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盈余管理的基本认识及动机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公认会计准则的范围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主要是借助于合法的会计手段来实现的,其目标是得到一种令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报告结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因此,公司管理当局为了明确或解除受托经济责任和减少各种债务约束的限制,必然会借助盈余管理来实现管理人员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总目标,进而获得公司的未来生存、获利和长期发展的潜力。正因为如此,盈余管理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各国公司财务理论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会计造假是企业为了达到隐瞒和粉饰真实的经营业绩,采用伪造凭证、虚增企业收入、披露虚假信息等一系列超过法律允许范围的手段来对企业利润进行调节的一种非法行为。
(二)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1.契约动机
(1)报酬契约动机。希利(Healy,1985)发表的一篇名为《奖金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的文章就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著名的实证研究。
图1是一个典型的奖金计划,从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经营者盈余管理的动机来源于奖金计划。如果净收益偏低(即低于L),经营者就会想办法进一步降低利润,这称作注销巨额资产;同样,如果净收益偏高(超过了U),也会促使经营者选择降低报告净收益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因为超过盈余上限的那部分净收益会永远失去带来奖金的机会;只有当净收益介于L与U之间时,经营者才会采纳增加报告净收益的会计政策和程序。
另外,报酬有显性报酬与隐性报酬之分,这在我国特别明显。前者为公开的薪酬,后者则多指非金钱的好处,如声望、政治前途、在职消费等。尤其当上市公司是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时候,报酬制度与人事制度缠在一起。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而言,声望和政治前途也许是他们更为看重的报酬。当然,这些隐性报酬与公司业绩也呈正相关,而评价管理人员业绩在现阶段最重要的依据是会计盈余,故隐性报酬也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其他契约动因。诱发盈余管理的其他契约动因,其中一个主要的例子就是长期借款合同。典型的长期借款合同中包含了保护性条款,防止经营者采取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如果违反合同的代价是高昂的,公司经营者自然就会千方百计避免违约。实际上,他们甚至尽量避免出现违约的可能,因为一旦出现这种趋势,经营者的经营自由就会受到限制。因此,盈余管理就作为降低违反借款合同可能性的一种手段出现了。 税收动机。对于盈余管理,所得税可能是一个最明显的动因。然而,由于税务部门是采用税务会计的规定来计算应纳税款的,因此,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企业操纵的空间。但是,对存货发出成本计算方法是用后进先出还是先进先出法的选择可以算作是一个例外。有研究表明:希望减少税负的企业通常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财务报告。当价格上涨时,相对于先进先出法,采用后进先出法通常可以降低报告收益和减少税负。但我们也会发现在价格上涨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选择用后进先出法。事实上,企业既可以选择后进先出法降低盈利、减少税负、增加现金流量,也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提高盈利、增加税负、减少现金流量。对于我国盈余管理的税收动机,不同类型的企业截然不同。根据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的调查表明:私营企业大多表现为虚减利润,以达到税负最小的目的;而国有企业则大多表现为虚增利润,以形成代理业绩好的经营形象。上市公司情形怎样呢?不论私营或国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因证券管理制度(如配股、挂牌)的存在,往往表现为将利润尽可能做大,以绩优股的形象出现。至于利润虚增引起的税收支出,不但不会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减少,而且会得到绩优公司的称号,还会给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带来声望和政治前途。 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动机。此时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情况是一些企业业绩不佳的经营者为避免被解雇进行了盈余管理;另一种情况是即将退休的高层管理人员,常常会采取使报告收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增加他们的奖金;第三种情况是新上任的高层管理人员会进行大冲洗(Big Bathe),注销一笔巨大资产以提高未来盈利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在我国己经出现。根据不完全统计,在1998年年报出现的 76家公司中,约有1/3的公司在该年度报告期内更换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公司首脑更换后要做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件事是清理不良资产,处理坏账和存货,这一方面是为了摸清家底、盘实资产;另一方面是为了明确责任界限,既对新的决策层负责,又对股东负责。同时,清理的结果是当年公司出现大额亏损,但也为来年的盈利打下基础,这类公司一般也称为“主动亏损”公司。 资本市场动机。我们知道,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IPO)并没有一个已经确定的市场价格,而且在募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确定股票价格的重要信息来源。有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即将上市的企业,其经营者很可能对募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盈利进行操纵,以使公司股票有一个理想价位。另外,各国的会计规则和法律规范也使经营者掌握了大量的机会,比如,美国会计规则允许即将上市的公司可对以前几个年度的利润进行重新表述,虽然重新表述必须经过审计,但审计人员在一些问题上会允许公司老板做适当操纵;在我国《公司法》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的须具备一定条件,如“公司必须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等。卢文彬(1998)对 1996年- 1997年的所有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这些IPO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都出现明显的下降,进而证实了IPO公司经营业绩的下降是由于过度财务包装所引起的。同时,由于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始终包含着会计盈余指标,使企业在配股时也倾向于粉饰报表。如1999年之前配股政策要求的是连续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必在10%以上,因此,上市公司的10%现象十分明显。1999年之后改为3年平均净资产不低于10%,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相应又出现了6%现象。另外,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和保牌,也会进行盈余管理。
相关文章:
小议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04-26
浅议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04-26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04-26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控制探讨04-26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04-26
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04-26
基于钻石系统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04-26
国有企业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我国财务分析师远期盈余预测偏差的实证研究04-26
高职院校筹资体系的构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