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到达国际间互相了解和信息交流的目的。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鲁子问先生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其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二是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教学离不开对它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要想充分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笔者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摸索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转变师生观念。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供前提保障转变师生观念是树立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对英语语言理解的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故有的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旬的堆砌。教师还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逐步使学生对这些文化规则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主动使用,发掘潜在的文化意识。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2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些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通过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样,如Lovelyday,isn、tit?It/'sSOcoldtoday,isn、tit?等等。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ouarealucky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 odg是“幸运儿”;“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me,lovemyodg;“风水轮流转”的英语表达是Everydoghashisday。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在用法上不尽相同,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Youhavegotablack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tea,而非redtea,green在英语里可表示无经验、不成熟;而Youareblue的意思是Youaresad。通过这种对比,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
3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口及主要庆祝方式。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4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
唯一的课堂传授途径不能促成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提高,还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因特网还可以通过阅读报刊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该民族生活态度、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通过它,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而且可以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世相百态,从而增加对该国文化的认识。
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是变化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由语言的民族文化性质决定。作为英语教师,尤其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方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32陈俭贤.依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M】.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应对策略04-26
试对中国物流行业融资需求及操作方案的探讨04-26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04-2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定位思考04-26
中国私募投资基金规范运作的内部模式分析04-26
银行业效率、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04-26
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