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部分领域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实现了巨大的顺差,它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主要支柱,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自1998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额增长程度。从上图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发展的非常快。特别是自2001年11月我国加入WTO以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以年均1000亿美元的量增加。由上图可以看出,199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47.04亿美元,为当年商品出口总额的12.7%,为当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4.1%;而到2004年,出口额已达1653.6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分别达到了27.9%和29.9%。2005年,高新技术产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全年出口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达到2182.6亿美元,比2004年净增527.1亿美元;全年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首创28.6%的历年新高,比2004年增长0.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及出口在2004年度首次实现顺差。而且自2004年10月份开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已经连续15个月实现月度顺差。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顺差达608.3亿美元,相当于2004年的十五倍,相当于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2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结合了本国和国外资本技术的力量,因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多特点: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经过199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的暂时性低迷之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延续了98年以前的增长势头。在2003年,从事高新行业的企业数量达到12322家,总产值达到20556亿元,当年增加值5034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0.5%。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也在不断增大,其增加值占国家GDP的比重的由1997年的2.1%增长到2003年的4.3%;在2005年,企业数达到17527家,总产值为34367亿元,当年增加值达到8128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4.03%。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占到GDP的18.7%7。
(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了税收贡献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极大的缓解了就业压力,据统计,1995年至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每年平均吸收400万人就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每年上交的利税额增长迅速,1995年仅有326亿元,占全国总税收的5.4%;2003年绝对数达到1465亿元,占全国总税收的7.3%,财政贡献明显增加8。
(3)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情况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前五位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福建,他们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5%左右,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更是占到了全国的四成9。原因主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对技术型外商投资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承接了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转移。该分布情况也表明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各地域的发展很不平衡。
(4)企业规模的变动较大
小型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小型企业接近10000户中型企业发展很快,2003年增长到2296家;而大型企业的数量却在减少,从1995年的704户调整到2003年的266户。可能的原因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大型企业间进行重组,这是经济市场化的正常现象。从产值比重的情况上来看,大型企业所占总产值的比重相当高。2000-2005年间大型企业的产值比重平均达到51.2%,小型企业所占比重为31%。2003年大型企业的总产值占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6.38%,而中型企业比重增加到39.32%,小型企业下降到14.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
据统计,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表示R&D费用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为1.08%,而同期全部制造业的R&D强度仅为0.56%。这表明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推动型的产业,高研发投入直接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从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行业分布来看,航空航天制造业的R&D强度最高,2006年超过4.0%,其次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强度超过1.3%;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R&D强度处于平均水平,都在0.9%以上;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强度虽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06年也达到0.58%,略高于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作比较,根据OECD最新数据统计,英美。丹麦和芬兰等高科技强国的R&D强度都超过了10%,德国约为8%,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也达到了9.97%10。两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高科技研发投入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6)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
在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最大的为美国和欧盟,出口额分别为660.7亿美元和560.2亿美元,占到43.2%。而日本,韩国从2003年开始就是我国进口产品最多的国家,2006年我国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分别为352.7亿美元和325.8亿美元,占到27.5%。同时,美国和欧盟也是高新技术产业顺差的根源,顺差额分别为436.6亿美元和330.8亿美元。而我国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逆差在2006年分别为165.3亿美元和234.7亿美元。从我国高技术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分布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高技术产品的国际分工:欧美等国作为技术研发中心和主要消费市场占据着生产链条的首尾,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地区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国,而我国则扮演了加工中心的角色。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所占我国贸易总额的份量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在2004年该产业贸易实现了顺差。从质量上来看,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多数仍然处于产业链的地段,盈利方式仍然以加工贸易等附加值低的贸易为主,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密集型的特征。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该产业的主导地位为外资企业所控制,行业的利润很大部分为外资企业所获得.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低迷房市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04-26
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问题探析04-26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04-26
天津设施农业融资机制与融资模式研究04-26
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形势的探讨04-26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几点做法04-26
农村弱势儿童成长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缺失04-26
浅议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策略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