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简洁 一字传伸——论杜诗的炼字艺术

时间:2024-04-26 06:13:21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诗圣  诗史  炼字  艺术  杜诗
  摘要:杜诗的炼字艺术历来为学界所推崇。文章重点论述了杜诗炼字的体现、规律及成就、原因。
  昔人有云:“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杜甫作为诗之大家,其锤炼字句的功夫向为学界所推崇。宋代的黄庭坚断言,“拾遗句中有眼,篇篇有之。”对杜诗的炼字作了极高的评价——一句炼一字乃至数字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全句顿生异采,焕发精神。
  一、杜诗炼字的体现
  (一)炼动词
  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宿赞公房》
  通过“荒”之与“倒”写出了秋色阑珊,物之凋零。
  2.“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水静楼影直,山昏塞日斜。“——《遣怀》
  “随”写出有意无意之伴随,“堕”状无声无息之滑落,边塞之悲寒飘然而来。
  3.“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苦竹》
  炼“自守”、“扶持”、“避”、“疑”,写出了一丛苦竹高高低低相互扶持,倩影扶疏的画面。言外之意是状似苦竹一类的人,不怕地位低,身份贱,自守清白,相互扶持奋发向上。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唐人工于写景,杜诗工于摹意。”通过锤炼动词以见诗人幽微之深意,即意在词外。
  4.“羌妇语还笑,胡儿行且歌”。——《日暮》
  用“语”、“笑”、“行”、“歌”4个动词点染出了少数民族妇女、男子的粗犷、豪放、率真,与唐朝子民形成了鲜明对比。“羌妇”和“胡儿”的形象呼之欲出。
  5.“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野望》
  “风更落”是因为“叶稀”,“日初沉”是因为“山迥”!真乃鬼斧神工之状物!写出了人想不到的角度。
  (二)炼形容词
  1.“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晚出左掖》
  通过“浅”、“齐”、“散”、“迷”、“湿”、“低”6个字表现了唐宫廷散朝时的场面,既严肃又热闹,寒冷中透出春意。《杜臆》云:“杜诗妙在气象,此于退食时,能写出委蛇气象。”炼6个字写出了下朝官员在宫廷政治面具下掩饰不住的要赶回去吃饭的浓厚的生活气息。
  2.“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题省中壁》
  炼“静”、“深”2字,写出了春光无限,鸣鸠与与乳燕自在享受美好时光,花自盛开,花自飘零,美丽的菟丝子在春日里静悄悄地长。在静中写出了动,在深中写出了扑面是春的浅。叶梦得《石林诗话》,“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被逐流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涵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浅深以是为序。予尝戏为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如‘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当为涵盖乾坤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当为随波逐流句,‘百年地僻柴门远,五月江深草阁寒’,当为截断众流句”。认为杜诗通过炼形容词达到了禅宗要求的3种语言艺术境界。而“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更是宫廷内的景色,那么“静”、“深”之外更透露了百僚和睦,一心事君的政通人和之气。这就是叶梦得讲的“随物应机,不主故常。”

