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价格和成本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国际比较沿革综

时间:2024-04-26 06:58:0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吉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荆波

【摘要】自然资源的价格和成本问题,在理论上的尖锐程度不亚于自然资源的再生与保护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尖锐程度。其一直是环境经济学和生态学长期研讨的问题,也是会计学科领域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首先对自然资源的价格和成本核算在国际上经典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沿革综述。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对中外经典权威专着观点进行系统归类,按理论、模型构建和经济效果分析三个维度,归类了中外各俱特色的方法,且在系统文献研究中,笔者所综合归类的各个结论涵盖了目前所有的此类研究的一级文献资料,做到了各个结论彼此独树一帜,不具有交集,这是进行后续性全面、完整、科学规范与实证研究的全部理论与方法的储备。
关键词:自然资源、价格和成本、核算理论与方法、国际比较、沿革综述

一、引言
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体、土地、矿藏、森林、动物、植物等天然生态资源,其虽是地球变迁的产物,但由于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又由于其往往由一国主权国家拥有所有或控制权,因此对其的使用,也必须进行交换,因此必然有交换价值的计量,这就涉及到自然资源被利用前的人类开发过程所付出的劳动,因此自然资源就有了价值(或培育成本、开发成本)问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其稀缺时,必然带来了供不应求,因此其交易价格必然按照供求规律、效用规律等发生变化。又由于自然资源属于公共物品,所以,其由于企业违背社会责任,造成外部性的概率更大,因此对其进行恢复,所发生的恢复成本或者避免被外部性所发生的预防成本,也是在自然资源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二、研究意义br />对于自然资源的价格、成本核算问题是一项非常基础性的学术研究,目前对于自然资源的价格制订,及其成本核算仍然是一个没有真正、彻底解决的问题。但其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和个人的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制订环境规制、增强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引导贸易往来、核算绿色经济都是一个最为基础和相当重要的问题。目前从会计学角度去探讨的理论成果还不很多,并且从目前会计界的研究成果看,能从更为宏观的视角着眼,提出会计为相关领域的需求服务的方面还非常少。所以从会计需要出发,研究自然资源的价格和成本核算有较为基础与深远的研究意义。因此,通过对资源环境相关学科学术中的最新研究的理论成果的追踪,将其对资源价格、成本方面的理论成果,在微观主体的会计核算中予以介绍、倡导、实现和落实,将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过程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在进行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之前,笔者借阅了在自然资源价格与成本方面的国内外经典专着,精炼出不同专着在自然资源价格与成本方面的本质内容,(见参考文献),按照理论、模型构建及经济效果分析的意义三方面分类,并按照年代进行排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历史沿革国际比较,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自然资源价格与成本核算的理论方面的综述
该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逐步完善且仍需要发展的。理论方面主要是探讨自然资源价格和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但是各学者均是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比如从资源的投入-产出平衡、资源保护、资源价格体系、资源效用、外部效应、资源补偿、环境规制等。具体观点如下:
[英]艾伦·科特雷尔(1981《环境经济学》[1] [M].商务印书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价格决定,首次提出“能源会计学”概念,指出通过确定各种最终产品生产所耗用的基本资源的投入量,来确定资源的价格及成本核算。
[英]阿伦·康托尔(1980摘自陈栋生的《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文选》[M].广西人民出版社)指出导致自然资源的污染费用是补偿资源质量必须考虑的因素。污染费用一方面是污染造成的损失费用和人们与污染隔离的防护费用,另一方面是监管的情报行政事务费用和防治消除污染所产生的费用。同时两方面的污染费用之间大致成一种相反关系,在两者之间的某一处是存在一个最佳结合点的,这个点对应的就是均衡价格。
[中]徐寿波(1982《能源技术经济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在其《能源价格理论》中指出,应考虑能源价格与其他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能源工业内部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之间的比例。目前,我国各种能源之间的比价不完全合理,应制定出符合我国自己特点的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
[英]朱利安·罗威,大卫·路易士(1985《环境管理经济学》[2][M].贵州人民出版社)指出自然资源的价格可以通过其效益来确定。派尔士(Pearce)认为应考虑一些必须的参数,包括化学现象、生物现象、物理现象、社会现象、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比如环境舒适性方面、减少有形危害、户外休息娱乐的效益、一般的舒适性和审美学的效益、人类健康的效益等。还有当废弃物的排放损害了环境的吸收能力时,就会产生“动态外在性”的生物影响,同样对价格和成本核算有影响。伊利奥特(Elliott)和耶诺(Yarrow)推导出了在动态模型中减轻污染的最优条件的价格。提汉斯基(Tihansky)其还讨论可通过消费者的“支付愿望”来确定自然资源价格水平。波林斯基(Polinsky)和鲁宾菲尔德(Rubinfeld)认为应该把许多别的变数也包括进来以阐明财产的价值,并利用一个普遍平衡的模型,强调的是效用水平取决于收入水平、财产价值和环境舒适性水平。
[英]朱利安·罗威,大卫·路易士(1985《环境管理经济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是研究环境经济学的专家,探讨了环境控制成本的问题。指出社会决策的根本方针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投资,一直要进行到每增加单位环境质量的社会边际效益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
[中]姚建(2001《环境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用现代价值理论两大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的主观效用价值论,来分析自然资源价值的特点和决定因素,寻求量化。
