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解决农民的知识化问题,从而达到“以农村的发展来推进我国的建设,以我国的建设来带动农村繁荣”的目的。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从农民工群体的变化以及所面临的新形势入手,阐述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 培训 必要性 基本体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各劳务输入城市的农民工受其影响,大量失业返乡。很多农民工在经历传统春节长假后继续外出务工,但他们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在农民工“就业难”的同时,我国东南沿海不少企业却仍存在“民工荒”,没有知识、技能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有知识、技能的农民工供不应求,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显突出。因此,加强农民工培训和开发,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是目前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素质较前一代农民工高。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更期望自己能够长期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此次的金融危机使他们更清楚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的需求趋势。新形势下的他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接受培训,为自己“充电”。
1.1 满足农村工作开展的需要
(1)农民工培训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群的素质。当前,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是关键的一环。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把我国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农民工培训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素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农村落后地区农民增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民工培训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1.2 满足农民工群体变化的需要
(1)农民工有接受培训的意愿和动力。现阶段农民工年龄较轻,思想活跃,改变生存现状的愿望十分强烈,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再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其接受培训的动力。因此,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将越来越高,这为农民工培训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文化素质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因素。首先,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民工教育培训起点低,短期内培训效果不高。其次,大多数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农民工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但却不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不能使其融入城市生活。当前,农民工教育重心还停留在劳动技能层面的单一“生存”教育,很少或未涉及文化知识层面的“生活”教育。
1.3 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1)企业用工减少,农民工徘徊城市引致人力资源浪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用工减少,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形成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一方面给流入地政府增加了就业、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农村处于劳动力流失境地,新农村建设缺乏知识型、技能型、力量型农民。劳动力城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形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2)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的冲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一些农民工输出省份和输入省份也已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培训。
2 构建新形势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凭任何一个企业、社会机构、教育部门难以完成,因此要建立以政府为龙头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只有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其它社会力量等各司其职,形成网络联动,才能实现农民工培训整体实效的提升,共同做好这一巨大的工程。
2.1 政府
(1)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政府不直接参与农民工的培训事业,主要从对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执行、检查,对农民工培训管理相关机构的关系调整和职责重新分配,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的规范,运用官方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以及财政投入与配置这五个方面着手,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引导扶持和宏观调控。
(2)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政府提供农民工职业培训市场发展的基础结构。政府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运作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如培训的制度环境、发放培训经费、编制整体的培训计划等。其次,政府要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农民工在培训中总是处于弱势,形形色色的问题阻碍培训的顺利进行。政府的职责在于解决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如取缔非法的培训机构、惩戒逃避责任的企业等。最后,政府应对培训工作进行调控和监督,维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要防止在培训过程中因某些资格认证权利的垄断而造成的非法竞争,尽力维持正当、有效竞争,保证培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保证培训的质量。
2.2 用人企业
(1)用人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企业是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重要载体。用人企业根据企业的产业性质和生产特点,提供不同工种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对技术和员工的需求,提高外来务工农民岗位所需的劳动技能水平,使之胜任较高技术等级的职业工种,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2)用人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协助政府工作。政府制定的各种培训政策,都需要企业贯彻落实,并主动接受政府的监督。其次,主导完成在职农民工的培训。农民工上岗前,企业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对已上岗的农民工,企业要对其进行在职培训等。最后,提供农民工培训的企业环境。企业要合理安排农民工工作与培训时间、分担培训经费等。
2.3 培训机构
(1)培训机构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各类培训机构是对农民工实施培训的重要平台。培训机构主要包括两大类:学校类教育培训系统和企业类教育培训系统。学校类教育培训系统主要是指各种培训中心、社会性专职培训机构以及不直接与生产岗位联系的培训活动。企业类教育培训系统主要是指各种直接与生产活动或工作岗位联系的职业教育培训活动。
(2)培训机构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按政府或企业要求创造培训条件。根据市场需求、政府规划以及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开设课程,编写适合农民工的教学大纲。并对培训的师资、设备、场地合理配置,达到培训质量的最优化。其次,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配合政府制定培训计划,随时调整培训方案。最后,业内互相监督,形成良性竞争,利用市场机制调整培训市场的状态,对不法培训机构进行监督。
2.4 其它社会力量
社会公众、新闻媒介等其它社会力量是农民工培训中的重要监督者和协助者,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能够监督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协助相关部门,营造培训的外围环境等。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3 新形势下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1)要激发农民工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农民工培训只有通过农民工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充分感受,方可有效。因此,充分激发农民工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农民工在培训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
(2)要使培训具有针对性。首先对农民工能力现状进行剖析,然后结合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实际,提出农民工能力期望,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别形成农民工能力缺口,只有针对农民工能力缺口开展适当的培训工作,才能保证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性。
(3)要有丰富多彩和实用的培训内容。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课程结构应该涉及以下多方面内容:一是应提高农民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二是应培养农民工的基本学习能力。三是应注重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次金融危机,对一些农民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对农民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失业,以积极的心态实现再就业。除以上几种培训内容外,还应该开设职业探索、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设置丰富多彩和实用的培训内容,最终目的是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的同时,增强其知识基础,促进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其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走向中心。
(4)要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职业学校以及各种培训机构,可以遵照劳动力追寻就业机会原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新的、更高级的技能传授给农民工。目前,农民工渴望改变生存现状的动力与当前就业压力并存,加上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内外因相结合培训效果将更加突出。
(5)要建立有效的质量考核体系,合理使用培训经费。质量考核体系要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就业率、满意度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地公布。对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予以资金扶持,从而使培训经费得到合理使用,这样不但减轻了培训机构和农民工的负担,而且使那些质量较差的培训机构失去竞争力,最终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培训质量的整体提高。
在新形势下,不仅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农民工群体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看到,培训是实现农民工长远发展的根本措施。农民工培训不仅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更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那么,政府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应认识到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在政府主导下,构建新形势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D].2003.
[2] 肖坤梅,苏华:建立农民工培训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8(2).
[3] 田玉敏,陈兆红,谢曼.改进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方法与对策[J].中国培训,2008(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析军事人才资源开发和培养途径04-26
浅析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04-26
邓小平人才思想新探04-26
试析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策略04-26
关于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的实证研究04-26
福利满意度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机理分析04-26
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浅析04-26
北京西站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04-26
以人为本 激发人才成长的内动力04-26
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