  3.“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秦州杂诗二十首》
  以苔藓衬托山门之古,以丹青衬托野殿之空,传神。
  4.“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夕烽》
  以“小”、“残”见之于“塞上”、“云边”,写出了夕阳下烽火连绵的壮观。
  5.“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干”和“腻”两个形容词置于翠、红之后写出了翠竹的苍劲,红莲的粉韵。
  (三)炼数量词
  1.“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花底》
  千万是言其多,见花之开,喜不自禁,人在花海,欢悦更难禁。
  2.“山连越嶲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野望》
  “三蜀”与“五溪”对仗工整,而且贴切地写出了射洪山水的雄胜。
  3.“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百”、“双”、“一”、“五”四个数词点出了韶光易逝,青春易老的无穷感慨。
  4.“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越王楼歌》
  “百丈”与“半轮”相互映衬,写出了江水如练,残阳如血的画面。
  5.“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二首》
  都市“十万户”的热闹繁华与草堂水槛附近“两三家”的冷清幽僻形成对比,状写回归乡村后心情之宁静超脱。
  (四)炼名词
  1.“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李酃县丈人胡马行》
  以“秋竹”写马耳之锐,以“寒玉”可削写马蹄之坚,神骏之姿飒然而来。
  2.“东走无状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洗兵行》
  秋风起思鲈鱼,明月升有恋巢鸟,在锤炼名词中使用典故,表现了郭子仪收复两京顺应民心。古人对杜诗的这种手法称为“用事”。杜诗“用事”信手拈来,不牵强附会,不掉书袋。以天才为诗。
  3.“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
  以鸿雁南飞对江湖零落,形成对仗。这样的锤炼名词,多见于颈联,颔联,尾联。叶梦得曰:“杜诗《寄高詹事》云:‘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鸿、雁二物也。鲤者,鱼之一种,疑不可以对鸿雁。然《怀李白》云:‘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以鸿雁对江湖,为正对矣。《得舍弟消息》云:‘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乌、鹊二物,疑不可对鹡鸰,然《偶题》云:‘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以乌鹊对熊罴为正对矣。《寄李白》云:‘几年遭鹏鸟,独泣问麒麟’。鹏鸟乃鸟之鹏者,疑不可以对麒麟。然《哭韦之晋》云:‘鹏鸟长沙讳,犀牛蜀郡怜。’以鹏鸟对犀牛为正对矣。《寄贾严两阁老》云:‘貔虎闲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对麒麟为正对矣。子美岂不知对属之偏正邪,盖纵横出入,无不合耳。”认为杜诗在锤炼名词形成对仗的问题上,达到了“纵横出入”,偏正相生,自然成趣的境界。
  4.“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雨晴》
  塞柳翠,山梨红是写色,胡笳发,一雁孤飞高空是写声,状形,秋天雨后晴空的清、艳、凉、旷历历而来。
  5.“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青阳峡》
  冈峦见云水之中,云水飘曳于冈峦之上,山川巍峨,镌然纸上。江盈科《雪涛诗评》曰:“少陵秦州以后诗,突兀宏肆,迥异旧作。非有意换格,蜀中山水,自是挺特奇崛,独能象景传神,使人读之,山川历落,居然在眼。所谓春蚕结茧,随物肖形,乃真诗人,真手笔也。”就是说杜甫在状写蜀中山水时善能抓住特定的“物”即对象,进行“随物肖形”,“春蚕结茧”的艺术加工,达到“挺特奇崛”、“象景传神”,使人读之,过目难忘,所写对象,历历在目。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蜀道山水奇绝,若作寻常登临览胜语,亦犹人耳。少陵搜奇抉奥,峭刻生新,各首自辟境界,后来天台方正学入蜀,对景阁笔,自叹无子美之才,何况他人乎?”方正学沿杜甫入蜀之路走一遭,对着杜甫曾描写过的景物同样来作诗,结果自叹弗如,没有办法做到“搜奇抉奥”,“峭刻生新”,“自辟境界”,随物换景,篇篇不同。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杜诗炼字的规律
  1.所炼之字在一句诗中的位置各不相同。(1)炼句中一字,如“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2)炼句末一字。如“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3)炼第2字。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4)至少炼句中2字。如“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一句中锤炼2字。
  2.因实事实情实景实物而炼字。如《从人觅小胡狲许寄》中二句“举家闻若咳,为寄小如拳。”这只小猢狲叫声听起来象人在咳,形体只有人拳头那么大。通过声音和形体的特征写出了小猢狲的独特。杜诗的炼字是围绕实事实情实景实物着笔,就避免了虚妄浮华的流弊,避免了应景化,庸俗化,将诗艺引向了现实主义的新天地。学界评价杜甫入蜀后,诗艺达到了顶峰,清昆山王履曰,“文章纵不宜规规传神写照,亦岂宜泛然驾虚立空?驾虚立空以夸其多,虽多亦奚以为?少陵则不然,其自秦入蜀诗二十余篇,皆揽实事实景以入乎华藻之中,是故高出人表,而不失乎文章之所以然。”认为杜甫高人一等之处就在于“揽实事实景以入乎华藻之中,”实事求是地炼字。周綖曰:“少陵入蜀诸篇,绝脂粉以坚其骨,贱丰神以实其髓,破绳格以活其肢,首首扌离幽撷奥,出鬼入神,诗运之变,至此极矣。”认为是从“骨”、“髓”、“肢”三个层面进行创造性炼字。如《草堂即事》中二句,“雪里江船渡,风前竹径斜”。炼“里”、“渡”、“前”、“斜”四字写出了草堂门前的一派自在且实在的雪景。
