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

时间:2024-04-26 05:55:5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卓越绩效模式产生距现在20多年了,经过多次修订,如今的卓越绩效准则中,利益相关者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企业社会责任是卓越绩效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文中研究的是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卓越绩效;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卓越绩效模式作为一种国家或区域性的质量奖,成为质量管理的一个潮流,追求卓越质量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质量绩效目标从关注顾客满意转变成关注利益相关者满意[1]。社会责任则是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1  卓越绩效模式中的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利益相关者”指组织的行动/成功所影响或可能影响的所有群体,例如顾客、员工、合作伙伴、治理机构、股东、捐赠者、供应商、纳税人等[2]。这一术语反复出现在准则中,如表1所列。
  社会责任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组织应注重对社会所负有的公共责任、道德规范,如条款1.2和条款7.6所提到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CSR专门小组对CSR的定义是:对那些从事经济、社会与环保事业的企业来说,CSR是一种造福于人类、团体和社会和谐安定的途径。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以下与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密切相关的内容:环境保护、社会公正性和经济增长等问题,CSR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企业管理的评估手段[4]。
        2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
  我们来看这两个概念的发展历史。美国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祥地,也是对社会责任理论质疑最多的国家[5]。20世纪3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贝尔(Berle)与哈佛大学教授多德(Dodd)围绕“企业的管理者是谁的受托人”展开争论,争论的实质在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贝尔(Berle)代表了消极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管理者受股东委托,应为股东争取最大利益;而多德(Dodd)则代表了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是既有盈利功能、又具有社会服务职能的经济机构”[6]。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学者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之有无及其他相关问题各抒己见,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7]。弗里德曼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的代表,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法律和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增加利润[8]。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学者有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为首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他们的论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自身生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二是企业与社会有一种共生的关系;三是承担社会责任也是规避政府干预的需要[7]。曼恩公开表现出对企业社会责任一定程度的接受[5]。20世纪80年代末,弗里德曼修正了其先前的观点,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得视为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的妥适行为,而且,此种行为之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公共利益,不如说在于谋求企业的自我利益[8]。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不仅是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目标,而且企业是依靠他们来生存,强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依存性。以往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经常以企业社会责任对象的范围的模糊不清而拒绝之。学界和实践界便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有重要作用[9]。克拉克森(Clarkson,1995)曾经说,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里,企业社会责任被明确界定在“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上”[1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3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之关系研究
        卓越绩效模式强调追求利益相关方满意和关注社会责任。本文认为,利益相关方满意是关注社会责任的结果,同时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让企业社会责任变得明确起来,企业对谁负有社会责任,那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哲学层面看,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果是利益相关者满意。因此,我们可以在利益相关者这一“理论框架”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正如Evan 和Freeman(1993)所说:“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不能取代企业社会责任,但是它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可以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具体化。”
  目前,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有两种典型的观点:“规范性”观点和“工具性”观点。规范性观点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其内在价值,不存在优先的利益相关者团体。工具性观点则关注利益相关者管理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期望通过利益相关者导向的管理方法达成其财务目标。
  本研究是基于“工具性”观点。“工具性”观点认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只是企业实现成功的一个途径,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顾客满意。实现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是组织对外界环境的服从,利益相关者满意不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只是企业为了实现顾客满意目的所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正如蒂托·康蒂等人所认为的:如果没有事先达到使顾客满意,那么实现利益相关方满意就是一句空话[12]。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讲的利益相关者不包括顾客。
  下面列出利益相关者满意与不满意的结果。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企业认真履行其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时,利益相关者会积极支持企业发展,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反之,当企业不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令其利益相关者不满意时,他们就会变得不合作,甚至成为麻烦的制造者。下面就上面四类利益相关者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企业管理者应当首先负起责任,制定出清晰的企业战略,创造出吸引人才的环境,并关注员工权益,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当员工自愿加入企业时,就对企业有认同感,会积极地拥护企业,形成充满活力的团队,这是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第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注重职工教育和培训,给员工提供一个发展自己的平台。第三、尊重员工,尊重员工的需求和价值。第四、企业要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
  第二,企业对股东负有治理好公司的责任。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依照法律建立完善的公司章程等规章制度,以确保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个可靠的公司治理体系应当能够履行以下关键责任:组织管理层绩效的责任;财务责任;运营的透明度以及治理机构成员选择与公开的政策;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股东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保护等。震惊世界的安然丑闻充分说明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安然作为曾经世界领先的能源公司,与外部审计者(曾经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司)合谋谎报收入以误导投资者,公司内部人员还对德克萨斯的电力市场和加利福尼亚的能源市场进行操控,另外还通过贿赂国外政府官员获得海外合同,当这一系列的丑闻浮出水面时,安然公司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是其不可避免的结局。
  第三,企业对合作伙伴有忠诚、透明和合理分配利润的责任。公司的经营体系中包含供应商、分销商、合作生产商等大量经营伙伴。显然,合作伙伴也期望获得公平的回报。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问题上,应当采取一种双赢的策略。如果企业只关注自己的利益,那么或合作伙伴的合同关系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在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中,企业应做到在相互透明的情况下使价值链上的企业都获得合理的利润[1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第四,对社会这一利益相关者,企业应当保护环境、遵守法律和支持当地发展。企业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开放系统,若想生存,只关注与企业经营直接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是不够的。企业要关注自身对环境的影响。首先是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社会环境,组织一方面要遵守法律法规,还要积极投身慈善、赞助活动和支持社区发展。
  4  小结
  本文在概括了卓越绩效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相关条目和社会责任相关条目,并总结了这两个概念的发展历史后,剖析了二者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最后分别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满意与不满意的各种结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方面,本文没有涉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贺金凤.质量绩效评级模型及方法研究[D].陕西:西北工业大学,2006.
[2] 温德成.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解读[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3]陶天福,青松.美国质量界关注“企业社会责任”[J].上海质量,2004,(5):43-46.
[4]王丽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5.
[5]徐广军,边宁.企业社会责任及利益相关者界定[J].商业时代,2008,(8):109-110.
[6]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 Carroll, Archie B.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J].Business Horizons, July-August 1991.
[8]田田,李传峰: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作用[J].江淮论坛,2005,(1):17-23.
[9] Clarkson.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1):49-61.
[10] 蒂托·康蒂,近藤良夫,格里高利·H·华生.21世纪的质量-企业永续经营中的质量和竞争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蒂托·康蒂.(马义中)译.组织自我评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04-26

关于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项目管理过程研究04-26

风景旅游区域协作发展探讨04-26

煤炭企业隐性知识管理与竞争优势04-26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04-26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的实用原则04-26

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04-26

信息隐藏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04-26

旅游电子商务实训系统研究04-26

电子支付与网络广告效果评估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