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集团内部相关联各方在交易过程中所采用的价格。我们通过追述内部转移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描述企业内部转移价格选择策略,最后通过例证解析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选择制定。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 理论研究 实证分析
一、理论解释
(一)理论的渊源与发展。1777年英国人罗勃特·汉密尔顿(Robert Hamilton)发表的关于苏格兰麻纺业会计实务的名为《商品介绍》(A Introduction to Merchandize)的书,是最早对转移价格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之后,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移价格学派,主要研究的是转移价格怎样制定才能使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Cook(1955)认为内部转移价格是在企业分权管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对各种内部转移价格类型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Hirshlefer(1956)、Baumol和Fabian(1964)等在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用数学方法对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进行论证。以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的学派,更多地考虑组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于内部转移价格的影响。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为基础的转移价格的学派,则运用交易成本为工具分析内部转移价格。
(二)理论的核心思想。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内部转移理论的出发点,企业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为防止专利和非专利技术优势的流失、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化,同时为满足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追求规模经济,企业就有动力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内部交易。内部交易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部资金、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调拨,将以往借助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化为内部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以节约交易成本,从而保证效益最优化。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二、企业内部转移价格选择策略br /> 企业内部转移价格作为一种战略管理行为,企业在制定相应内部转移价格的时候必将会面临类型的选择。
(一)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类型。
1.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指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相互转移产品或劳务时,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应价格作为计价基础的方法。在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般采用市场价格,这种方法能较好地体现公平性原则。
2.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在产品或劳务全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按合理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作为计价基础。即:价格=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成本利润率)。成本加成法能保证卖方有利可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但不一定会使公司利润最大化、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参与市场竞争。
3.双重价格法。所谓双重计价法是指对同一中间产品用两种标准对转出单位和转入单位分别计价,促使双方都有交易的动机。采取双重转移价格定价能够使卖方获利而买方仅负担成本,或者卖方以成本加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而买方只支付该产品的成本部分,买卖形成的差额在专门的集中核算的账户记录核算,这种方法将会大大激励着企业进行内部交易活动。
4.协商价格法。协商价格法是指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双方以正常的市场价格基础,通过有效协商,拟定一个买方和卖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协商价格一般以市场价格为上限,以单位变动成本为下限。协商价格法有助于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但在协商过程可能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甚至会削弱分权管理的优势。
(二)企业内部转移价格选择策略。选择转移价格应考虑的因素:市场竞争、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其组织环境、责任会计模式及其责任中心性质、公司规模。
1.市场竞争。如果市场上有很多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劳务时,市场价格减去相应期间费用就是最好的转移价格;若中间产品或劳务属于非完全竞争的,企业的最佳选择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协商价格;若中间产品或劳务外部市场不存在时,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制定方法则应作为最佳选择。
2.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其组织环境。公司的组织环境及管理控制系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而影响了公司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的选择。一般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该类型公司多选择以成本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而置身于完全竞争性环境下的综合集团公司,更趋向于选择市价作为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3.责任会计模式及其责任中心性质。责任会计制度按其公司组织结构不同,可分为分权模式和集权模式。在分权模式下,企业常常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而对于集权模式,其下属经营单位经营自主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和约束,因此,以成本为基础制定的转移价格应作为适宜选择。
4.公司规模。公司的资产经营规模越小,生产可供外销的产品也越少,公司内部则很难形成交易市场,其内部转移价格也就无从谈起,而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而言,相关关联单位,和子公司业务往来较频繁,极大促使企业内部交易市场的形成,因此,相应内部转移价格的选择也成为公司业务的常态。现实中,市场价格法一般是作为大型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首选。
三、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案例解析
大成电子元件设备有限公司,由甲和乙两个部门组成,每一个部门都是独立的利润中心。甲部门生产高效率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普通的集成电路两种产品,有关的成本资料如下: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材料费为3元,直接人工工时1小时,小时工资26元,工资成本26元;普通的集成电路,材料费2元,直接人工工时1小时,小时工资20元,二次成本20元。甲部门的全年固定费用为450 000元,年生产能力为55 000小时。到目前为止,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品仅有一个客户,该客户每年最大需求量18 000件,单价50元。如果该公司不满足这家客户的需求,甲部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生产普通的集成电路,单价为26元,无需求限制。乙部门只生产单片机一种产品,每台售价130元,需要从国外进口一种复杂的电路板,单价55元。单片机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表略)
一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技术上可以改为电路板的代用品。这种改进需人工1小时,从而每台单片机的人工为6小时/台,乙部门已要求甲部门制定一个转让价格,以便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能全部销售。现实中,企业会面临下列几种关键路线的决策选择:
如果企业今年单片机的销售量预计为5 500台,从公司总体角度来考虑,公司可以将多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转给乙部门来替代电路板。根据有关资料分析:
(表略)
生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后的剩余生产能力=55 000-18 000×1=37 000(小时)
(表略)
当企业不采用甲部门生产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是让乙部门从市场上采购的决策路径时,Tcm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8 000×21=378 000(元),Tcm普通集成电路=37 000×4=148 000(元),Tcm乙部门=5 500×27=148 500(元),该企业的Tcm加总为674 500元。当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将甲部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转给乙部门来替代电路板时,转让5 500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需5 500小时,普通集成电路则要减产5 500÷1=5 500,在本次内部转移中,Tcm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8 000×21=378 000(元),Tcm普通集成电路=31 500×4=126 000(元),Tcm乙部门=5 500×45=247 500(元),该企业的Tcm加总为751 500元。经过两种关键技术路径的对比,该企业在现行的销售和技术条件下,应选择从企业内部转移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更多的Tcm。如果单片机的需求量确定为5 500台,而价格是不确定的,那么在其他数据不变的情况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转让价格则为多少比较适宜。此时需要分析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相关成本=29+4×1=33(元);电路板的相关成本=55-10=45(元);所以转让价格应是在33-45元之间。
四、结论
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转移价格广泛地应用在企业决策制定、成本计算和业绩评价等方面。但如同Cook所认为的那样,没有万能的转移价格,只有较优的转移价格,企业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管理模式的不同,都将影响内部转移价格策略的选择。S
【参考文献】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br
[1]论文检测天使-论文免费检测软件[EB/OL]. /d/file/p/2024/0424/shu.html /> 1.秦凤翔.西方思想库〔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Paul W.Cook,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Transfer Price Problem.The Journal of Business,V01.28,No.2(1955),87-94.
3.马新智,郑石桥.内部转移价格——一个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李思奇.浅谈内部转移价格的种类〔J〕.现代商业,2011,(12).
6.王芳.论公司内部转移价格及其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2).
相关文章:
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比较研究——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04-26
涉及盈余管理的债务重组探讨04-26
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之我见04-26
论公允价值在中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04-26
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家公司进行财务分析04-26
论公允价值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04-26
经济危机下对公允价值的思考04-26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