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监控;管理;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个基本维度,无一例外需要依托心理规律去实现,特别是情感态度的获得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将较容易接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此课题的研究价值有利于促进教师“全员、全科、全程”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提高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可见,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现实意义。由于教师“渗透能力”以及评价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很难真正落实,渗透“度”难把握。如何测评、监控和管理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值得研究、探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课题操作概念界定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从现代信息科学的角度看,监控就是通过检查、考核、评比、总结等形式和手段,及时收集关于被监控系统活动进展的种种信息,按照计划规定的目标、政策和原则,为消除目标实施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而采取进一步的操作与管理措施,以纠正偏差和失误,使其朝预定方向顺利地发展。其中,贯穿监控过程之中的就是信息的不断变换,包括信息的接受、传递、存取和加工。监控实质上就是借助反馈实现的有效控制。具体要制定中小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表和课堂心理气氛评估指标,以便监控。
“现场监控”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进行的监控。定期听各年段、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后,进行议课、评课、反思、改进。“预监控”是指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事先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管理”指研究、探讨中小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课堂管理。
三、课题研究概述
研究目标:构建“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
研究内容: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特点、原则与方式;根据学科特点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课堂管理;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课题预期创新点: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
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测验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研究设计有:前实验和准实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制定了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详见曾建兴撰写的《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价》(《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4月P88~89)。这是我国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份“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份“评价表”操作性强。
(二)确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有靶子,枪射击才有方向。同样,教师要明确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才有利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学科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教师既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明确每节课的心育目标。一般而言,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努力达到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学目标,还要力图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八点: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实施潜能开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探讨生命教育——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以“认识生命”为教育重点;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以“珍惜生命”为教育重点;在初中阶段,以“尊重生命”为教育重点;在高中(中职)阶段,以“热爱生命”为教育重点。
(三)明确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目的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个基本维度,无一例外需要依托心理规律去实现,特别是情感态度的获得和价值观的形成。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行动将成为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学科教学未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谓是目的性忽略,所谓目的性忽略就是在你有目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总是奔着你的目的而去,从而忽略了一些小的事情,并且这些事情肯定是你又不得不再返回来重做的事情。这样就产生了目的性忽略。你本来可以在有目的做这件事情的同时把小事也一起做,但因为你的目的占主导地位,因而总是忽略还需要辅助的事情。学科教学未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谓教师只考虑了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这个“主目标”,忽略了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副目标”。 学科教学未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明确地说是不成功的教学。
2.全科性。美国学者杜伯伦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指出:“作为一个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如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到应收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最关键时期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他将忽视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假如教师应尽自己的职责,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公民,教师们就必须意识到他们作为心理保健工作者这个角色的责任。”要树立每位教师都是“半个”心理学教师这个理念,所有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3.全程性。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从课堂组织管理层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常规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调控课堂中各种因素及其关系,使学生处在积极状态而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4.主动性。主动性是指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已明确,有助于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所有学科在教学全过程中都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每堂课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心动不如行动,各位教师都应主动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称得上尽职尽责。
(四)确定贯彻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式
学科教学中,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恰当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遵循长期教学实践工作的规律,是根据学校学科教学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确立的,它是学校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八条,即:学科教学为主,心理教育为辅的原则;背景原则;面向全体原则;和谐原则;差异性原则;成功原则;主体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五)归纳了根据学科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明确其特有的目标、原则和方式,而且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组成员根据社会、自然和艺体三类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方法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限于篇幅,本文只对社会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作较详尽的阐释。
社会学科类课程包括语文、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英语等。社会学科的特点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直接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社会学科类课程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注意、想象、直觉、形象思维等心理能力的培养,而且蕴涵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思品课、政治课有许多直接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第二,多数课程间接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其中,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有哲理与情感的文章组成的,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历史、地理学科可以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自然、国情等来激发学生的各种高级社会性情感。英语学科教师不但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内容和语言结构,更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或理想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在理解社会学科的特点之后,必须探索、尝试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以语文教学为例,主要有五类十种方法: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类:通过教材学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通过剖析课文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②通过剖析典型人物的心理特征让学生明辨是非,化解其心理冲突。
③通过表现爱情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
④通过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类: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
①各种不同类型的作文形式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②改变作文批改观念。
第三类:通过周记、日记、随笔、书信、短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类:通过课内外阅读指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类: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①利用语文活动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②在课外集体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干扰,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六)探索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监控策略
1.多种渠道实施教师研训,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课题组总结归纳概括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理论,要求承担子课题的实验学校要理论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实验教师要学习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理论知识,包括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式、根据学科特点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2.根据“理论”,开展“教研”,提高教师“技能”
根据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特点、原则、方法、评价标准,实验学校开展个人或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赛课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通过校、县、市和省级“教学”研讨,“现场监控”(定期听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之后,进行议课、评课、反思、改进)和“预监控”(在教学发生偏差之前,事先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
3.采用测验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或学业成绩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实验教师为了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通过测验法、观察法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例如,建瓯一中承担了《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的研究》课题,通过心理测试软件对实验班及对照班级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心理健康测试、学习适应性测试和气质测试。同时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语文学习现状。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动机、意志、气质等心理特点及语文学习的现状,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技能得到提高,成绩也得到提高,特别是优生的比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4.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防止学生辍学,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实验教师重视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如,画好师生“平行线”,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在纠正后进生的违纪行为时,切不可伤害他们,尽可能满足学生人格尊重的需要,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扬,对必要的批评进行温和、善意和美丽的“包装”,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取信心,带着乐观、愉快、轻松的心境去学习。对后进生进行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是大面积转变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可防止学生辍学,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七)提高了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课堂管理水平
要想提高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学校领导或管理者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必须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其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术。
其次,准确评价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或准确评估课堂心理气氛。准确评价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可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价表”作为评价标准,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准确评估课堂心理气氛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和基础。评估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等。我国学者柳夕浪根据课堂心理气氛的内涵,从课堂敢为、课堂不适、课堂交往、课堂态度等四个方面编制了《课堂心理气氛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要求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心里充满安全感。
再次,积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维护,要求完善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人际关系和谐,积极倡导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等。
(八)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能力
实验教师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价》《高中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研究》等十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课题组汇编的《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监控与管理研究》收入了优秀论文、优秀教育案例、优秀教学设计、课题结题报告共133篇,字数达60多万字。有些承担子课题的实验校纷纷把论文汇编成册。
课题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实验,在理论与实践上做了一定的探索。为总结经验,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展示实验校的研究成果,2010年11月,举办了南平市首届“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有15位教师获得了一、二等奖。选手们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操能力得到了评委和听课老师的肯定。
课题主要成员及实验校领导普遍反映: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九)研究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系统和全面
本课题研究实验学校达19所中小学,涉及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中小学学科几乎都开展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可谓较系统、较全面的研究,其中语文学科研究最深入。这为今后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五、实验之后的建议和打算
课题研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将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深入研究,实验之后的建议和打算如下:继续完善修订各学科“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评价表”;评选“优质课”,提高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操水平;加强有关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申报省级课题,推动实验向纵深发展。
注:《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监控与管理研究》为南平市教育学会2008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此文为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1]叶一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教师通识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董奇,周勇,陈小兵.自我监控与智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姚本先,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试析落后国家的干预偏好04-26
社会资本理论与中国经济史分析04-26
德鲁克知识社会观探析04-26
浅谈宁波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04-26
试析知识转化研究述评04-26
试论中西古代财富思想的分异与启示04-26
试析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几点思考04-26
三维价值结构与三维簿记原理探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