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时间:2024-04-26 05:55:2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在财务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发展及其作用
        内部控制的思想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它是企业规模化经营和资本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性的产物。内部控制的发展分为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它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通过适度的职务分工,让工厂主或主要技术人员能专心于关键工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通过定期考核明确责任,发现薄弱环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防止舞弊和怠工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后者则主要关注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内部控制结构思想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部,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等三个方面。90年代后,美国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逐步将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统一起来,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我国,财政部从会计的角度将内部会计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以及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在于有助于管理者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2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2.1合法合规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能在本单位有效施行。
        2.2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及各个岗位的每项经济业务、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3岗位责任制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科室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4适时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制度不是僵死的教条,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修订,单位的工作范围发生变化等情况,都会引起制度的改变,单位应根据这些变化,与时俱进地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好地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不重视。多数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不设置内部控制机构,甚至有的领导把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只注意抓效益而违章违法。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即是各种规章制度简单的汇总,没有制定必要的程序控制和配套必要的奖罚措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得内部控制如同虚设;有的不注重对企业职工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使得员工素质不高,不适应岗位的要求,使得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3.2未形成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实中,许多企业却只注重建章建制,根本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意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没有配套相应的责权制度,而且制度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及时地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性不足,有效性和完整性缺乏。而且,企业忽视事前、事中的风险防范控制,过多地偏重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也造成了内部控制不及时。
        3.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缺乏权利制衡和约束机制。有的企业虽然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范围有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由国家或国有企业法人控股,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以国有投资主体为代表的内部人控(股东和高层经理)现象严重;许多公司的内部人集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使得在缺乏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内部人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根本不依照制度办事。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执行人员(包括经理)道德水平不高,责任感不强,在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下,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自觉性和警惕性大大地削弱,不能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
        3.4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些企业基于成本的考虑,不设置内审机构,即使设立了,也附属于财会部门,仅履行会计监督、复核职能,组织地位极低,内部审计机制独立性不强,审计容易受到领导主观意识左右,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内审质量控制也不健全,一般仅仅记录审计问题事项,未对正确事项记录,使得审计复核无从下手,加之内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方法的落后,也使得内审风险大为增加,内部控制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4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4.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遏制腐败的需要。在目前已发现的企业领导人贪污腐败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导致这些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企业的权利过于集中,如果企业的内控不严,就会给贪污、挪用国有资产这些非法行为有机可乘。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常常授意、指使甚至强令其手下员工办理一些非法事项,从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所以,在加强干部素质教育的同时,应抓好内部监督,从源头上治理和彻底根除企业领导干部经济犯罪与腐败。
        4.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由于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使得企业经营者在利益目标上与企业的所有者并不一致。企业经营者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主要基于其个人利益目标以及对其政绩、声誉的影响,所以如果企业的内控不严,则企业经营者提供给企业所有者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扭曲。同时,由于企业经营者与债权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债权人所获取的会计信息也可能是虚假的。为了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内部控制乃是关键的一点。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4.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通过改革、改组、兼并、资产重组和加强管理等,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国有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然不强,脱困基础仍不牢固。据有关资料显示,国有企业利润的增加仍主要分布在石油开采、电力、煤炭等少数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中。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利润增加不明显,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仍然不注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控制环节,从内部入手治理企业十分必要。
        5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措施
        5.1提高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首先是因为企业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人作为企业的主体,作为企业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应该最先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这是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首要条件。只有企业各级人员认识上得到了提高,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才能真正的贯彻企业的各项制度。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才能真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提高经营者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极为重要。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增强自觉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5.2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正确理解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含义,重视内部控制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树立全面控制的概念,使内部控制超越财务、审计的范围,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5.3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以便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通过这一系统,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关信息可以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5.4建立员工培训机制。科学的内部控制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使员工更具工作责任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使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员工的集团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
        5.5完善单位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任何单位的内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它是一种氛围,塑造学校文化,影响会计的意识控制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它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的一个重要因素。
        5.6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单位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并予以执行,以帮助管理层为达到其控制目标的实现,用以辨认处理风险所必须采取的行动能有效落实。控制活动存在整个单位的各个职能部门,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绩效、保障资产安全等多种程序。
        5.7进行信息流动与沟通。
        事业单位应设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包括财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以会计为主,提供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而管理系统还提供非财务的信息。可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每位职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方面,这些方面如何生效以及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职工需知道单位期望他们做出哪种行为、哪种行为被接受、哪种行为不被接受,职工还需知道在其执行职责时,一旦有非预期的事项发生,除了要注意该事项本身之外,尚应注意导致该事项发生的原因。
        5.8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
        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施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1)内部审计和控制自我评估。内部审计帮助组织进行“软控制”环境的营造,成为内部过程的设计顾问,使成员能自觉地把办事准确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形成监督内部控制其它环节的主要力量。而控制自我评估指的是各单位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控系统进行评估,基本特征是关注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职工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评估活动。
        (2)促进和完善对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外部监督。这需要立法、执法、审计、监管诸方面对单位内控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研究,或制定准则,或指出指南,或提供框架和参考依据。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4/fontbr /> 

相关文章:

企业发展的动力——试论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存及其对国企04-26

浅论企业家年薪制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协同效应04-26

论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04-26

试析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04-26

简析强化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04-26

简论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04-26

中小企业劳动力价格问题分析04-26

试析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04-26

试论激励约束机制与国企改革04-26

关于煤炭企业地质勘探单位的人力资源及薪酬管理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