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健康身体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它是以个体和群体的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以改善先天素质提高后天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当代儿童心理学理论特别强调环境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去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我们认为,通过环境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影响,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符合幼儿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的年龄特点。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幼儿的教科书和良师。这样的环境不仅体现于物质的丰富、优美,也体现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它能提供给幼儿思考、动手的机会,吸引幼儿主动活动;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感,使他们的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发展。我们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其中,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条件,教育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推动力,环境因素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教工作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环境呢?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空间具有教育‘内涵’,也就是包含教育性的讯息和对互动的经验以及建构式的东西产生刺激。”素质教育是否成功,有赖于环境中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做”的过程中的知识建构等等。所以说,环境绝不是装饰品,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它们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因此幼儿环境对幼儿的素质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即“环境的设计倾向于所有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事物相结合而发展。”
几年来的研究,我们努力探索,致力于创设这样的环境。
1 创设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
作为与幼儿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在1997年,我园园舍刚建成时,院子里到处是垃圾、瓦砾、渣土。全体教职工本着勤俭办园的精神,自己动手严整土地,栽花种花、安围栏、粉刷房屋,绘壁画、修建养鱼池、娃娃池,开辟种植、饲养园地。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幼儿园变得整洁、优美了。它融自然情趣、儿童情趣、审美情趣为一体,对幼儿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陶冶了孩子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1.1 合理利用活动室空间环境,体现环境的参与性和动态性。
1.1.1 活动区的合理划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活动区只是其中一部分,活动区的划分有两种,一种是基本活动区,如语言表演区、科学探索区、认知区、动手区等等。在这几个环境中,幼儿以自主学习为主自我探索。而教师是以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身份起着引导和辅助作用。这些区域可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和幼儿发展水平的需要及时调整,随时对其增加或撒消,在划分区域时要注意活动区与活动区之间的间距,动静分开。
1.1.2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我们教师在创设活动室环境中,要突出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这一地位。在环境中的材料均应由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提供。而材料收集提供应适宜幼儿操作和符合幼儿年龄水平。在班级空间布置墙面装饰中应以幼儿作品为主要题材,尽可能将空间留给幼儿。如我们中班主题“昆虫世界”,老师在活动前建议家长和孩子收集漂亮的色花纸和蝴蝶标本。让幼儿观察蝴蝶,然后利用漂亮的色花纸做蝴蝶翅膀,由幼儿动手在美工区做,并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后的经验画上蝴蝶的身子,作品做成后,教师把幼儿自己动手做的蝴蝶挂在教室中,美化了环境又体现了作品的美。从我园的园舍结构来看,活动室四周墙面较多,教师们利用这些墙面,布置了几块主题墙饰,随着主题内容的发展,不断增加主题墙饰,并且在对墙面的划分中也做了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墙面的上部分为幼儿作品展示区,教师们采用各种材料将幼儿作品稍加装饰后挂在墙上,中间部分为主题活动墙饰。教师们结合主题,将家长、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图片作品在主题墙上进行展示,最下面部分为各活动区的提示和一些活动区材料,教师提供的成品或半成品的摆放区,这三个部分的组成既展示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状况,又体现了家园互动的功能,使整个活动室美观、整洁、漂亮。
1.1.3 注重创设动态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变化。特别在材料投放上,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操作过程和发现个体差异适当进行层次更换,其次教师在不断更新环境中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化而变化,形成一个渐进的系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发展需要;才能更好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凸现教育重点;才能更好地使幼儿通过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构建新知,达到幼儿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
1.2 巧妙利用户外场地,提供户外活动空间。
1.2.1 户外活动场地是给幼儿一个身心开放的游戏场地,对于幼儿这个年龄段来说非常重要。我国的户外活动条件优越,园舍环境宽敞,又比较开阔,是理想的幼儿乐园,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我们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幼儿家长老师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种子,孩子们经常为这些农作物浇水、观察。大班孩子还学会记录,记录种子成长过程。使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自然界中植物的奇妙生长过程。在户外活动区开设了30米跑道,小型器械活动区,嬉水池,玩沙区。并且在绿化带中间构建了幼儿美术“写生区”,让幼儿通过观察各种植物进行“写生”活动。使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丰富多彩,处处蕴藏了教育目标;使幼儿在环境中相互作用,积累经验,增强了自主能力,得到共同发展。