  3.炼字与结句、谋篇结合起来。如《后游》一首,“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首联炼“忆”、“处”、“怜”、“时”4字以拟人手法让山寺、野桥恋恋随人;颈联炼“润”、“薄”、“暄”、“迟”4字写出了极目四望的景物,移步换景;尾联炼“为减”、“何之”4字,以疑问加强气势,寄形山水之意水到而渠成。特别是颔联炼“有待”、“无私”四字,写出了风物依旧,景色宜人的感慨。赵氵方曰:“杜诗有两等句,皆尝自言之。其一曰‘新诗改罢自长呤’。凡集中抑扬开阖,与造化争衡于一字间者,皆是。其二曰‘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如此章‘有诗’、‘无私’之类是也,盖与造化相流通矣。”炼字不脱离律诗的实际要求,贯穿于结句,谋篇的全过程,既“与造化争衡于一字”,也“与造化相流通”。赵方; 曰的话也从侧面验证杜诗炼字有二条途征,两重境界,一是字斟句酌,通过反复“改诗”、“呤诗”的办法,争衡于一字;二是诗绪飞动,才气纵横,在长期炼字的积累上,下笔如有神,出现神来之笔,不需争衡于一字。既遵循格律,又敢于突破格律的束缚。
  4.炼字讲究独创、特色。历代诗家都讲究炼字,杜诗炼字在叠字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明杨慎曰:“诗中叠字最难下,唯少陵用之独工。”认为杜诗在叠字的锤炼上独步百家。杜诗叠字(1)用之句首,如“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2)用之句尾。如“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3)用之句上腰。如“宫草霏霏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云石荧荧高叶晚,风江飒飒乱帆秋”,“山木苍苍落日昏,竹竿袅袅细泉分”。(4)用之句下腰。如“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碧窗宿雾濛濛湿,朱拱浮云细细轻。”一般的诗家也能炼名词、数量词、形容词、动词等,但独不能炼叠词,那么能炼叠词就成了杜诗的独创。
  三、杜诗炼字艺术的成就及主要原因
  杜诗炼字取得了巨大成就:(1)炼字出现句句有眼,篇篇有眼的行文习惯,下笔如有神,字字珠玑;(2)炼字把诗歌创作引向了全方位的现实主义,将历史上的“笔法”引入“诗法”;(3)形成了杜诗劲气内敛,奇崛雄劲,含蓄耐读,余音绕梁,余味不绝的创作风格;(4)绝高的炼字艺术奠定了杜甫“诗圣”、“诗史”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BR>  杜诗炼字艺术取得的原因:(1)渴求完美的艺术追求。《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有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对自己“耽佳句”的要求是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要求,这种个性造成他一生对自己的诗作精益求精,即出语惊人,语人之所未语,语人之所不能语;(2)沈约声律的巨大影响。汉魏古风在沈约声律学的促进下发展成隋唐的格律诗,格律诗对诗句的斟酌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就是说作格律诗务必炼字。炼字一是在摹形状物写意上的准、真;二是声韵上的合符声律美。杜甫从事的律诗创作受声律的制约,促使他反复推敲;(3)社交圈子的潜移默化。其一是与李白高适等名诗人交游砥砺,促使他标新立异,以期自成一派,出现炼字上求“新”,求“异”;其二是与达官显贵,高僧高道等相往来,诗作唱和,引导他在炼字上求“不俗”,求“雅”;其三是与下层百姓相处,引导他在炼字上求“简易”,求“流畅”,如《兵车行》、《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身世的飘零困苦。杜甫遭遇坎坷,历国破家亡,官场立功无望,图诗名垂后世,所以致力于诗作的锤炼,以提高质量。在《干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有句,“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年少,富贵应须致身早。”杜甫对自己不能成名取富贵感慨万千,不甘沦落埋没,又身怀大材,一旦用之于诗艺,便日臻进步。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杜诗的炼字艺术颇值今人借鉴、学习、发扬。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04-26

简述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以国家经济主权为视角04-26

浅谈跨国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其规避措施04-26

浅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04-26

浅谈十月革命前的俄日渔业关系04-26

论国有资产经营权转让主体利益的平衡与协调04-26

试除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下的股东人数限制之困境04-26

关于对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的探讨04-26

浅谈国际药品平均价格水平比较的方法学初探04-26

浅谈地勘单位职工福利费核算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