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南方现代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形式主要以令人震惊的短篇小说为主,内容大多奇异、怪秘, 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奥康纳通过写作来传道,在作品中渗透了大量基督教中对于原罪和救赎的观念,目的是让世人得到警世,体会到罪恶的可怕,并获得救赎的机会。
【关键词】奥康纳;原罪;救赎
英年早逝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认为是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大的损失。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美国本世纪一些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她的作品具有奇特的艺术风格,并尤其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容动人心魄,使人读后心情不得安宁。在她的小说中主人公多半是丑陋愚蠢、肢体残缺、生性怪诞; 故事情节则常以骇人的暴力和死亡结尾。奥康纳在其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据圣经记载,“人只有作恶才能行善,只有违背上帝的戒律,才知自己有罪。”因此人类是注定要堕落, 注定要毁灭, 或是肉体上的, 或是精神上的。奥康纳致力于将骄傲、自私、冷漠等容易被人忽视的罪恶揭露出来,向世人展现其罪人身份,目的是为了唤醒世人去寻找各自的救赎之路。因此,原罪和救赎主题在奥康纳小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南方才女
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南方兴起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文学流派,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历史感、犯罪感、失败感,流露出对土地,人民与家庭的深厚感情,广泛使用以恐怖与怪诞为特征的“哥特式小说”的技巧,抒写恐怖离奇故事,渲染神秘气氛,刻划精神变态人物,这便是美国南方小说的主要特点也是美国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奥康纳便是南方小说的主要代表之一。评论家给予她许多称号,但最合适的莫过于“南方才女”这一称号。
奥康纳1925年出生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的萨凡纳市的一个天主教家庭, 并在那里度过了她的大半生。美国南方素有“圣经地带”之称, 天主教势力在那里根深蒂固, 自幼受到天主教熏陶使奥康纳的作品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她不是盲目的宗教狂,而是清醒地看到南方社会中白人的特权和偏见,并以明确的态度表示她的憎恶。在她的作品中,生动地表现出不同人物身上带有的原罪。一些常常被人们忽视的罪恶也一并展示在世人面前,发人深省。在奥康纳的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南方乡土气息和宗教色彩。 她的作品普遍反映的是她所熟悉的南方人的生活,以南方农村城镇作为她作品的背景,但她并不着意于大段的景色描绘,或是农村生活的细节描述,她的兴趣所在是生活于其中的人。然而,她的人物不是一般南方作家所关注的中上阶级,或是宗教界的“体面”人物。她的人物来自中下阶层,以从事农业的居多,如小农场主、佃户、黑人、乡村小知识分子、乡村小商贩等,奥康纳认为这代表了普通人的情况,因为生存的迷总是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得以展现,而贫穷的人与生活原始的力量更加接近,观察他们的生活、言行举止、捕捉他们的思想感情、讥讽他们的愚昧、狭隘、执拗,同情他们的生活坎坷和他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同时,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又多半是丑陋愚蠢、肢体残缺、生性怪诞,因而,奥康纳又素有“创造畸形的能手”之称。她相信作品中的人物的畸形能使读者更深刻地洞悉人生和了解人生。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基督教的原罪观
原罪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根据《旧约·创世纪》第三章的记载:原罪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受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意旨,偷吃分辨善恶树的果子而犯下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罪。这是人类犯罪的开端,也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故称为原罪[2]。上帝惩罚他们夫妻,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其子孙后代将负有原罪的命运。因此,人是生而有罪的。然而,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大的罪恶,而忽略了小罪恶。奥康纳的写作目的便是为了着力突出了一切罪恶的源头——原罪。
基督教关于原罪及救赎的观念对奥康纳的创作有较深影响。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三十一篇短篇小说,评论界认为她的短篇小说写得更好,她的作品大多表现原罪和救赎,人性的种种弱点为主题,心理刻画细腻,精神和肉体都残缺不全的怪诞人物及非理性的暴力在她的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被赋予了超然的意义。作者自己曾经说过,她“对这个世界,只重视它与耶稣赎罪的关系。”(O’Connor, Mystery and Manners114)[1]
在传统的原罪观的基础上,奥康纳形成了自己细致的原罪观。她致力于将骄傲、自私、冷漠等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又最常见的罪恶展示在世人面前,其目的是让世人承认其罪人身份,从而接受上帝的救赎和恩惠。因此,她把小说作为体现她宗教观的一种手段。她认为在这个以“好人”自居的世界里,处处充满着罪恶,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别人身上的罪恶而忽略了自身的罪恶;关注的是大的罪恶,而忽略了小的罪恶。作家的责任是唤醒沉睡于罪恶之中又浑然不知的人们,帮助他们寻找一条通往救赎的光明之路。在奥康纳的作品中虽多暴力却不是为了刺激,而是为了主题的展现服务。她想通过天惠表明她所有的人物最终都能得到爱和救赎。她曾说,“人若想获得解救,只有通过暴力,因为只有暴力才能使人回到现实,为他们受天惠的时候作好准备。这些人物太顽烈,除了暴力,什么也不能使他们清醒。”(O’Connor,
