也没有”。
      谈话中比利又一次注意到了鹦鹉,“我以为它是活的,一点也不象死的”女房东得意的引他看那只睡觉的狗,“背部又硬又冷。等他用手指把毛翻至一侧,他看见毛下的皮肤呈浅黑色,非常干燥,保存得很好”这些标本全是女房东本人作(stuff)的。此处新出现的这些信息与原先读者构建的“温馨,宁静”的环境出现矛盾,整个旅馆变的有些恐怖诡异。另外,作者为什么要在住旅馆这个大的框架下插入喝茶这一事件呢?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英国喝茶是很普遍的一种社交文化活动,作者在此对于茶的描写是“茶略微有点杏仁的苦味,”“奇特的气味,不能说不好闻,让他联想起——嗯,他也不清楚联想起什么。酸胡桃?新制皮革?或是医院的走廊”。是什么让比利能从一种饮料联想到新制皮革或是医院的走廊这些令人不快的信息呢?作者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因此形成了一个缺席值。Minsky(1975)曾在其框架理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缺席值,通常情况下框架的槽道中已填满了缺席值,当槽道中缺少某种植时,系统本身就可以自动把缺席值赋予槽道中。这种缺席值的过程就是预测和推理的过程。对于西方的读者,有苦杏仁味的饮料再熟悉不过了。在19世纪,带有苦杏仁味的氰化钾是妇女美白化妆品的成分之一。它同时也是种剧毒,在维多利亚时代曾被很多妇女用做杀人工具。当这个词语激活了相应框架之后,其中的有关信息就被调用出来,通过填补相关的缺省值就可以获得语篇的整体意义。读者可以构建出另外一个作者有意识隐含的框架——捕猎:看到猎物(比利)——通过降价吸引猎物——看房间时提供周到的服务留住猎物——让房客登记以便日后记住猎物的姓名——下毒。
  在理解这个文本的过程需要涉及到搜索或感知框架(框架是靠文本的词汇内容唤起的)以及装配此类框架的知识到文本世界的某些“想像”“推理”中等一系列环节。这样也就不难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了,女房东在看着比利喝下有毒的茶后,高兴的等待猎物到手——比利的死亡,然后和前两位房客一样被制成标本。
  五、结语
      认知框架分析方法认为:人们主要是依据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性认知框架知识,利用有效线索,补充相关信息,通过激活机制在上下文的概念成分之间发现照应关系,并着力寻求命题的发展线索,努力获得推理上的顺应性,语篇就可在心智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框架,话语之间就具有接续关系和连贯性,读者也就能理解整个语篇。由此更能理性地把握文学欣赏的实质——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旨在构建作者相似的框架。文学所具有的语言特征与价值也在推理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证实。框架理论对文学的阐释,既有利于理论自身的完善,又有益于读者对文学的更好把握。

参考文献
       [1]Brown,G. And Yule.G.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韩小玲.框架理论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3]王松鹤.认知框架中的意义与含义反思[J].外语学刊,2006,(4).
       [4]朱永生.框架理论对语境动态研究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5]刘靖宇.框架理论对语篇连贯的阐释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
       [6]李淑康.认知语境理论框架下的关联理论[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研发支出现金流量表列示方法浅见04-26

营改增后巧做纳税筹划 增加集团公司净利400万/年04-26

基于会计科目重设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04-26

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04-26

现金流量表正表填列的“财务报表法”04-26

改进的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编制示例04-26

供电公司自身用电的财务处理04-26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改造04-26

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04-26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制度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