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对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二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出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人力资源;山东省淄博市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多项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列。但要实现党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在工作指导上切实转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上来”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归根结底是农村人口的素质问题。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
一、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一般体现在农村劳动人口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上。
1.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全市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是:文盲占6.88%,小学文化程度占24.63%,初中文化程度占47.54%,高中文化程度占10.11%,大专及以上占0.86%。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平原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状况并不比山区和丘陵地区好,两类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并无显著差异。
2.农村人力资源技能状况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掌握了最普通的农业生产技术,比例高达69.24%,掌握园艺、花卉、水果等特种种植技术的占1.29%,掌握畜禽、水产等特种养殖技术的占8.39%,能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占21.08%。由于山区具有资源优势,农村劳动力掌握特种种植技术明显比平原高出3.23个百分点。在特种养殖方面,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明显比平原地区高出13.85个百分点。农村现有人力资源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上,缺少从事农产品开发的现代技能,只有7.31%的人具备驾驶技术和车钳焊工技术。大量农产品需要转化、销售,而只有0.43%的人从事经纪工作,还有52.04%的人无任何技能。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人力资源自身存在的问题
(1)人才资源总量不足,部分行业急需人才紧缺。从调查看,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不够平衡、分布过于零散,流失比较严重。农村人力资源多集中在种植、养殖等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较低的传统产业上,而一些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所急需的人才紧缺。如种植业缺少一大批有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农产品加工业缺少高科技、精深加工的技术人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缺少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头人;在农产品流通上缺少经纪能人,同时还缺乏创业型、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和“双高双强”型村级优秀管理人才等。
(2)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从调查看,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高学历的人才绝大多数流失到城市,曾受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各类职业学校培训的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数的22%。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加上多数是自然成长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很难适应集约化、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3)单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人力资源大都是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经营,具有分散性、个体性、自发性特点,存在规模小、技术差、成本高、力量弱、资金缺、发展慢、增效难等问题,很难适应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将这些分散的生产型、加工型、经营型的农村人力资源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仍很薄弱。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上,虽然各级各部门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就整体情况看,由于农村人力资源人员分散、技术种类繁多、从事专业杂乱,培训内容难以满足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培训工作多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等大众化项目上,而针对农村急需的经纪人、加工业、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很少。由于很多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往往事倍功半,实际效果不够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淄博市农村,人才培训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
(2)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少且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素质低。大部分基层科技服务网络处于瘫痪状态,培训渠道不够畅通。近年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建设基本停顿,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手段落后,农技人员专业水平低,工资待遇不能落实,占岗占编现象严重。村一级农技机构基本消失,农技服务网络在村级形成断层,致使基层农业科技培训渠道不够畅通,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科技人员学非所用,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职的科技人员多年得不到知识更新的培训,而且缺乏必要的农场管理和农业生产与传播沟通的基本知识,使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兴农战略的落实受到很大影响。
(3)缺乏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组织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由于管理服务滞后,引导扶持不够,目前在农村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规划;政策措施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选拔管理、激励扶持机制,缺乏统一的农村人才市场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对农村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投入不够,缺少专项开发经费;农村人力资源成长尚处于自发状态,许多有思路、有技术的农村人力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扶持而不能很好地依靠技术技能致富。
(4)人力资源投资不足,尤其是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经费占不到国家预算总支出的6%;而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经费一般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5%-20%,有的国家甚至高达25%以上,再加上我国教育经费的支出在农村和城市还有显著差别。淄博市的情况与全国的水平基本持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淄博市人力资源数量大而素质低的特点,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淄博市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根据淄博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当前尤其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同时,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是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教育为高等院校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优秀生源,但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工作的却为数极少。同时大量没有考上高等院校的农村青年却没有机会受到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因此,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适当适时分流,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有超前意识,根据淄博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深受农村及受教育者本人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3.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
要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政支持,使此项具有极为重要战略意义的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淄博市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长期以来,淄博市农村的基础教育实际成了向非农行业输送人才的基地,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走出农村。因此,只有构建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上、留得住的专门人才,才能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的成人教育应该有较多的层次,如普及型、提高型、学历型、扫盲型等。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简可繁,以多种形式来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布局,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工作,除了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外,还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布局和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是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通过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是农业人口改变自身陈旧观念和城市现代价值观念在农村的扩散过程。城乡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农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可以促进农村人口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朝着现代文明转变,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其次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处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农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以后,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长。因此,应把加强农村文化事业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作为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队伍的重要举措。
最后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是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二是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1]白菊红,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1).
[2]李华.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5).
[3]王德海,张克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4]钟甫宁.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J].江苏农村经济,2004,(10).
[5]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04-26
对加快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04-26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04-26
森林旅游景区公路建设中的环保问题研究04-26
环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升级问题研究——基于价值链理论的04-26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04-26
浅析旅游购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以西安市旅游购物04-26
郑州市农家乐现行运营模式弊端及创新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