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幼儿不合群现象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4-04-26 07:26:0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本文通过一个不合群幼儿——魏尚坤的个案研究状况,探讨当前幼儿不合群现象问题,总结一些有效经验,发现和讨论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个案描述
        魏尚坤,男,独子,爷爷奶奶均为农民,父母做蔬菜生意,文化程度较低,父亲的育子观点:吃好玩好,孩子开心就行,没有必要一定上幼儿园。母亲的育子观点:上幼儿园,早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多和外界交流沟通。因此夫妻经常为教育孩子而发生争执。直到四岁才上村里的村办幼儿园,五岁在其母亲强烈要求下转入我们实验幼儿园。
        魏尚坤身体较单薄,每天来到幼儿园自己坐在一角玩,一副事不关己的漠然神情。在区域活动时,小朋友们玩儿的不亦乐乎,唯独魏尚坤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不加入同伴们的游戏,有时小朋友们经过他的身边和他说话,他会躲开或面无表情。魏尚坤的脸庞始终是低垂着,投向我的目光是木然的,这种冰冷的感觉让人心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个案分析
        1.孤独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魏尚坤从小由爷爷奶奶扶养,对他过度宠爱,吃喝拉撒全由爷爷奶奶来包办,目前虽然也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亲忙于做生意,疏与对孩子的说服教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甚少,使得孩子心情紧张,缺少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
        2.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这个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后,因插班进入中班,不认识班上的小朋友,也不会讲普通话。陌生的语言环境,陌生的人际环境,使他更加沉默寡言,缺乏自信,不合群。既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被社交小团体所接纳,成了远离集体的“排斥儿童”。
        3.幼儿园“不自由”
        在家被娇宠惯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我”为中心。他在幼儿园,觉得没有在家里自由、舒适,于是对园里有常规要求的生活毫无兴趣,对其他小朋友也无感情。 
        三、指导策略
        爱不爱交往,合不合群是孩子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重要问题,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因而我决定在家长工作以及幼儿园生活两方面入手,对魏尚坤不合群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1.家长工作方面
        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缩短适应期,不光需要老师在儿园时的努力,家长的情绪、情感也很重要。家长首先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高度信任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其次,在日常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问题,这会让孩子对幼儿园的伙伴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家长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老师说你可聪明,可听话了,小朋友都说很喜欢你呢!”等等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以此帮助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利用早晚接孩子的时间与魏尚坤的爷爷交流教育观点及方法,并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利用安康家园博客、电话、飞信及时和父母进行沟通。
        2.在幼儿园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干预
        (1)让孩子与集体相互了解、接纳。为了让魏尚坤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动员班上的小朋友积极主动的走近魏尚坤。如:表演游戏《小导游》请小朋友轮流拉着魏尚坤的手,向他介绍自己、班里的环境、物品等,让他对新环境有了全面的认识,使他初步轻松地感受到了集体生活地乐趣,产生和小朋友交流的欲望。把两位能力强的幼儿放在他的身边,形影不离地带着他一起学知识,做游戏,让他体验到同伴的友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交流技巧。我也与他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让其他小朋友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从而使孩子们也从内心发出和魏尚坤交朋友的愿望。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魏尚坤规则意识较差,我没有因他经常“添乱”就歧视他,而是利用一切机会了解他的想法,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他融入集体,学会听指令行动。如魏尚坤常把不喜欢吃的点心扔在地上,我就带他捡起来,并和他一起把地板擦干净。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乱扔东西的毛病改掉了。
        (3)持之以恒,反复强化。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我要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耐心等待,积极引导,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注意巩固,不断强化。
        四、个案转化效果
        经过三个多月仔细全面的关注,魏尚坤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的沉默寡言到倾听小伙伴的交谈再到参与同伴的游戏,体验到了同伴、老师、父母亲的关爱,感受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拉近了和周围人的距离,建立了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木然的表情已渐渐淡去,灿烂的笑容悄然挂上了他的脸。
参考文献
1.徐春燕 李红 《焦点宝宝在互动中成长》.《学前教育》,2002年,11月。
2.陶阳《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合作》.《学前教育》,2001年,2月。
3.林茅 《对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一点认识》.《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3月。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邮政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途径分析04-26

宿迁汽车产业园区优化研究04-26

品牌——产权式酒店的诚信通行证04-26

房地产中介网络服务营销策略04-26

浅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04-26

房价变动优化分析04-26

论中国服装市场品牌的缺失04-26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现状04-26

基于价值管理的动漫产业发展研究04-26

如何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