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性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4-04-26 07:22:4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1 关于专业建设的资源集聚与优化作用
  品牌专业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也是学校办学力量之所在,它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历练、要素整合,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的投入、消化和运用;需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做指引和内化,需要有长效的制度进行激励和约束,需要有优良的外部用人环境影响品牌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品牌专业一旦形成,它就是学校的一项资源性资产,它对学校的发展能带来资源集聚和优化作用。
  不论是世界的还是中国的名校,它一定是以名师、名牌专业而闻名,即使是名师也要借助名牌专业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所学校在社会上才能有不同于一般的作为,这就是专业特色的体现,而这种特色是为社会所需要的,他们如果是工科专业,其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带来更高的产出率,为提升企业的产品品质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如果是管理专业,其学生可以用他们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更好地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企业各环节的工作,为实现企业目标做出不同于一般的贡献。这就是品牌专业的特色内涵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意义。
  品牌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能够指引办学单位即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还可以带动多方面的资源聚集,使学校的重要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品牌专业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教学设施的建设,进行专门的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制度的建设,而投入的这些资金所取得的效果,既形成了品牌专业的教学特色,也体现出了品牌专业的资源集聚与优化作用。通过长期建设而形成的品牌专业一定会赢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会增加,以该专业作为载体进行合作办学和交流的机会会增加,教育行政部门对该专业的鼓励政策会增加,国家及行业的经济支持会增加,由此形成学校的资源配置以品牌专业建设作为导向,使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具有出色的效果。
  品牌专业的社会影响具有另一个方面的资源集聚与优化作用。品牌专业作来一项专门资源,是学校的品牌,它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形成品牌专业的同时,也形成了品牌专业的内涵特色,而这种内涵特色是在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所形成,学校将其贯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其教学对象即学生长期受此影响,会形成一种超然的个人魅力和职业能力,它会影响到学生们以后的工作,影响到他们领导的团队,进而影响到社会。如果是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品牌专业,她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各种管理技能为办学理念,不仅精心设计了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著名的案例教学法,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敏感性以及富有创意和开放的思想,使学生除了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各种知识,还要学会或独立处理或共同处理其他许多课题,他们具有思考能力和多方面的决策能力,而他们具有的职业内涵和专业能力足以领导并影响社会。
  2 课程建设是凝练高职教学力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课程建设在教学中具有内化教育思想,发挥课程功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的多重意义。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性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凝练高职教学力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此项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2.1 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
  高职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前沿的、一流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能和本领域发展需要相结合。课程内容建设要和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使每门课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其应有的功能。另外,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注重人文教育;既重视专业教育,又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既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
  2.2 教学载体具有立体性
  高职高专课程的载体是立体化的。立体化的载体在形式上除了包括传统的纸介质之外,还包括音像制品、电子和网络出版物等;在内容上是一个由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组成的完整体系,能反映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
  2.3 师资队伍是教学的核心力量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所以,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流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风貌对课程建设有很大影响力。
  2.3.1 课程组教师的奉献、敬业精神是课程建设的原动力
  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奉献,教师的工作量是以学时考量的,但人才的培养不是在规定的学时内就能完成的。教师同样上一节课,课前准备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千差万别,这些备课所花的心血外人是看不见的,这种努力也不完全是单纯的功利所能驱使的。教师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年轻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因为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恪守这一道德,就不会在教学中短斤少两。敬业是教师的基本准则。仅有奉献精神不能保证建设好精品课程,还必须有敬业精神。这里所说的敬业就是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并完善教学内容。
  2.3.2 加强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力量
  课程组要特别注重教学梯队的凝聚力和团结互助,形成团队力量,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并为其成为学科骨干教师尽量提供环境条件。在落实与组织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过程中,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参与,经常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讨活动。
  2.3.3 注重培育有利于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术环境和良好氛围
  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学习深造、攻读学位、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争取和承担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课题。另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和条件,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研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正确处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及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等。
  2.4 完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高职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
  (1)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精品课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上课时运用PPT教学课件展示有关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但传统教学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可以针对不同授课对象进行个性化教学,将老师的感悟融入到讲课内容中去。因此,在教学中倡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在适宜多媒体教学的章节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他部分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2) 采用“启发式”教学 。课程组应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求得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4) 全面开放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直接接触企业,了解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感性认识。也可通过邀请企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知。
  3 以实践教学强化内涵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功能,对此进行深化和提炼可使其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把实践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强化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变革,以此来强化内涵建设,既是其动力之源泉,也是其发展之目标。
  3.1 提高认识与制度完善要对应起来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魅力和特色,要在这方面有所形成并提高,认识必须要提高,特别是学校领导和中层人员的认识要到位,要树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优先的理念,这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种根本性变革,同时要把新的理念贯彻在行动中,必须有相应的制度的推进,以完善的、全面的能保证实践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制度作为支持,才能建立并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作为整合办学资源、优化办学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并且制度的完善千头万绪,甚至要涉及学校运行体系的各个方面。
  3.2 处理好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基本素质教育的关系
  《论语》谈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理想,修身和齐家是基础,用一己之力回报社会是需要能力和水平的。当今作为一名职业人,他只有具备了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才能去处理实际业务,完成本职工作,使其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并不是有能力,有一技之长就能做好工作,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优良的品德和修养,即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还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和根本。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扎实、灵性、有效、长久,由优秀达到卓越。
  3.3 处理好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关系
  高职教育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有效性和职业性,实训、实习是两个关键环节,要在这两个环节加以强有力的保证,并且将实训和实习内化到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就当前来看,校内实训的资源条件是由学校自己能控制的,学生专业技能实训的指导由学校老师承担,而职业院校如此之多的在校生规模,非常缺乏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些模拟实训与社会实际脱节。因此,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就显得意义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去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认知、经历、提升和再造,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高职办学情势之使然,而且这种合作对学校而言应是一种常态,要融入日常教学利益共赢机制才具有可行性。如果校企之间加强深度合作,企业为学校解决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专业所需的实践领域得以锻炼,做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尽可能使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相接近。作为学校也要为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员工的继续教育(或叫做继续培训),使企业及其员工在企业发展中能及时捕捉到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并且校企之间可以共同完成一些科研活动,以学校的智力支持使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有所受益,由此达成的资源共享更加有利于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04-26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04-26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做到“四化”04-26

幼儿问题行为的纠正及实施策略04-26

浅谈高校幼教专业学生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04-26

在幼儿园怎样培养小朋友的交际能力04-26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04-26

试论如何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教师的自然衔接04-26

幼儿教育管理方法漫谈04-26

CAI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