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洋县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时间:2024-04-26 06:30:4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分析了陕西洋县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促进洋县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应对策,以期对于其它西部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陕西洋县;生态旅游;对策
  
  1 洋县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
  
  洋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都有鲜明特色。以珍禽朱鹮、蔡伦纸文化、华阳古镇、长青生态为代表,可开发利用的资源35处,蔡伦墓、智果寺、青山观等主要景区(点)1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
   
  1.1 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区内海拔高差悬殊。既有蛾眉之秀,又有九寨之美,区内原始森林、冰川遗址、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观十分独特。区内海拔高差悬殊,主峰兴隆岭活人平海拔3071米,为陕南最高峰,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区域”。该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森林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独特、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库”,有种子植物20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1种;脊椎动物33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0种,尤以秦岭“四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鹘等珍稀野生动物而闻名中外,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尤其是朱鹮自然保护区,自1981年朱鹮被重新发现以来,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和有关国家的关注,1986年国家在洋县建立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1987年朱鹮被国家列入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992年12月我国实施《朱鹏拯救工程》,1994年1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朱鹮列入“极濒危动物”,级别高于大熊猫和华南虎,朱鹏在人们心中受保护程度逐渐加深,大家对于朱鹮的兴趣也逐渐浓厚,洋县是朱鹮的故乡,也是目前世界范围惟一的和最后的野生种群栖息地。
  
  1.2 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华阳古镇地处堪称中国“中央公园”秦岭南麓的山区小盆地中,全镇总面积约为561km2,南距洋县县城76km,背靠秦岭北坡太白县和周至县,西邻留坝县,东接佛坪县,是秦岭南坡腹地的中心城镇。华阳古镇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自秦汉以来沟通关中与陕南的最近捷的占道——傥骆道上的重镇,一方区域的物资集散交流中心,古镇空间布局建设采用中轴线布局方式,官府和庙宇在北,辅镇全城;商贸街和居住在南,以利贸易经营;古堡兵营在河东高台上,便于安全保卫,并以古商贸铺板门街为中轴线,南为商贸区,中为行政文化区,北为生产区布局十分严谨,是中国古代城镇建设的经典。此外由于地处秦岭南坡中山区,既有黄河流域文化成分,又因气候物产似长江流域而有楚蜀文化成分,风俗南北杂合而有秦腔楚韵,具有“近秦风而有楚俗”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华阳远离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虽是蜀道交通节点,但身藏大山与外界沟通不便,乡民养成民风淳朴、古道热肠、平和知足、勤劳不息、安定祥和的气象,透出一种既有秦调又有巴音特色的“世外桃源”人文氛围。
  此外红二十五军司令部遗址,世界名人排名第七、“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封葬处龙亭,保存完好的蔡伦墓祠和新建的供游客观赏参与造纸原始工艺流程的纸文化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游客拜祭先贤、体验历史文化生活的最佳场所,同时,陕南少有的唐开明寺古塔,元代良马寺觉皇殿和陕南唯一的城堡式明代皇家寺院——智果寺至今保存完好。
  
  1.3 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家开发西部,首先规定西部发展的方向是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基础设施放在第二位,产业结构调整放在第三位,西部开发首先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这就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陕西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洋县是陕西省44个旅游发展重点县之一,是汉中实施“146”旅游工程重点发展区域。洋县也将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陕西省省“十一五”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中提出建设“长青生态旅游区”,华阳旅游区和红二十五军司令部遗址也被列为省政府“十一五”十大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规划的性质中提出“洋县旅游区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自然生态型旅游区,主要功能是开发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和山地游乐等旅游产品,让人们接近自然,融入自然”。洋县的生态旅游应当抓住这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以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
  
