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时间:2024-04-26 06:04:2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控制环境是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本文运用COSO 报告理论,对影响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内部审计进行了分析, 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内部审计
    一、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广应用。关于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是解决目前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的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但众多的规范性文件固然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却并非一蹴而就。就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看,应该抓住关键因素,有步骤、分重点地构件内部控制体系,其中内控环境建设是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提出并于1994 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研究报告中认为,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应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大要素构成。由此可见, 控制环境已由过去被视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转变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乃至核心要素。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内部控制赖以生存的土壤。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良好的控制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内部审计是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
     COSO报告认为,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董事会、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与管理哲学、组织结构、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内部审计,其中内部审计在控制环境中扮演着非同一般的角色。就目前我国企业控制环境建设来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内部审计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的。根据美国著名内部审计学家劳伦斯·B·索耶对内部审计下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内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地使用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是企业为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自我独立评价活动,内部控制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从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但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作用和方法等都将发生相应的转变, 而且内部审计人员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
     三、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干预下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出于企业的内在需要。这种内部审计建制上的政府行为,可以说将内部审计置于企业的对立面,使企业本能地对内部审计产生抵触情绪,并由此造成近年来内部审计没有新的发展。因此, 勉强建立的内审机构一遇机构改革便首当其冲地成了调整的对象。从整体看, 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保证内审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卓有成效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缺乏独立性的内部审计,将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目前造成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的原因主要有:内审机构附属于其他部门并受企业有关负责人领导;内审人员由其他人员兼任(如会计人员)并受企业有关负责人领导;企业内部审计的双向服务,即现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既对企业主要领导负责,又接受政府审计的指导。
     (三)内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结构难以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审计的质量,关系到内审工作的成败。目前我国企业内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结构难以适应内部审计的需要。一方面我国企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企业的领导对内部审计人员重视不够,在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时主观上不愿意将精通业务的人员安排在内审岗位上。另外,按照国家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审计部门应配备审计师、会计师、工程师、律师等多方面专业人才,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有一定经验的内部审计人员,但基本上是转行会计人员,对内部审计了解甚少,开展工作只是凭经验,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四)审计范围过于狭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适应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建立过程中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其工作范围主要是审计财产、资金是否安全完整,查核揭露舞弊行为,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必然,这不但是现代企业制度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更是企业内在管理的需要。
     四、我国内部审计建设的建议
     (一)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保证。管理者的思想要实现由被动地接受审计人员的审计到主动请审计人员审计的转变,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地成为企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真正的内在所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时会站在与被审计部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审计工作,这不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则是参与性审计。因此,广大内审人员应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时刻注重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当好参谋和助手,做到彼此目标一致、利益与共,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这新型的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要体现其独立性。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其理想定位应该是由董事会领导,但同时向总经理汇报日常工作。内部审计的负责人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无权解聘;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工作, 阐述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遇有重大问题,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可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对董事会负责,能有效减轻董事会职权弱化、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的局面, 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各部门中的地位;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能使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得以纠正。
     (三)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向经济效益审计方面逐步发展。内部财务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实施内部财务审计,其目的在于差错防弊,核实收支保护财产安全,这是企业内部审计的经常性任务。虽然从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看,内部审计领域从差错防弊扩大到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但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必须以内部财务审计为重点。因此,现阶段企业应以内部财务审计为重点,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是其必然选择。
     (四)改变审计方法和手段在审计方法上,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未来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经济效益审计,其主要目的防患于未然,改善经营管理,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广泛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审计的手段上,内审部门则应当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审计软件,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力度。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些手段,建立计算机审计的有效平台,如在企业内部网嵌入审计程序,使计算机能对一些敏感和重要环节实施监控的情况自动记入审计文件,或者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实施远程实时审计,对所有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04-26

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04-26

浅论企业并购的成本效应04-26

浅议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04-26

企业资金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04-26

浅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04-26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问题研究及防范措施04-26

关于客户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研究04-26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研究04-26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