迪皮(1844)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这种思想后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收益的概念。其按照帕累托最优原则,寻求市场上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由于价格并不是价值简单的货币表现,制定价格还要考虑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其他因素。国家在考虑具体供求情况时,可以使某些商品价格不同程度地背离其价值,以鼓励或限制这些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样,为了得到社会合理的价格,就要求对其某些与价值相背离的计划价格进行必要的纠正。由于纠正后的价格不是实际的计划价格,所以就称之为影子价格。为了克服估算影子价格的困难和应用上的局限性,国外经济学家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美]迈里克·弗里曼编著的《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3](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领域的国际权威。首次系统地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运用于环境和资源价值评估之中,为环境和资源的价值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 威廉·J·鲍莫尔,华莱士·E·奥茨(2003《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4](第二版) [M].经济科学出版社)论证了外部效应理论,提到了正外部效应下,不确定性和政策工具的选择,是进行价格还是数量控制?负外部性条件下,竞争性产出是否导致生产过量及生产集的非凸性和影响可耗竭资源的最优定价。
[中]赵细康(2003)指出资源保护的实质是纠正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外部性影响,即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对资源保护成本及其产生机制、资源保护成本的分担和资源保护成本的消解,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影响分析。
[中]赵贺春(2004)专着论述了《环境会计专题》其中专门对环境会计计量属性与方法、环境资产的核算、环境成本核算、环境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了理论方面的阐释,并就企业微观成本和社会总成本进行了比较。
[中]林万祥,肖序(2006)专着的《环境成本管理论》是一部专门对微观实体提供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系统著作。书中从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政策入手,明确了环境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环境保护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根据企业制定的环境目标及要求,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使得环境成本的环保效果、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
[中]蔡春(2006)提出大循环成本理论,其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定性、定量上将环境损失、费用纳入成本计算,强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消耗,必须给予充分补偿,在产品价格的形成、劳动服务的提供中有所体现,从而形成环境补偿资金。
[中]傅京燕(2006)指出环境规制会影响成本和差异化这两个竞争力的组成因素,环境保护的成本主要由私人承担,而环境保护的收益却由社会共享,由此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效应。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并不完全反映社会成本(或收益),因此需要税收(或补贴)以恢复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并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以上的自然资源价格和成本核算的理论说明,模型构建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但是各学者均是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比如从资源的投入—产出平衡、资源保护、资源价格体系、资源效用、外部效应、资源补偿、环境规制等。但是,目前综合这些,会计核算中,对于采掘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型企业来说,就涉及到自然资源成本的核算以及价格的确定和企业利润的计算。同时还涉及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及其对后续制造行业成本核算及价格的影响,
(二)关于自然资源价格与成本核算的模型构建的研究
该模型构建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又回归到更深意义上的简单的过程,即由经济现象演化成经济数学的模型理论论证,又由经济数学模型,回归到实务中可操作的具体的价格计量与成本核算方法。具体为:
《增长的极限》(1972)应用复利定律的指数增长模型F=P(1+r)n测定了资源的未来储存期间,指出资源是稀缺的。
[英]艾伦·科特雷尔(1972)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来判断各种资源在经济中流动的内在关系。
[英]阿伦·康托尔(1980)用边际原理,分析得出最佳结合点处的价格是使社会的边际成本和价格相等的点。
徐寿波(1982)在其著作中均给出了各单个资源的计算模型,并强调了应建立资源间的比例关系,改革当前的资源价格体系。
派尔士(Pearce)有条件的得出了将边际净私人效益与边际外在成本相等的点,作为最优生产水平下的效益—成本分析的结果。
此外还有学者利用多元回归计算以确定不同城市的资源工人的工资水平和资源质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消费者的“支付愿望”。
更为普遍的方法是利用有差别的土地或财产的价格,作为资源改善价值的一个衡量,利用多元回归计算使财产价值与污染诸项指数及社会经济诸多变数发生联系,以便推导出反映资源质量的边际改善对财产价值的影响系数,但是由于财产价值,存在噪音危害,所以对于预测方程应该是线性关系还是对数关系才能得出最满意的方程式是存在争议的。
波林斯基(Polinsky)和鲁宾菲尔德(Rubinfeld)认为完美的做法应该是把许多别的变数也包括进来以阐明财产的价值,并利用一个普遍平衡的模型,但是效益的衡量乃是土地的价格而不是财产的价格,由此他们的分析只有对资源特性中的边际改变而言,才是正确的。
拉弗(Lave)和赛思金(Seskin),分析了某些疾病的死亡人数与大气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探析资源污染的外部性成本,不过他们未能将其它有关的变数包括进他们的方程之内。
拉克纳(Lackner)和索柯洛斯基(Sokoloski)在关于饮水污染的研究中,把估计的医药费开支加上损失的工作时间的价值作为水资源效益的评价。
[英]朱利安·罗威,大卫·路易士(1985《环境管理经济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二人在探讨资源质量控制成本时,推导出改善资源质量的投资,一直要进行到每增加单位资源质量的社会边际效益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
姚建(2001《环境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提出了对资源价值进行单项分类核算、总量核算和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思想,并指出了实际操作中关于定价技术、损益分析、纳入渠道和指标体系仍是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难点。归纳了资源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本法、调查评价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等。
[美]A.迈里克·弗里曼(2002《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有关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其主要有资源评估与公共政策、价值与效益的计量定义和计量福利变化、间接效益评估模型、非使用价值、针对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假定方法、非使用价值的理论与计量、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假定方法、跨时段的价值加总、不确定性情况下的价值分析、作为要素投入的环境质量、对寿命和健康的评价、房地产价值模型、内涵工资模型、自然资源系统的舒适性用途等均在理论与方法上给予了全面系统权威的阐释和部分的应用。
