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4-04-26 05:55:2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减缓,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将影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举措。
  【关键词】农民收入 增收缓慢 思考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创造了奇迹,人民丰衣足食,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农产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因此,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研究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就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民收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然而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增长速度持续回落。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是4.6%,远远低于1978-1997年平均8%的增长速度。1998、1999年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回落,分别只有4.3%和3.8%。2000年之后,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农民收入就是上不去。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再度回落,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2.1%,增速连续四年回落。2001年至2003年农民收入增幅有所回升,2001年为4.2%,2002年为4.8%,而2003年是4%,但这些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虽然超过了5%,达到6.8%,这也只是恢复性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1.农业内部原因。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是由于农业生产成本太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原始,主要还是手工操作。而且,农户基本上是小户经营,缺乏科学的投资和管理,往往是高投入高产出,追求高产量就导致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增多,这样农业生产成本就不断上涨,农民收入去掉成本就所剩不多了。第二,是由于农产品价格增长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我国加入WTO以后,开始履行WTO所规定的义务,大宗农产品的进口会逐步增加,国内农产品价格难免受到冲击,再靠提价来提高农民收入已经变得不现实。第三,是由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受短缺经济影响,形成了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产品品质低劣、经济效益差的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转变,对农产品的要求也提升到优质化、高级化和多样化。第四,是由于对农业投入不够。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也存在诸多不合理,而且农民自身由于收入有限,对农业直接投资严重不足,结果直接导致农业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薄弱,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业外部原因。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是由于农民税费负担过重。农民税费负担相对于收入较高的城市人口仍然很重。我国一些不发达地区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运转和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向农民伸手要钱,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第二,是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减少。首先,不少乡镇企业因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其次,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大,因而许多城市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导致了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再次,农民自身素质较低,也直接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就业机会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民收入大大减少。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是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而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近年来,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的状况已经基本结束,因而农民收入目标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积累能力和投入能力,制约了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用于生产投资和家庭经营的费用势必也相对降低。其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削弱了农村市场的潜力。我国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是我国潜力巨大的市场。而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特别是要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而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失衡,农民对于这种失衡的容忍和承受程度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极限可能引发社会紧张与社会冲突,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团结。近年来,农民工大量离开自己的家乡,涌入城市,为所在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同时,也滋生出不少社会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农民工越来越多地体验到了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的生活质量的差距。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我国现在已进入小康社会,但这是不全面的初级的小康社会,只有包括农民在内的全国大多数人口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算作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切实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农民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三、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举措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例如产品质量低、品种少,区域比较优势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农村就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等。如果不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农民的收入就不能增加,我国农业就无法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势在必行。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我国农业内部结构长期以种植业为主,而畜牧业和其他农业则处于“附属”农业的地位。发达国家一般畜牧业高于种植业近10个百分点,而我国畜牧业却低于种植业近30个百分点。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农业效益,影响了农民收入。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大力提高畜牧业的比重,加快畜牧产业以及其他“附属”农业的发展。在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并有所剩余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等。
  (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农产品的质量好坏,对农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由原来的吃饱向吃得健康转变。一方面市场上对名、优、特农产品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大量的劣质农产品积压。因此,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一要大力培育优良品种,要有名牌产品,要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占领市场,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多样化。二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等科学技术的综合利用,不仅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协调发展起到效益互补作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三)扩大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按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农产品加工业可划分为5大类,即: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木材和木材产品;纸张和纸产品加工、印刷和出版;橡胶产品加工。由于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初级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产品,因此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将直接影响农业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平均为2-4:1,而我国只有0.8:1;发达国家农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却正好相反,仅为7:1:2。
  (四)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保证农民增收
  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等。由于各地农村自然环境、区域位置和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各地优势就各不相同。近年来,农业区域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仍没从根本上解决区域产业结构小而全、大而全、区域结构雷同问题。原因就在于各地不顾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不注意利用和创造自身优势,盲目跟风攀比,别人种什么,自己跟着种什么,这样就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因此,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五)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能够为农民的增收、就业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乡镇企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点。乡镇企业还通过支援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发展乡镇企业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介于城市和农村的中间位置。城市中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等都可以通过小城镇向农村扩散。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要解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的重点可以放在建设农村工业小区和发展农村小城镇上。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条件远不如东部,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宜模仿东部。
  
  参考文献:
  [1]李睿,朱金梅.农民增收问题的透析及对策.前沿,2006,(4):238.
  [2]莫长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沉思考.求索,2004,(9):46.
  [3]王孝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科技管理,2006,(4):78.
  [4]张冬梅,刘国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与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6):16.
  [5]李彬,毕于建,孙红.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
  [6]吴东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十大原则.农场经济管理,2002,(1).
  [7]杨武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和原则.甘肃农业,2006,(4).
  [8]张明林,吉宏.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征、现状与对策.乡镇经济,2006,(6).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论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建议04-26

企业发展的动力——试论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存及其对国企04-26

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分析04-26

试论对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04-26

关于煤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4-26

浅论企业家年薪制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协同效应04-26

论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04-26

试析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04-26

简析强化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04-26

简论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