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我国入世后,经济纳入世界经济轨道,各种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而对人才的培养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并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是培养高素质跨文化交流人才,并不仅仅是教学,更多的是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小学的英语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扎实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品德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立能力,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科学技术及知识的更新,这要求教师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这些人才应有牢固的知识基础作保证,更应有健康、健全的个性。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要传播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而且,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学习的主动精神也要靠教师,这才是素质教育。很多人都认为思想品德教育都是班主任的事,其实不然,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1. 结合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英语学科授课时主要使用的语言不是母语而是英语,而且也不可能像思品课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接受教育。英语课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我的做法是合时机地、自然地、潜移默化地进行。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教学常规,培养学生有礼貌、互相关心、谦虚等好品质。如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每节课前的师生问好就在无形中增进了感情,Good morning/afternoon. Nice/Glad to meet you.(与学生握手)等方式的使用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告诉了学生见面应打招呼,有礼貌。在Free talk 中,采用的对话也是很贴近学生生活的,如Is everyone here today?(今天所有人都在这儿吗?) How are you today? (你今天好吗?) What do you like?(你喜欢什么?)等等,通过回答,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同时也明白了应该关心他人,这就是通过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一种方式。同时,教师也要言传身教,使他们懂得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2. 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往往不是现成的,而是要靠教师去挖掘的。现成的课本中没有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语句和材料,不像思品或语文课,可以把事实和道理写得清清楚楚,教师要从教材中去体会这课能培养学生怎样的品质。比如:在学习动物名称这一课,通过学动物的名称及I like...句型,培养起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通过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使学生能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名字,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可以通过问学生: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来到我们小朋友中间,你想跟他们交朋友吗? 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你想跟他们说什么呀?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to them? 在学Can I help you? 时,引导学生在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提出帮助;当别人帮助你以后要有礼貌地说声“Thank you!”;当你要打搅别人时要说“Excuse me”,当你要请求别人时要说“please”,对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Excuse me! Thank you. Sorry.等等在适当的时候要脱口而出。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我们在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有过硬的本领和健全的个性,成为真正的具有高素质人才。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渗透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素质
随着我国入世,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的轨道,各种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除了迅速提高外语水平之外,增强世界意识和全球观念,了解整个世界,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所有这些变化使人类具有了全球意识,使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因此,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世界就显得尤为必要。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只有了解了隐含在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还语言的血肉之躯,使人感受到它是活生生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载负着具体文化内容的语言”,才能使我们准确深刻地理解这种语言,恰当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由于对异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缺乏了解,因而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洞察力、识辨力和敏感性。导致的结果一方面就是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甚至产生误解;另一方面就是在运用这些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按照汉文化的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运用不恰当、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使交流受阻,影响沟通与合作。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用它来进行交际,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见面时我们却不能根据汉语言习惯问“How are you?”而应该说“How do you do?”。就汉语言来讲,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Hello. 都有“你好”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却是用在不同的场合。因此,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不能只学或只教语言本身,还应该了解和教授与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努力克服母语文化和习惯的干扰,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三、提倡宽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平时我们在上课时,可能碰到过这种现象,就是学生在发音发不准时,老师会不厌其烦地反复为他纠正,直到读对了才肯罢休,虽然这是为学生着想,殊不知,在你的坚持中,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英语不同于语文、数学,它是一门外语,学生刚刚接触到它,总带着好奇与畏惧的心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外语时总有一个语言“沉默期”,我们应给他们一个独立的人格空间耐心地等待,让他们自己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放开。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能有错必纠,而应多一些宽容,牢牢把握一个“度”,并要注意纠错的方式。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不打断学生的言语过程。2. 听学生表达时,教师不要带有不满情绪,而应适时、适度地用鼓励的眼神和简短的话语加以鼓励,给予正面评价。3.要特别注意对内向型的学生避免当众纠错,教师反复的批评指正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平时,我们要教育学生尽量多使用英语,让他们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实行自我纠错和相互纠错,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教师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她的实际知识的多少,而应是她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学生的宽容和爱心,如果你用母爱般心情去对待,那么学生们就能够更加认真学习,按照你所指的方向去努力,去学习,这样学生就有暖流,得到你的爱心和宽容学生们就有更多的自信心,才会更好地做人,做事。
四、为学生创设情境,树立个人形象,更好地进行交流
在与学生们进行课堂交流时,不应该用一种模式去生搬硬套,而是更多地激发学生们兴趣,用情境去引导,比如,日常对话,情境表演等去体会,树立自身形象,消除师生之间鸿沟,进行平等交流。
儿童学习一门语言主要以习得(acquisition)的方式为主学校作为小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阵地,必须在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保证孩子接触语言的频率,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老师讲了十句,学生哪怕只听懂了一句就可以了。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进行交流。英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开辟广阔的交流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 才能不断激活其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参与语言实践中,强化和巩固语言知识,同时消除学生的畏惧感,让他们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
老师的自身形象、语言、行动甚至一个极小的细节无不渗透学生的方方面面。在家中,父母是孩子的形象;在学校老师是孩子们的参照物。如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们面前不得体,都将直接影响学生。小学生有着纯洁的心灵,似一张白纸等待教师去绘制,而教师有着社会阅历,情绪化心理难免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自己,树立形象,用一种好的心态去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和学生们平等地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形势下,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需求。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张扬个性,为以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真正教会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04-26
河北省城市女中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分析04-26
消费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源04-26
浅析从产业集群发展视角看广东专业市场转型04-26
科学发展观和民生幸福04-26
农村宅基地制度现状及改革探求04-26
基于基尼系数角度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04-26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引起的寻租问题研究04-26
浅谈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