彭水军,赖明勇,包群(2006《环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通过对环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的理论分析,创新性的构建了模型并进行了极为广泛的实证分析。其研究方法:一是资源耗竭、内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模型构建,讨论了社会最优均衡分析、市场竞争均衡分析及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二是环境污染、内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间关系的模型,并分类为带有环境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带有环境约束的内生人力资本模型和带有环境约束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三是环境污染、国际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模型,是通过市场均衡分析和社会最优均衡分析得出了结论。
蔡春(2006)在其著作中,总结了自然资源要素的计量方法有五大类:一是直接市场法包括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二是替代市场法包括资产价值法、工资差额法、后果阻止法、旅行费用法。三是费用效益分析法包括边际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四是数学模型法包括模糊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法、皮尔数学模型。五是意愿调查评价法包括群众调查法、专家函证法等。
(三)自然资源的价格和成本核算的经济效果分析的意义
陈栋生(1982《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文选》[M].广西人民出版社) 指出寻求经济发展同资源质量之间的协调和持续平衡的规律,是为有关部门做出经济决策和资源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童宛书,黄裕侃(1983《环境经济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应当将保护资源当作战略问题来看待,研究资源保护的经济效果,建立资源指标评价体系。
吴义生(1999《环境科学概论》[M].当代世界出版社)提出实行绿色科技,采取集约经营,推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无废料的生产方式。
王伟中、郭日生、黄晶(2000《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M].商务印书馆)选取了28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体制的国家和8个不同性质的国际组织,对各国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背景、动机和发展趋势等情况作了介绍、分析和比较,并就这些国家在一些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的立场和对策作了介绍。
威廉·J·鲍莫尔,华莱士·E·奥茨(2003)在环境政策方面提到了非最优化效率下,收费方法与制定标准的问题,环境保护的可转让排污许可证、税收与补贴、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问题方面的政策设计。
赵细康(2003《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指出资源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专业化、产业转移、贸易模式等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其程度高低是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变化相关联,与污染密集产业的转移相关联。并且其专章讨论了环境保护的微观影响分析,对环境保护成本及其产生机制、环境保护成本的分担、环境保护成本的消解也就是环境保护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厚的影响分析。
赵贺春(2004《环境会计专题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构建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主成分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环境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了环境经济手段对会计报告的影响和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难点与对策。
傅京燕(2006《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经济科学出版社)因为资源政策能够诱发创新、能够创造先动优势、长期来看对竞争力有正面的影响、预防后续可能承担的更多的治污成本及本国的资源恶化,并起到示范作用。使用的研究方法有:静态不考虑创新的局部均衡方法、静态考虑创新的局部均衡方法、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战略性贸易模型。
林万祥,肖序(2006《环境成本管理论》[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从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政策入手,明确了环境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环境保护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根据企业制定的环境目标及要求,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使得环境成本的环保效果、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
蔡春(2006《环境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指出在环境状况评价中,有时会采用指数评价法,在用多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时,可具体使用均值型和计权型;分级聚类法,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有积分值法、W值法和模糊聚类法,模型评价法,常用的有矩阵模型、网络法、经济损益分析法等方法。
王德发(2008《绿色GDP——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及其应用》[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阐释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系统(绿色GDP)的核算特点是将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新设计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指标则侧重价值量核算,探索生态指标、资源环境指标如何以货币计量,包括资源定价、资源折旧、资源核算及其指标体系等。
四、研究结论和展望
正如联合国全球调查,对环境影响突出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制药、钢铁等,披露的信息多为描述性,定量性的很少,由此调查表明,没有现成的资源会计准则和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依据,其实质是自然资源的价格和成本核算方面在会计准则制订方面还没有成熟的规范。因此综述以上各个自然资源的价格和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对自然资源价格和成本核算的从不同角度及理论依据出发,分析其科学性及实施的结果是必要和前沿的。这方面的具体会计领域中的运用,笔者会在后续文章中列明观点、论证表述。

