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集群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只有真正的企业家,才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因此,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制度创新的发动者。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如私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激励制度上重视创新的市场价值,等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引进和保留职业经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管理制度能够形成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和集群文化。
[关键词]企业家人力资本;产业集群;创新机制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在集群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机理
集群创新分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制度创新是指集群企业的制度创新和集群企业之间竞合关系的创新。技术创新是指集群通过新技术改善经济福利的商业行为,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在集群中的扩散两个方面。市场创新是指集群从微观的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创造,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对新市场的开拓、占领,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其中,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基础。只有真正的企业家才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因此,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创新的核心力量(参见下图)。本文从集群创新的三个方面来揭示企业人力资本对集群创新机制的作用机理。
(一)集群制度创新。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制度创新的发动者。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如私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激励制度上重视创新的市场价值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引进和保留职业经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管理制度能够形成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和集群文化。上述因素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源头。
企业家还可以在集群企业的竞合关系方面进行创新。企业家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学习他人的经验以增加知识和才能,建立集群企业之间的信任,促进集群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最终建立集群的组织学习机制。知识共享是集群创新的基础,集群企业家只有建立起知识共享的信任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使知识共享成为集群组织的习惯。集群企业之间的信任由于分工合作的经济关系和企业家声誉机制的作用而比较牢固。合作企业之间通过建立研发团队、共同面对质量管理和市场开发问题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集群企业按照产业内部的分工合作链条,通过资源的联合进行技术创新是建立组织学习机制的有效途径。另外,集群企业要注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特殊培,走专业化职业发展路径,保持平稳的职业发展状态。
(二)集群技术创新。中国产业集群的生产大部分还是以简单加工组装为主,要转变为以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为主,并掌握核心技术以嵌入国际产业链的顶端,就必须依赖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战略决策能力。
技术创新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或借助外部资源来获得。由于产业集群大部分由中小企业集聚而来,单个企业由于人才和资金的约束,自主创新缺乏现实基础。大部分集群企业在技术上以模仿创新为主。只有拥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一方面得益于企业家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还得益于集群创新网络的存在。企业家群体自身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并且善于组织和利用集群的创新网络。大学与研究机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是创新网络的主要节点。大学与研究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头,通过人员合作和成果的市场化交易等方式,为产业集群实现激进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家还往往在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税收政策的优惠方面发挥作用。
企业家人力资本主要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由于生产和销售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亲缘和地缘上先天的亲密性,企业家之间存在频繁的交往与合作,导致一些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产生,并使新技术借助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的网络快速扩散。技术扩散的具体途径有企业间合作、人力资源在企业间的流动、企业员工之间的社会交往、中介组织等。
(三)集群市场创新。通过市场的扩张来获取更高的利润是所有企业家的行为准则。扩张的方式一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打开国际市场;二是通过产业的跨区域转移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和市场。企业的竞争力离不开所在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集群内部企业以及集群与相关产业之间合作的宽度和联系的强度。如果这个产业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性、核心环节,则能控制住价值链上游和下游企业或集群,大大提高竞争力(杜龙政,刘友金,2008)。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单个企业由于能控制的市场资源有限,较难维持长久的优势,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家只有通过和跨国公司的合作。跨国公司价值链所产生的前向、后向联动不仅会提高与之相关的集群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水平,而且为商品的销售打开通路。另外,近几年国内出现产业集群部分或整体跨区域转移的行为。常见的形式是某个集群的核心企业进行跨区域的转移后,配套企业也随之转移,不但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而且建立起新的创新中心和市场网络。
企业家的市场创新还表现为在集群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内部交易关系。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形成的集群是一个共同的利益体,集群企业之间的分工代替一个企业内部的分工。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使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交易,及时满足市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集群中的信息传递非常清晰,违约行为和投机主义行为少,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研究——以浙江为例
浙江经济是典型的块状经济,经济活力来自于数目庞大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由于私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上的绝对优势,决定了集群创新以企业的自主创新为主。
(一)浙江集群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数量分析。由于崇尚商工致富,同时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培育,浙江省成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相对丰裕的区域。如下表所示,从2000年至今,浙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逐年下降,而非国有企业的数量有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私营企业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另外,浙江民营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和追加投资等扩大规模,目前全省私营企业参股、控股国有企业的已经有6000多家,私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有1000多家。这些数量庞大的私营企业分布于全省的产业集群中,再加上其他企业类型的企业家和管理经营者的存在,足以证明浙江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丰裕程度。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2 浙江省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质量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质量可以从经营业绩、敬业态度、综合能力、个性特质、潜在能力和职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1)经营业绩。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7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76%的外贸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就占了203席,总数居全国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
