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 语言 文化 跨文化
摘要: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不仅学会语言,也逐步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蕴,能够让语言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语言与文化学习相得益彰。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教授外语是为了了解掌握母语之外的另外一种语言,因此不可避免要接触目的语所传载的文化。拉多曾经说:“如果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学到真正的语言。”弗赖斯也强调了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认为,“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可见,文化内容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学习语言而不了解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便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语言承载并展现文化的特质。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学习和掌握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他为全社会所共有。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2.语言反映民族文化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特点等文化特征。
3.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然而,当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语言形式不能满足其需要或阻碍其发展时,人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改造思维工具,促使语言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思维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小学外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文化背景内容
课堂教学是小学外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语言材料中的文化背景内容,并“随语随文”地进行渗透,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如:在讲到称呼词时,英语中的绝大部分称呼词都有双层或多层含义,例如英语中仅用uncle, aunt就代表了汉语中叔叔、伯伯、姑父、舅妈等多个长辈的称呼语,而在汉语中,这些称呼要秩序井然,不得混一。在讲到英语人名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在这一方面的差异,东方人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有趣的是,有些西方家族用颜色来作为自己的姓,中国也有个别姓如此。这一点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产生兴趣。进一步挖掘,西方人晚辈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以示亲密、友好;而在东方这是离经叛道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不尊重。通过这些语言形式和特点来挖掘中西方两种文化内涵,反映了西方人之间的随意和民主,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和尊老敬上等特点。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吉林省编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谈论动物的身体部位,在该单元中编人了中国的华表、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丹麦的美人鱼像等。笔者注意到,这几座雕塑都和动物有关,都带有某些动物的特征,且都蕴涵着本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华表上的龙具有几种动物的特征。它具有马的头、蛇的身、鱼的鳞、鹿的角、虎的爪,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在金字塔的脚下,有着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传说中有一个狮身人面的怪物,它总是向过路的人出谜语,如果过路人答错了,就会被这个怪物变成雕像。有一天.它给一个过路的小男孩出了这样的一个谜语:什么东西小的时候用四条腿走路,长大后用两条腿走路,变老后用三条腿走路?聪明的小男孩马上回答出了这个问题,结果怪物自己变成了狮身人面像。美人鱼是安徒生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主人公,具有人身和鱼尾的神话色彩,是丹麦国家的标志,是美的化身,展示了顽强、勇敢与牺牲的精神。通过了解这几座雕塑,不仅能了解这些雕塑的特点,复习本单元的语言知识,也进而了解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得到了相关的英语外延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话题式讨论活动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意识地开展一些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身心特点的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课外活动,可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健康发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增强动机。在课外活动中,笔者以“文化包”的形式讨论了几个话题。如:节日。首先向学生介绍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然后让学生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这些节日的资料,进行文化对比。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现在中国也很喜欢这个节日,因为这一天充满欢乐与祥和,正如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欢乐的节日。通过对比,学生了解到这两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人们在庆祝圣诞节时,要装饰圣诞树,唱圣歌,吃火鸡,孩子们等待着圣诞老人往袜子里装礼物;而中国的春节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要在门上贴对联、福字,在窗户上贴窗花,年“三十儿”夜吃饺子,孩子们忙着放鞭炮,亲戚朋友互相拜年。由这两个节日还可以延伸到不同民族庆祝不同节日的不同风俗。又如在谈到颜色时,我们中国把红色作为吉祥的象征,大喜的日子用红色来点缀,喜事也俗称为“红事”;而西方把大喜的日子称为“Whiteday",即白色的日子,因为他们视白色为圣洁。
3.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根据小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体验性的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加深对跨文化意识的认识。如: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可先引导学生回家或在社区做一些调查,中国的主食都有什么,在做中国菜时常用哪些调料,在中国的餐桌上常用哪些餐具等。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和外籍专家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交流,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并通过中西方饮食的对比,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可以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用中西方的做法炒鸡蛋,品尝味道有什么不同,自己尝试做汉堡包和三明治,体验其操作过程。在这个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和学习了相关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够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直接经验,进行体验和探究,从而使这个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渗透。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外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等有关知识,才能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从而达到顺利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增进交流与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煤矿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04-26
电力集体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体系构建04-26
财务部资金管理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是党员我04-26
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规范煤矿维简费04-26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管养资金保障问题分析04-26
湖南省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深入推进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