1.2.2 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拓宽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活动中需要较大的空间或需要相应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探索。而活动室有时满足不了这种需要,为此我们利用每个班级的阳台,这个较大空间开设比较“动”的活动区,如美工区,动手区等,利用走廊(我园园舍走廊较宽大)开放“陶吧”“图书廊”“观察区”“感知区”等,利用这些空间,给幼儿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比如在表演区:我们构建了“爱家乡”语言表演区,投放具有诸暨特色的袜子、珍珠、香榧等。具有家乡文化特色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这些环境,了解诸暨,增加对家乡的情感,培养了爱家乡的品德意识。
2 创设友爱、和谐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工作是美的事业、是爱的事业,一所幼儿园能否成为幼儿真正的乐园,精神环境是关键。因此,我园本着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原则,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为幼儿创设宽松、安全、融洽、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团结友爱、尊重信赖、安全快乐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成才的沃土。为此,教师之间、各部门之间互相支持,有难题共同解决,有成果共同分享,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伙伴关系。良好的园风,潜移默化,使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教师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工作中我们通过亲切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百变不厌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自尊、接纳幼儿的个性,允许幼儿因情绪低落而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理解幼儿的发泄行为;让幼儿敢于说“不”……在活动中,教师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幼儿认为 “我是很棒的!”“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成功”。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感到奋发向上,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彼此相容、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暖房。为此我们的教师从幼儿入园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天起就引导其喜欢与同伴交流,初步培养幼儿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如:我们班上有很多小朋友在生日那天都会让爸爸妈妈带个生日蛋糕来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蛋糕的美味以及自己成长的喜悦,小朋友们也会一起祝他生日快乐,这样一个活动既为幼儿创造了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又激励幼儿产生内心的欢乐。幼儿身处在幼儿园这个和睦的大家庭里,群体营造的愉快向上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得到感染和鼓舞,感到温馨快乐、感到关爱和支持,孩子们也就更加愿意来幼儿园,这不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而且有效的促进了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精神环境它虽然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但却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所幼儿园是否能成为真正的儿童乐园,最主要的取决于是否有友爱、和谐的精神环境。在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住了两方面工作:
2.1 加强师德教育。教师是环境中的核心因素。良好的精神环境的创设,一是依赖于教师自身形象的完美和品德高尚,二是教师要怀有一颗爱心,三是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在环境建设中,我们重视加强了师德教育。
2.1.1 要求教师在幼儿面前保持美好的形象,要谈吐文明、举止大方、衣着文雅、待人热情,自己的言行给幼儿以美好的感染。
2.1.2 要求教师热爱幼儿,做孩子的好“妈妈”,好朋友,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的清泉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的心里播下友爱的种子。一次,大班参观工作。路上,一位小朋友把大便便在了裤子里,教师一边安慰他,一边用手纸给他擦。有的小朋友埋怨说:“都大班了,还拉裤子,弄老师一手多脏啊!”教师却说:“他肚子不好,已经很难受了,他也不愿这样啊!”在教师的言行感染下,孩子也转变了态度,纷纷询问,安慰这个小朋友。回到幼儿园后,保育员顾不上吃饭就为孩子洗澡、换衣服,家长深受感动,称赞说:“你们园的老师对孩子真的太好了。”教育真诚、温暖的爱,使孩子们与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以他们充满童稚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热爱。有的孩子在家里吃好东西时总是想着给老师留点儿;有的星期天到儿童公园玩还念念不忘“要是老师能来多好啊。”大、中班的孩子看到老师不舒服,争着为老师搬来椅子。
2.1.3 要求教师深入到幼儿的精神世界中去,了解幼儿的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正当权利。现在,教师们非常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的进步。如每次组织活动都表扬那些有进步的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强自信心。教师坚持启发诱导的教育,正确对待孩子发展中的问题,杜绝了讽刺、挖苦孩子及体罚变相体罚的现象。此外,教师还特别注意尊重孩子活动的需要和表现自己的愿望。给幼儿以活动的自由,鼓励他们表现个性,在活动中完善个性,如姚乐小朋友是个性懦弱的孩子,特别爱哭。教师发现他对音乐感兴趣,就鼓励、指导他打爵士鼓。当他取得一点进步时,就让他为全班小朋友表演。一次次成功的感受,使他增强了自信心,克服了胆小、懦弱的性格。以后他竟能在有200多人观摩活动中,打出动听的乐曲。
2.2 加强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在诸多的人际关系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因此,我们不断加强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培养友爱、互助精神,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过去,孩子们之间不够尊重,经常听到相互间指责“讨厌”。小朋友摔倒了,有的孩子竟哈哈大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专题品德教育,使孩子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如大、中班的小朋友知道爱护小弟弟妹妹。每次远足,我们特意安排大孩子带小孩子。他们争做好哥哥、好姐姐,为弟弟妹妹系鞋带、扣子,当他们摔着时,赶紧去安慰,帮助掸土。春天,大班孩子捞到小蝌蚪,会主动送到小班去。同年龄的孩子之间比过去更加友爱,新年大班一位小朋友有病不能来园,他在家养病,还想着为班上教师和每个小朋友自制一张贺年卡,让家长送到幼儿园。班上的孩子们也给他送去贺年卡。孩子之间争执、吵架的现象明显减少,关心、帮助他人的现象逐渐增多。