Mystery and Manners35)[1] 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生活本身就是信仰和理智、道德与败坏、卑微与骄傲之间的一场激烈斗争,外界的暴力正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冲突,只有暴力才能使他们获得救赎。
奥康纳在作品中经常运用宗教寓言,但绝无说教的流弊,她主要通过主题和结构传递她的宗教意旨。主人公通过极端的、激烈的、奇特的行动拼命地索求精神上的满足,直至最后由上帝的介入赐予死亡而从中获得拯救。这正是奥康纳作品的一贯模式。她认为对上帝的恩惠和存在有所怀疑是一种罪恶,会使人自欺欺人,乃至走向堕落。然而,她笔下的人物都能通过自我认识和神的启示,通过上帝给他们的恩惠最终获得精神的财富。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通过种种方式,认识到真实的自我,发掘自身的原罪根源,从而使自身有可能真正地存在于世。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三、 救赎之路
奥康纳写作意图的由来与当时社会的背景具有很大关系,二战结束后,社会不断地进步,生活水平也逐步地提高,人们不再过多关注道德上、精神上的追求,而盲目的追求物质享乐。作为一个基督教作家,奥康纳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现象。因此,她认为作家的责任就是唤醒沉溺于物质享乐而又浑然不知的人们,帮助他们寻找一条通往救赎的光明之路。在她的作品中刻画了各具特色的罪人形像,其目的是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让世人承认其罪人身份,并认识到这种身份的可怕性。为此,奥康纳为笔下的人物安排了出人意料的结局,但最终其作品中的人物都能通过自我醒悟或上帝的帮助和恩惠而通往救赎之路。
《格林利夫》中的梅伊太太笃信天主,但又埋怨上天不公道,让她生下两个不敬不孝的儿子,而让黑人佃户格林利夫生下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她担心死后她苦心经营的牛奶场将落入格林利夫一家之手。一头公牛闯入她的场地。她却认定这是格林利夫兄弟故意让他们的牛来吃她的草,因此蓄意要格林利夫亲自用枪把牛打死。 结果发怒的公牛向梅伊太太直冲过来,撕裂了她的心肝。奥康纳把一个自私、偏狭、嫉妒的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梅伊太太自私、狭隘、嫉妒的性格,是其罪恶的根源,作者有意安排突如其来的死亡结局,而正是死亡使梅伊太太的灵魂获得了上帝的救赎。
《善良的乡下人》中女农庄主霍普威尔太太的女儿赫尔加自幼失去了一条腿,装上了一条假肢,虽然生活能自理,但形成了她孤僻的心理。她生理上的缺陷正是她精神残缺的写照。为了弥补缺陷,她埋头苦学,当了女博士。她自命不凡,鄙夷周围的人,更敌视男人。农庄上来了一个青年,向霍普威尔太太兜售《圣经》,他娓娓动听的一番奉承话为他从吝啬的女农场主那里骗得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也博得了孤独的赫尔加的好感。下一天,他们在干草棚里幽会时,小伙子花言巧语说服她卸下假肢,但随后却把她的假肢和眼镜一并偷走,把她一个人留在干草棚里,孤独无援,十分可悲,从而破灭了她的幻觉,击溃了她的防线。然而这一刻的极端脆弱,也许正是其罪人身份获得拯救的契机,她透过干草棚的窗户,看到那个并不“善良的乡下人”穿过牧场。由于没有眼镜视线模糊,因而那个身影好像是一个带着绿色斑点的湖面。这里显然隐喻了基督在水面行走的典故,基督的到来,帮助她走向救赎之路。
《好人难寻》中老祖母听了逃犯的不幸遭遇和所受的不公平待遇,深感同情,意识到存在于他们之间的人性纽带。这一刻是她受救赎的时刻,超越了原来狭隘的自我,故而,她把逃犯称为她的孩子。她让逃犯同她一起祈祷来得到上帝的宽恕,此刻逃犯也同样受到救赎的感染。
在奥康纳的作品中,无论是梅伊太太、赫尔加还是不合适宜的人,他们都接受或可能接受了上帝的救赎,从而使自身的灵魂获得了拯救。在奥康纳看来,获得救赎的关键是意识到自身的罪恶。只有看到自身的罪恶才可能有悔罪之心与负罪之感。因此,让人看到自身的罪恶,从而,认罪、悔罪是能够得以通往救赎之路的重要步骤。
四、结语
奥康纳的一生也许是不幸的,在她开始写作不久,便患上了家族遗传不治之症红斑狼疮,但顽强的意志使她无视病痛的折磨,坚持写作,丰富了美国短篇小说的宝藏。奥康纳曾支着拐杖,去各地讲学。她风趣地说,“我的拐杖是欧洲最漂亮的”。这是奥康纳式幽默。类似的幽默在她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令人发笑,也令人惴惴不安,有的甚至使人毛骨悚然。同时,这句话也充分显示了奥康纳坚强个性:对自己的命运绝不作无谓的自我怜悯。
评论家们给予奥康纳很高评价,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所也曾指出“奥康纳的作品比十几部诗集有更多的真正的诗意。”奥康纳才气纵横,文笔超群,想象奇特,既有哥特式的神秘,又有漫画性的滑稽,她是一个有厚重历史感,有深奥哲学头脑的作家。在美国文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Mystery and Manners:Occasional Prose. Ed. Sally Fitzgerald and Robert Fitzgerald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69.
[2]旧约·创世纪(第三章).
[3]罗秉祥,万俊人.宗教与道德之关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概述及作品选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6]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改进的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编制示例04-26
供电公司自身用电的财务处理04-26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改造04-26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制度04-26
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应用04-26
会计师事务所制度建设04-26
会计师事务所品牌战略04-26
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04-26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