参考文献
英.艾伦·科特雷尔着,王炎痒译. 1981.环境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7,85
陈栋生着. 1982年.第1版.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文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61
徐寿波着. 1982.第1版.能源技术经济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507,517
童宛书,黄裕侃着. 1983.环境经济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9,140,118,219
英.朱利安·罗威,大卫·路易士着,王铁生译. 1985.环境管理经济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18
吴义生主编. 1999. 第1版.环境科学概论.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91
主编王伟中,副主编郭日生,黄晶.2000.第1版.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3
姚建主编.2001.第1版.环境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06
美.A.迈里克·弗里曼着,曾贤刚译.2002.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4
美.威廉·J·鲍莫尔,华莱士·E·奥茨着,严旭阳译.2003.第二版.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9
赵细康着.2003.第1版.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9,77,132
赵贺春着.2004.环境会计专题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29,249
林万祥,肖序着. 2006.环境成本管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107,248
蔡春,陈晓媛着.2006.环境审计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44
傅京燕着.2006.第1版.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37,63
彭水军,赖明勇,包群着.2006.第1版.环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86,122,146
王德发着.2008.绿色GDP——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及其应用.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3,27

相关文章: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探讨04-26

食品生产企业对子公司财务的管理04-26

知识经济下财务管理对象及内容的变革04-26

浅谈企业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控制的最优选择04-26

浅谈企业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控制的最优选择04-26

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市场应用04-26

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资本结构优化分析04-26

信息化时代如何构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04-26

知识经济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04-26

厦门航空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构建大财务管理体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