  2 洋县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规划、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洋县目前已经形成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长青华阳景区总体规划、华阳古镇、长青生态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华阳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朱鹮梨园——牛头山景区总体规划等单体景点的旅游规划,但是景区的市场开发、营销策划等具体的专项规划、线路景点详细建设及配套设施规划、景区安全保障规划至今缺乏。
  配套政策措施方面,洋县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洋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中有所涉及,但缺乏对投资景区建设的优惠政策、缺乏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景区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2.2 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薄弱
  随着洋华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和华太公路的全线开通,洋县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交通将更加便捷,但是县内旅游道路等级普遍偏低,大部分根本不具备旅游道路的功能,道路指示系统也不完善,远未达到旅游交通“舒适、快速、通畅”的要求。旅游接待配套能力低下,全县2000多张床位中用于旅游接待的不足1000张,部分小旅馆、小饭店档次低,服务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卫生条件差。现有的娱乐项目内容单调、设施简陋、场所分散、规模档次不高,缺乏大型的娱乐设施,同时电力、通讯、医疗救护等设施也有不足,无法满足游客高层次、全面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3 缺乏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
  对旅游区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市场意识和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虽然洋县的朱鹮和蔡伦两张资源名片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是缺乏大尺度的景区内涵和大手笔的包装,旅游对外形象不鲜明,宣传口号一直处于探索中,没有形成品牌。这些严重阻碍了游客人数的增长。
    
  2.4 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洋县目前有景区导游讲解人员40多名,都缺乏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背景,难以把秦岭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秦岭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3 洋县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洋县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发展生态旅游,应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方针,在保护中适度、合理地开发,协调好生态旅游相关利益者:政府、开发商、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各方面的利益,寻求生态旅游和谐发展。
  
  3.1 坚持政府主导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发挥政府在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定位、政策引导、环境营造、机制创新、依法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生态旅游发展的管理体系和法制体系,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发展的组织结构和法规,形成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的机制,在目前的开发管理过程中,文化、民族、林业、旅游、科技等部门各管一摊,一直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应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把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建立政府监管的监督机制、政府政绩的综合评价体系,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为政府政绩的评价指标之一,避免政府的短期行为,借生态旅游的名义而破坏环境,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科学地完善各项生态旅游规划,进行合理布局
  科学的规划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提,旅游区规划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结构的严密性和生态功能的积极性,防止“只取不还”、“只用不护”的掠夺性开发,确定开发的目标、规模,确定开发区位和空间形态,确定区内各功能小区的布局,确定基础设施和旅游线路,确定客流容量及游览时间、方式,完善市场开发、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等各项支持性规划。
  
  3.3 进行资源整合、打造旅游精品
  资源的整合要突出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区域资源的整合。生态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实施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的整合,营造旅游者获得高质量旅游经历的空间,产业资源整合是通过对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景区建设,项目开发,线路策划,产品包装等各个方面实施产业资源整合,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提高旅游竞争力,区域资源整合是要打破行政区域封锁,按照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与周边县市的旅游合作开发,重点开发佛坪——洋县——城固——汉中——南郑——勉县的生态观光与历史文化游;汉中——朱鹮保护站——长青保护区——佛坪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观赏游,强强联手做大旅游,实现多方共赢。
  
  3.4 提高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
  生态旅游的开发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据调查表明,在已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的保护区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甚至没有一台必需的测量仪器,对旅游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一无所知,依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长期的对环境资源的透支性使用使环境造成的损害,必须依靠环保技术加以修复。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应得到各级旅游规划部门的重视。
  
  3.5 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景观的现场管理
  在整个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倡导生态教育,使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理解和热爱大自然成为旅游者的共同心愿,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旅游者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这样可有效地控制旅游消费中破坏生态的行为,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和生态旅游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都能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对已开发的生态旅游区要实行严格的现场管理。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动员和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资源保护工作,以增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对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几点看法04-26

关于银行业持续监管中的高管管理问题04-26

浅议合作意识的认知成份分析04-26

试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制定营销战略问题分析04-26

试论北宋东京的酒店及经营管理方式04-26

浅谈西方领导概念在中国的局限性04-26

浅析论如何优化车辆保险经营管理方式与具体措施04-26

浅析金融危机妹境下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04-26

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04-26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