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游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时间:2024-04-26 07:18:2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因为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他们能轻松、自如、愉快地活动。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园的数学知识、内容比较粗浅,但是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给3~6岁幼儿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学数学的主动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运用游戏的活动形式在此有所作为。
  
  1 游戏能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使人对活动产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愉快的情绪。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他对学习的兴趣密切相关。因为,兴趣是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只有当幼儿对某件事或某个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发、自觉地学习,并从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幼儿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愉快情绪。
  幼儿园的游戏种类多,而且没有固定模式,不要求务必达到既定目标。教师既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目标确定统一的游戏规则,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游戏规则。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获得必要的经验。”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幼儿游戏中,我们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对数学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于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之中。
  如小班幼儿学习3以内的数量,我们采用情景性数学游戏:“给小动物送礼物”。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我们今天要去森林的小动物家做客,要求幼儿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并给小动物分别送礼物。在游戏中以送礼物为主题,渗透了点数、按数取物、一一对应等的数学概念。使幼儿既可以跑跑跳跳的、开开心心的参与活动,又可以在无羁无束、无压力的情境中进行。因为是游戏,所以,送错了可以重来,送慢了可以再来,使孩子们可以尽情的游戏。
  而中大班数学游戏更多的采用操作性数学游戏。操作性数学游戏是指幼儿通过创作或实物材料,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它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如中班幼儿学习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的比多比少和大班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时的桌面玩具操作游戏等,教师通过集体、小组、或个人的操作活动形式,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操作玩具、实物的游戏过程中,获得经验,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 游戏能有利的促进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灵活性、探索性的特点。教师既可以用游戏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利用游戏的灵活多变,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并将数学教学有机地渗透于各种游戏中,使每个幼儿得到发展;并结合游戏的探索性,有的放矢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精神。
  2.1 游戏的趣味性是幼儿主动学习数学的前提。游戏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玩的年龄特点,它能吸引着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活动欲望,从而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几何形体,教师用“盲人取物”的游戏让幼儿扮盲人去取物。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到新鲜好玩,而看不见口袋里的东西,又让他们感到神秘、好奇。当他们找到与名称对应的物体时,兴奋的心情又能使他们无限的满足。
  2.2 游戏的灵活性能有机地促进每个个体在数学游戏活动中自主发展。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和好胜心也逐渐增强,同时,幼儿的畏惧感和羞怯感也逐步发展。他们不再向小班时期可以毫无顾忌地回答任何问题,一部分幼儿总是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既怕同伴讥笑,又怕老师责备。为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游戏灵活多变的特点,设计两人游戏、小组游戏、集体游戏和情境游戏、操作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让幼儿摆脱学习上的困境,毫无顾忌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例如:学习数的组成分解,幼儿可以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的玩牌游戏,也可以四人、六人或八人等小组的找朋友游戏。
  在游戏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进行随机教育,灵活的调整活动形式,或调整活动目标,或调整人员,有效的发挥师幼互动的影响和游戏的灵活作用,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2.3 游戏的探索性能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精神。游戏的探索性是游戏的巨大发展,它为幼儿学习数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数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个体的自主发展。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给幼儿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应该看到它为幼儿的思维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对于大班幼儿,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已经不能满足于游戏的趣味性,他们更热衷于追根问底。在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取知识。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广泛运用探索性游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递增递减的排序中。我设计了奇奇商店的游戏。在学习数的组成分解中采用“撒小棒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自己通过摆一摆、试一试、想一想、比一比、数一数中进行自主探索、自己思考,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和数的组成规律。
  在游戏中,幼儿不断的进行探索——思考——再探索——再思考的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敏捷性,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又能引导幼儿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使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步由从外来的刺激转化到从内心的获得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3 运用游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于幼儿来说,通过自身参与游戏,能不断感受成功的体验,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因,利用游戏不是看幼儿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它们是否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萌发了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是否促进了每个个体的发展,因此,在运用游戏时,还要注意一下几点:
  3.1 要精心设计游戏,使游戏富于趣味性、启发性,能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设置过多的禁令和不准,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3.2 着重于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不追求游戏获得的结果。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就需要幼儿展开多思、多想、多问、多动、多比的探索,应给幼儿充分发展主动学习、思维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个体发展。
  3.3 游戏中应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不应有被冷落和被忽视者,应更多地关注有畏缩、消极情绪的幼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对幼儿游戏应进行积极评价。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在游戏过程出现新思路或与众不同的想法,不可能都是合理的、完美的,只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大脑思维,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都应得到肯定,不可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也是最能表现与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游戏活动,使游戏真正成为萌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最基本的活动。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力04-26

我国移动媒体的发展模式与问题应对04-26

下一个10年:传播格局和媒体转型--2011欧洲传媒04-26

卫视跨年大战观察04-26

iPad来了,传统杂志如何生存?04-26

让报纸“活”起来04-26

拍案不只为了惊奇 关于反腐报道的若干思考04-26

全面准备,积极进入三网融合时代——记第三届广电行业04-26

数字环境下区域性学术期刊如何提升传播力04-26

从上海11·15火灾报道看媒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