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如何突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时间:2024-04-26 06:07:0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知识产权壁垒作为新兴的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管理手段。由于发达国家及地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其内在因素,该地区中小企业容易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我国政府应完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协助行业协会建立诉讼预警机制,同时中小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开拓市场,突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关键词】知识产权壁垒;原因;措施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在一些传统制造领域优势的逐渐淡化,尤其在我国加入WT0后,传统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功效不断减弱,许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用作保护本国市场的屏障和侵占他国市场的重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其占优势的技术专利,主持国际标准起草和修订工作,另一方面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幌子,垄断技术标准,为我国产品的生产、出口设置新的障碍。我国出口企业遭遇跨国知识产权纠纷不断,知识产权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一、知识产权壁垒的概念 
  知识产权壁垒是一国实施或支持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义,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或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滥用法律垄断权,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合理障碍的其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通过不合理或不公平地行使知识产权,以达到限制进口、扩大出口目的及在技术转让中设置限制性贸易条款进行不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壁垒虽然以各国知识产权法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依托,形式上具有合法性,但知识产权壁垒给国际贸易所造成的不合理障碍,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知识产权壁垒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反思。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知识产权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知识产权壁垒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实行进口限制,主要涉及有关平行进口问题;二是知识产权权利人凭借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主要涉及技术贸易领域。 
  (一)国际货物贸易领域的知识产权壁垒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严格禁止平行进口。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又称灰色市场,是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从外国知识产权人手中购得商品并未经批准而输入本国,而该知识产权在此以前已在本国得到了保护。第二,控制知识产权制高点,遏制发展中国家出口。在国际范围内申请专利、抢注商标,控制高科技核心领域,抢占他国市场;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设置知识产权网,保护己方市场;对知识产权侵权择时而诉。 
  (二)国际技术转让领域的知识产权壁垒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技术贸易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即技术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专利技术的拥有者,通过订立不平等协议,对技术受让方进行种种限制。如对买方在制造、使用或出售与专利技术相竞争的产品或采用与专利技术相竞争的技术 
  方面加以限制等。第二,歧视性价格。即在技术贸易中或含有知识产权技术的产品贸易中,对国内与国外、不同国家之间的客户实行不同的价格。 
  三、沿海中小企业易受知识产权壁垒影响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出口产品主要以纺织、服装、鞋、家用电器、陶瓷产品、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些产品历来为各国所关注,出口相似性指数和产品相似系数都很高,国际市场竞争甚为激烈,是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多发领域。从整体来看,中国出口贸易遭受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影响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288.13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505.42亿美元。我国企业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既有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外在因素,更有其自身内在的深刻原因。 
  (一)外在原因 
  TRIPS协议不仅对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应达到的标准及期限作出规定,而且引入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将知识产权侵权与贸易报复直接挂钩。发达国家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其目的就是要垄断市场和技术,这正是国外企业在我国加入WTO后的新策略。 
  通信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易受国外知识产权壁垒影响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公司在我国申请专利数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在高新技领域,我国75%以上的专利被发达国家抢先申请,形成新的专利壁垒和包围圈。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例如,在DVD涉外专利纠纷中,由于我们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战中“不战而降”,最终使中国的DVD产业一蹶不振。同时,我国著名商标屡遭国外企业抢注,他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牟利,而是要阻止我国产品进入世界市场,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东南沿海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二)自身原因 
  1.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更缺乏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和保护体系的意识。纺织服装品,鞋类等加工贸易方式是容易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贸易方式。目前我国仿制仿冒现象严重,在贴牌生产中,国内企业对国外指定的商标如缺乏考察,就容易侵犯他人商标权。加工装配贸易中国外提供的生产技术也可能落入他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规模并不大,研发意识薄弱,缺乏研发资金和技术人才,难以研发出核心技术。在发达国家的专利包围圈中难以突破。 
  四、突破知识产权壁垒的应对策略 
  (一)我国政府应对措施 
  1.建立与完善我国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虽然我国目前关于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法规中都有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可是该规定较为原则、概括,没有具体的措施供企业参照执行,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制定较为详细的有实践性的法规,如对关于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项目加以资金补贴,更好的保障和激励企业主动保护境外知识产权。 
  2.对国内企业申请自主知识产权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和专项基金支持。一直以来,我国企业不积极申请专利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利申请费、维持费和年费太高。在目前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研发资金、尚未走上知识技术创新道路之前,由国家实施优惠政策,支持我国企业在国内和国外申请具有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便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3.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建立诉讼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诉讼能力。企业应将企业的目标产品和市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分析系统,评估知识产权诉讼的可能性。 
  (二)中小企业应对措施 
  1.企业应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企业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要使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比例达到5%以上。我国的华为公司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之首,其核心是专利战略。从华为成立之初就有了把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的规定和传统。当然,中小企由于资金的原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投放研发经费,同时应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了解最新科研动态,积极进行新技术研发。 
  其次,加强商标保护,强化品牌意识。商标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注册商标尤其是知名商标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我国一些企业由于忽视商标的国外注册问题,导致国内一些知名商标在国外被强注,而当企业向当地市场出口或从事生产活动时,反遭当地抢注人指控侵权。企业应加强对商标法的了解,加强对商标的保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搞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之日起,就要注重品牌和商标的策划工作,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可在国内注册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以保护商标在国内市场的利益。 
  2.企业应深入了解研究国际规则及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及实践 
  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应注意WTO和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的规定,了解贸易对象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立法趋势及法院判例,方可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识产权壁垒。如进口产品在国内存在有效的知识产权,应在取得本国权利人的许可后,方可从事该产品的进口。必要时可以向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或涉外律师求助,咨询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免遭遇知识产权壁垒,造成损失。 
  3.创新市场拓展机制,避免与发达国家发生知识产权争端 
  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和香港地区,如果不开拓新的市场,继续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强的依赖,那么,面对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程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以中小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与这些国家或地区发生知识产权争端是难免的。企业在不放弃欧、美、香港等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开拓俄罗斯、中亚、拉美、非洲等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的新兴市场。在这些国家,技术水平尚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受到知识产权壁垒的冲击就会少些,一些技术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还可以向他们输出所需的先进技术,这样在这些国家甚至还可以享受到某些特殊的待遇。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中非友好关系越走越亲密04-26

美、德、日等国新能源发展策略概析04-26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探析04-26

“共同发展”:中俄走向繁荣之路04-26

人才引进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影响04-26

论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04-26

奥巴马访华与当前的中美关系04-26

关于中小企业内生性互助联保融资模式研究04-26

浅谈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04-26

一种劳资关系理论的新探索:劳资关系周期理论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