3 创设自主、自由的活动环境
活动是幼儿的天性。活动是幼儿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桥梁。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应有利于幼儿自主、自由地活动。过去幼儿不愿来幼儿园,就是因为环境对幼儿的限制过多;活动室和小学教师一样摆满了桌椅,留给孩子的活动空间很小;玩具要有教师发放,幼儿没有选择的自由;活动内容要由教师安排,幼儿只能服从。这样状况极大地压抑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有利于幼儿充分活动,我们搬走活动室的一部分课桌椅,腾出一大块空间供幼儿活动。在室内设置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区,包括:认识区、音乐区、绘画区、积木区等。幼儿来园后,除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外,可以在活动室内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因为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每个孩子都有事情做,违反纪律的现象少了,孩子之间的矛盾少了。幼儿情绪愉快,精神放松,专心致志于正当的活动中。因此还培养了幼儿自律、自主的精神。
4 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体现教育意图,启发幼儿思维,吸引幼儿参与,激励幼儿创造。因此,我们在创设学习环境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4.1 环境的教育性。围绕当前的教育目标,结合教育活动设计环境,使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春天到来时,结合春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室布置反映春天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墙壁,设春天的自然角、动物角……使幼儿在环境的接触中,获得有关春天的多方面的经验。
4.2 环境的启发性。即能够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启发思维,吸引他们动手操作。如在动物角,孩子可以观察到蚕从吐司到做茧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在植物角可以观察种子发芽,植物开花。墙壁上,还常常布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吸引孩子们去思考。绘画区里,孩子们的想象任意驰骋。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孩子的大脑、手、脚都积极活动起来,培养了幼儿有益的兴趣,认真的态度,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3 环境中幼儿的主体性。即能够反映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愿望,幼儿的创造。因此,我们让幼儿参与布置环境,使他们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如让幼儿自己照顾自然角,自己捉昆虫做标本,自己动手美化活动室。去年冬天到来时,大班教师引导小朋友讨论怎样布置活动室,有的小朋友说:“冬天的雪花很美,也让我们的活动室飘起雪花吧!”于是,孩子们一起动身剪雪花,把片片雪花吊在空中,又在墙壁上贴了小动物过冬,小朋友堆雪人的画,孩子们高兴极了。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三性”得到了发挥。他们既动手,又动脑,不仅加深了对冬季特征的认识,也获得了创造美、欣赏美得喜悦。
5 创设家园一致的教育环境
我们为幼儿园创设的环境,应该是多方面协调一致的大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环境应该体现共同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家长在共同的教育对象——幼儿面前树立协调的整体形象,取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努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考,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如每个学期初和期末召开家长会,介绍年度教育工作计划,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及对幼儿的要求;定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孩子的表现。有时针对个别孩子的问题,召开专题家长会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经过我们的努力,许多家长改变了溺爱、娇惯或棍棒教育的错误做法。有的家长还为孩子在家里设立游戏角,让他们在家里也有一块创造和想象的天地。有的家长十分注意带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参观、游览,获取知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使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环境日趋一致,使我园的工作受益匪浅。今年儿童节,我们隆重召开了“好家长表彰会”,15名幼儿家长上了光荣榜。
优化创设幼儿环境,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使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幼儿环境的创设,全面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真正把素质教育扩展到孩子们的一切活动场所。使素质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规范、活泼,并能表现出深度、广度和力度,让他们产生一种激情,昭示人生哲理,只有这样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健康正确的发展。
我园参加了《幼儿素质教育课程综合研究》的子课题,在幼教专家张学琴老师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幼儿素质教育的规律,在认真分析本园保教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环境教育为主线,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幼儿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改革思路,对幼儿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教育内容和综合型立体式教学模式加以验证,用以回答“怎样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构件素质教育课程”的问题,把“素质教育从幼儿抓起”落到实处。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蒙台梭利教育法对幼儿教师的启示04-26
浅议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04-26
试论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问题初探04-26
浅析幼儿教师合法权益保障程度亟待改善04-26
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04-26
浅谈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思考04-26
浅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04-26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论幼儿的环保教育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