(2)敬业态度。包括积极性、工作热忱和独立性等方面。浙江企业家的特点是行事独立,反对教条主义,艰苦创业,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3)综合能力。浙江企业家创新能力和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突出;具有远见,了解并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能力、社交能力较出色,在民间融资、技术创新和产业区域转移等方面均显示出与各级政府兵有良好的关系,获得政府的积极支持。
(4)个性特质。浙江企业家个性坚韧,勇于承担责任,坚忍不拔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的很多创举均遭到媒体和大众的质疑,但企业还是在政策的夹缝里快速成长起来。
(5)潜在能力测定。大多数浙江企业家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善于学习,边干边学的累积效应具有无穷的潜力。
(6)职业适应性。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体是否具有与企业家功能对应的职业性向和职业锚。浙江企业家大多具有创造性职业锚,把建立或创立自己的企业视为终身的追求。
(二)浙江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 背景分析。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技术壁垒和商务成本提高等挑战,必须注重自主创新。
(1)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集群大多数为传统产业的生产加工型企业,模仿创新是主要的技术来源,经常成为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指控对象。
(2)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产业集群的产品大多数是简单加工的低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低,容易遭遇技术壁垒。根据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浙江省主要出口企业(按国际HS编码产品出口额排序居前60%的企业)在2004年出口贸易中遇到技术壁垒情况的调查,在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遭遇技术壁垒。
(3)商务成本的提高。随着浙江土地、能源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特别是能耗型、污染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压力。一方面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层次,另一方面通过整体向国内其他区域或向其他国家迁移来拓展新的生存空间。
2 浙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现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浙江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50.1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纺织、塑料制品、服装和化纤4个行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幅在30%以上。1—3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213.5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比工业总产值低1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16.2%,比去年同期的14.4%提高1.8个百分点。
(1)浙江集群的制度创新。私有产权和家族管理曾为模仿创新和低价扩张提供制度的基础,但集群要想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种产权制度和管理方式可能又是一种障碍。对私有产权完整性的过分追求,使企业难以真正地吸引和保留创新性人力资本,家族式管理由于其狭隘性和封闭性,阻碍新技术的使用推广和在产业集群中的扩散。集群企业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浙江正泰集团引入家族资本,稀释个人资本;引入社会资本,稀释家族资本,通过这种股权改造模式,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形成了产权的多元化与社会化,为企业的跳跃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浙江集群的技术创新。集群企业家深刻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逐步以自主创新来代替对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的依赖。据不完全统计,在浙江目前引进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近300家创新载体中,以企业为主体引进共建的有230多家。企业与各大院校共建的创新载体共积聚科技人才6000多人,引进外省科技人员3000多名,在研科技项目600多项,研发经费约1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浙江50年来创办的40家省属科研院所4000多人的规模。
(3)浙江集群的市场创新。由于资源和市场规模的制约,浙江集群通过市场创新来获得市场和发展机会。在国际市场上,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包括建立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海外并购、海外上市等形式,致力于和国际同行在生产、设计及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与发展理念,并通过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加速与国际先进技术及设计理念的接轨。罗蒙集团在意大利和法国设立了男装设计中心,在韩国设立了女装设计开发工作室,通过吸收国际先进设计理念,提高品牌价值。在国内,浙江集群通过跨区域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复制集群的生产模式,融入当地的产业结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三)浙江集群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视角
1 企业家非理性地追求短期利益,降低了集群创新的动力。集群的创业者大多是农村社会中的精英分子,既具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市场敏感性,也往往缺乏企业家创新精神,倾向于维持现状,企业创新动力普遍不足。2005年,从整个民营企业看,R&D活动经费占总收入比例超过3%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23%,而无R&D投入的企业多达46.4%。
2 企业家重模仿而不重创新,集群的技术主要源于加工生产过程的技术模仿。产业集群重模仿多于创新的原因复杂:模仿是企业低成本的技术学习方式;集群特有的网络化结构,决定了同类企业之间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学习,使模仿发生;集群中各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如服装、鞋业、皮具业等)难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缺乏竞业限制等正式制度的保护,母企业的销售人员、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离开后又建立新企业。如果缺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引导,产业集群往往只有长时间停留在模仿阶段,难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3 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协同创新网络不完备。集群内同类产品的企业是既协作又竞争的关系。适度的竞争不会破坏集群的分工与协作,但过度竞争使得企业之间不能形成知识共享的优势,集群创新核心无法形成。以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为例。集群内罗蒙、雅戈尔与培罗成等男装品牌市场定位比较接近,没有进行精确的市场细分,一定程度上导致恶性竞争,并削弱集群整体创新功能。
4 企业家创新动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不能形成鼓励创新的集群氛围,等。分布在产业集群中以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经理群体形象存在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由于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而抑制了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朱秀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路径与机理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2)
[2]王缉慈,张晔,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困境摆脱与升级前景[J],改革,2008,(5)
[3]杨蕙馨,李贞,集群内知识转移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8,(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04-26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必然性分析04-26
对新劳动合同法中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思考04-26
绩效考核系统的研究和设计04-26
论企业领导者魅力形象塑造04-26
基于企业风险管理的人力资源外包研究04-26
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04-26
刍议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抵押权实行04-26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腐败行为分析04-26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